分享

教师要学会从批改作业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张勰 2013-05-31

 

 

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从而给教学进度的调整、教学策略的选取、教学行为的修正提供最直接的反馈信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的课堂再精彩,知识梳理再到位,都不可能代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掌握了多少,掌握的程度怎么样,会在作业上有一个直观的反映:错得多的地方,肯定是学生知识缺陷所在;有涂改的地方,则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模棱两可、没有吃透;一点错误没有出现的地方,则学生掌握得肯定透彻。  通过作业,可以发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给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作业书写,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至少反映出在做当次作业时的心情:书写流畅无误,说明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心情愉快、态度认真端正;书写得潦草混乱,则说明学生怀着应付的态度在写作业;有常用的字写成了错字、别字,说明学生写作业时肯定注意力不集中;而如果前边认真后边潦草,则可能是作业量较大,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倦情绪。可以说,通过作业前后笔迹轻重缓急变化的对比,可以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历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情感反应,对作业的数量、间隔、具体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特质。学生的学习特质会在作业中有一个显著的表现:做题思路完全模仿课本案例或教师的课堂例子,说明学生喜欢蹈规循矩、按部就班,这类学生模仿力强但创新不足,应给他们多布置一些变化较大的题,锻炼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题步骤尽量省略,避繁就简,说明学生自主能力强,学习有大局观,应在规范性上对他们多做要求;作业思路另辟蹊径,不按照老师的路子走,说明学生有创新意识,善于拓展,自学能力突出,自选作业应是他们的最好选择。总之,通过对学生学习特质的把握,对我们因材施教大有裨益。

学生的学习变化态势。通过学生前后多次的作业对比分析,很容易发现哪些学生学习进步了,哪些学生学习退步了。对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巩固其进步的学习态势;对退步的学生,则应及时进行谈话,帮助学生找到症结所在,找到纠正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跟进指导,帮助他们尽旱回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对于表现较稳固的学生,多找他们作业中的亮点,给予个性化的批语,激励他们早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势的把握,尽早发现学生学习中积极或消极的变化,及时给予引导,保持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进取心。

当然,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分析,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原有的知识储备等许多问题。相信只要我们做一个教学上的有心人,通过平凡琐碎的工作,就能发现很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用的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