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鸢图诗》赏

 谁清斋 2013-06-05

 

儿童节到了,找来一首《风鸢图诗》与做家长的分享。

先来看图:

 

 
 

  

再来读诗: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诗中,“风鸢”即“纸鸢”,古代指不发出声音的风筝;“鸢”(yuan)即是“鹰”,是纸鸢常有的图形;“寻”是长度单位,古时一寻为八尺;“千寻”,极言其长。

“柳条搓线絮搓棉”,开篇第一句,就把人们带入了那如诗如画的春天:绿柳依依、白絮翩翩;一群半大孩子嘁嘁喳喳闯入画面,七手八脚、就地取材,嚷嚷着要制作风筝。你看他们,那样的专注,那样的忘我,那样的全情投入、兴趣盎然,连路过的人都不免心生好奇,驻足观望。

“搓够千寻放纸鸢”。一会儿工夫,风筝做成了,柳线够长了,孩子们手牵风筝奔跑着、喧腾着,那风筝就在他们的欢呼声中一点一点迎风荡起,直上云天。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风筝上去了,喧闹暂停了,孩子们仰望蓝天,涎水长流,陷入了如梦如幻、五彩斑斓的暇思;又或者,他们没有梦幻也没有暇思,就那样呆呆地伫立着、凝望着、出神着,无思无虑,尽情享受……此时此刻,地上的孩子与天上的风筝,早已经合而为一,在广阔天地自由翱翔了。

旁观的路人,即诗人自己,似乎多了层感概:要有一股什么样的春风,才能让我的孩子们顺利成才、平步青云呢?

 

诗情画意,美轮美奂!

可当代人在欣赏的时候却出了故障:“柳条搓线絮搓棉”,怎么可能呢?那么粗的柳条,搓成风筝线?——没搞错吧?

我查了一下,网上类似的疑问很多,却没有人正面解答,一个也没有。显然,都难倒了。

理解这一诗句,需要切近自然,需要有深厚的生活,还需要融入那群半大孩子的生存环境。今天的风筝材料是丰富多彩了,但在明朝,塑料布和尼龙布都没有的;马粪纸虽不算奇缺,也绝非唾手可得。至于棉布、丝绸什么的,更是想都甭想,边角废料都用来做棉絮或鞋底了,不可能给孩子们拿去玩儿。所以就地取材,是孩子们当年的选择。

柳条搓线,其实是从柳条上揭下皮来搓线,虽不如麻皮坚韧,但牵动一只风筝,强度富富有余;风筝的骨架和盘面,想必是用竹篾、苇篾,北方的话还可以是从高粱杆儿上剥下来的席篾编织而成,分量很轻,但满是孔洞,需要用柳絮搓成棉条来堵塞孔洞。柳絮几乎是没有重量的,又像羽毛般光洁柔滑,不但利于起飞,还利于保持平衡。如此这般的一只“绿色”风筝,今天的孩子们是做梦都想象不出来的。就连他们的老师和家长,不都在那里怀疑是诗人搞错了吗?“柳条搓线絮搓棉”——作者的神来之笔,就因了那时代变迁和生活体验的不同,成了今天满世界人的困惑,着实可叹!

 

《风鸢图诗》的作者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长,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明代艺术家。早年参加乡试,屡试不第;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变卖书画为生。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旨。现存《风鸢图诗》三十多首,本文所选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诗画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孩童的欢乐,也不可避免地反衬出作者的无奈。他只有把对未来的希望,倾注和寄托到那只风筝和手牵风筝的一群孩子的身上。

《红楼梦》第70回,大观园里一群姑娘填柳絮词,薛宝钗写道:“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上青云意味着自由,意味着理想,也意味着漂泊,意味着彷徨。远在明朝的那位《风鸢图诗》的作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