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乾笼络江南士大夫(清档揭秘)

 国之档案 2013-06-05
笼络江南士大夫
 

       康熙、乾隆南巡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笼络江南士庶人心。康熙南巡时,正值清朝入主中原未久,由于清初的统治者采取了民族高压政策,“留人不留发,留发不留人”。“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大肆屠杀江南人民,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持续了二十年之久。此后,反清斗争虽告失败,但人心未附,士大夫拒绝与清政府合作。康熙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在南巡途中,他祭禹陵、祭孔、祭明太祖陵,以拉拢江南的士大夫及明遗民,取得极好的效果。康熙极为推崇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南巡时,他亲祭明太祖陵,于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头礼,又于宝城前三奠酒,当地百姓观者万余人,极为感泣。当车驾经过明故宫时,他感慨久之,做《过金陵论》:“……朕省方南来,驻跸江宁,将登钟山,酹酒于明太祖之陵。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凤阕之嵬峨,今则颓垣断壁矣,昔者玉河之湾环,今则荒沟废岸矣。……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国家者,知天心之可畏,地利之不足恃,兢兢业业,取前代兴废之迹,日加警惕焉,则庶几矣。”后五次南巡,康熙也都亲祭明太祖陵。康熙还为明孝陵亲自题写了“治隆唐宋”四字碑文。

       祭孔也是南巡的重要活动之一。首次南巡就去山东曲阜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他由甬道旁行至大成殿,行三跪九叩礼,并亲书“万世师表”四字悬于殿中,又至孔墓前,跪奠酒三爵,以示阐扬文教之意。

       第五次南巡,康熙招募江南举监生员,有书法精熟、愿赴内廷供奉抄写者,予以考试,共取中六十一人,康熙亲自接见,各赐御书石刻《孝经》一部。康熙的这些做法,对收揽民心,笼络江南士大夫起了极大的作用。第三次南巡时,三月十四日到达苏州,苏州的官员及士绅都前来接驾,他们打着黄绸的锦旗,旗上写着各自的籍贯、姓名及恭迎圣驾等字。从姑苏驿前到虎丘山麓,凡是康熙停留的地方,都搭盖了锦亭,锦亭之间用画廊连接,沿途安装彩灯,都用绸缎装饰,极其豪华壮丽。十八日为康熙寿辰,许多士绅进贺寿诗,这些诗被分别装订成“天地人和”四大册。

       康熙也十分注意褒奖地方官员,对他们多加赏赐。南巡游玩时,他在每一名胜地都见景题诗或题写唐人诗句,陪同游玩的江苏巡抚宋荦请求说:“臣家有别业在西陂,乞御笔二字,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独有千古。”康熙笑曰:“此二字颇不易书。”宋荦说:“臣曾求善书者书此二字,多不能工,倘蒙出自天恩,乃为不朽盛事。”康熙于是书写二字赐之。洞庭湖东山碧螺峰石壁生长着几颗茶树,当地人称其茶叶为“吓煞人香”。康熙游太湖,宋荦进贡此茶,康熙嫌其名不雅驯,赐名“碧螺春”。宋荦任江苏巡抚长达十三年之久,三次南巡接驾,《清稗类钞》记载:康熙因他年老,特赐他御用豆腐的做法,传旨曰:“朕有日用豆腐一品,与寻常不同,因巡抚是个有年纪的人,可令御厨太监传授与巡抚厨子,为后半世受用。”

       乾隆也非常注意笼络江南的士大夫和施恩于百姓,每次南巡都要免除所经过地方百姓的部分赋税,对前来献诗献赋的文人,亲自出题进行考试,如浙省修海塘,便以《海塘得失策》为题,测试士子的经世致用之学,取得一等的直接授与官职。江南读书人众多,而府州县学名额有限,每次南巡都下令增加府州县学名额,使之增加进身之阶。四库全书修成后,他又出内帑抄录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使得文人得以就近抄录传观。

       乾隆十分注意优礼耆年老臣,对前来接驾的致仕老臣劳问优渥,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加封官职,赐予子孙功名。梅珏成是大数学家梅文鼎之孙,自幼受到康熙帝的赏识,入值南书房,考订数学方面的书籍。乾隆年间,他官至左都御史,后退休家居。乾隆第三次南巡,他到清江浦(今江苏淮阴)接驾,乾隆念他家计清贫,几个儿子都未做官,特赐他的长子为举人。还赐诗曰:“推恩缘念旧,皇祖内廷臣。”钱陈群、沈德潜是乾隆所赏识的文学侍从,乾隆前几次南巡,他们都前来接驾,君臣之间诗酒唱和,乾隆多次给他们加官进爵。沈德潜是乾隆四年进士,中进士时年已六十七岁,乾隆称他为老名士,命值上书房,后升礼部侍郎。乾隆南巡时,他退休家居,传说他曾陪乾隆游览西湖,时值严冬大雪,乾隆戏吟诗曰:“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沈德潜请求接续此诗,吟曰:“飞入梅花都不见”。乾隆击节赞赏,脱下所穿的貂裘赏赐给他。但这只是一个传说。乾隆到杭州都在旧历二月底三月初,江南阳春三月,何来大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