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殉葬制度--陶俑

  2013-06-07

    说起陶俑,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人殉与人牲制度。以人殉葬的习俗可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商代时达到顶峰。需要指出的是,人殉与人牲不同。人殉通常为墓主人生前的姬妾、陪臣、侍卫亲信等,社会等级并不十分低下,有时甚至是自愿殉葬。人牲则不一样,多为战争的俘虏或奴隶,如同祭祀时被杀死的牛羊牺牲一样。周代虽然还继续实行以人殉葬的制度,但殉葬的人数已大大减少。汉代时,殉葬制度被明令禁止,公开以人殉葬的行为基本消失。但是,人殉现象还偶有出现,直到明代初年,皇帝死后,仍然有嫔妃被强迫殉葬。

 

  
         北齐  陶牛车                      北魏  骑马武士陶俑                北魏  陶镇墓兽

     

   殉葬制度被禁止后,人们就用各种材料塑造出人的形象用于陪葬,这就是俑。俑通常为木质或陶质,以陶质为多,故又称为陶俑。

 

  

         东汉  说唱俑                      秦  跪射俑                      商  车马坑中殉人

 

  俑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秦汉时(前221—220)逐渐普及。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和西汉彩绘陶俑是这一时期陶俑的典型。东汉时期的陶俑不再以军队为主,表现出极富艺术夸张的生活神韵。

 

  

        宋  加彩文吏俑                    唐  三彩天王俑                   五代  人首鱼身卧俑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出现了很多家奴、仪仗队及镇墓兽形态的陶俑。此外,随着陪葬品中真实车马的消失,从汉代开始,车马俑逐渐增多,这些用于陪葬的非人形雕塑品也称为俑。

 

  

        西汉  加彩武士俑                  西晋  持刀陶俑                      元  牵马陶俑

 

   隋唐时期(581—907),随着唐三彩技术的出现,原本一色的陶俑逐渐出现黄、褐、绿、白、蓝等各种鲜艳颜色,陶俑的形态也非常生动传神。宋代以后,由于纸质明器的流行,墓葬中包括陶俑在内的明器逐渐减少。但是,人们仍不时发现一些生动传神的陶俑制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