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炫耀、虚荣攀比心理的家庭成因及分析

 半点寒心 2013-06-09
    【案例】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幼儿园“官二代”自称小局长嘲笑朋友爸爸没车,比心计孩子的攀比车轮战招招抓住朋友痛处……如今,孩子间的攀比让成人震惊……
    孩子之间这样的攀比,不得不让我们做家长的深深的反思。在这里,我和家长朋友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攀比的注释和分类
    1、什么是攀比
    攀比是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2、攀比的分类
    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攀比心理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
    1)正性攀比
    正性攀比指正面的积极的比较,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
    正向的攀比可以促使人去努力,关键是如何把握。
    2)负性攀比
    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负性攀比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理性分析,只是一味地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对人对己都很不利。
    二、负性攀比的表现
    别人有的我也要有。互相攀比,盲目跟风。衣服穿名牌:阿迪达斯、耐克、美津浓;聚会要去麦当劳、星巴克,肯德基、比萨店、咖啡要喝卡布奇诺,冰淇淋要哈根达斯,手机MP3、MP4要高档的。
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流行开生日PATY、送高档礼品、上学父母车接车送、高年级的孩子模仿成人消费,蹦迪、泡吧、K歌。
    三、盲目攀比带来的危害
    1、攀比是痛苦的根源
    人常说:知足而常乐!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知足?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攀比,让心中产生了太多的痛苦与烦恼,所以感觉活得很累!攀比是产生烦恼与痛苦的根源!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你看谁谁家的孩子与你同班,人家总在班里前几名,再看看你,人家考97分,你怎么连95分都考不了?”这样的攀比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让他心中有太多的负担,却无法给予他动力。
    有时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常常与同事攀比,同样工作为什么他每月5000元而我只有3000元?有时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同样是上班,为什么他家那样的有钱可以买大房子买高级车,而我们却没日没夜地干却只够零花,别人的家中什么都有而我的家中却还是结婚时的老样子!为什么别人的老公做高官拿高薪,而自己的老公却这么笨?……
    这样的攀比让我们没有幸福的感觉,有的只是痛苦和烦恼。
    2、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记得上大一的时候,班上女生田家住天津大学,父亲是天大的老师,她也是以班里很高的分数入学,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很多人都远远超过了她,于是她开始以自己的优势来与别人攀比。
    有一次,一个外地来的女生沙在宿舍吃零食,田说:“你也就只能吃这个,你吃得起牛肉干吗?”沙当时气得说不出话。“吃得起牛肉干有什么了不起,那都是家里的钱,一分也不属于你,自己挣的才叫本事。”一个同学说。
    还有一次,田说:“一个农村来的也敢和我比?我是天大来的,我入学时的成绩可是班里前几名。”“天大来的又有什么了不起?你天大的还不是和我们农村的考到了一起?有本事你考天大呀,到这里来还不觉着不好意思。入学时成绩再高又有什么用,现在还不是到后面了?真丢人!”
    这两次之后,田再也不敢炫耀什么。虽然如此,很多同学还是不愿意再与她有过多的交往,因为没有人愿意被她贬低,没有人愿意看她那盛气凌人的样子。
    炫耀攀比会无意中伤害到别人,使有的人不自觉地陷入“被动攀比”,看着人家各方面条件比自己好,自己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有些人会妄自菲薄,会非常失落,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
    3、攀比让孩子过于计较得失
    每个人都不会拥有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也不会拥有别人所拥有的全部东西,盲目的攀比让他们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只去关注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味地去追,最终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如此登山一般,这山望着那山高,永无止境地追随。于是烦恼便也随着满足欲望而层出不穷,整个一生便陷入烦恼的网里了。
    4、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心理
    攀比心理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心理现象。一旦攀比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孩子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情绪。孩子会觉得自己很笨,处处不如别人。这样的消极行为,必然会给儿童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5、盲目的攀比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盲目地跟风攀比,会让孩子变得没有主见,跟在别人的身后跑,到头来只能让自己迷失方向,迷失自己,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会浪费自己的金钱,分散精力,影响自己的学习。
    6、其他不利影响:
    儿童长期受物质主义的主宰和操纵,既会扭曲心灵,也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给家庭造成经济困扰。儿童合理的消费高一点是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本无可厚非,但一味的攀比,刻意的追求只会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使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走进误区,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很多孩子厌学、逃学、偷窃,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对金钱没有责任感。
    四、孩子攀比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评价一个孩子攀比心是不是强烈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追溯一下导致他攀比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引导,不能一味地打压,那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1、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孩子出生后,身体上、心理上都在飞速成长,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会形成互相攀比的心理,他们会比自己的吃穿,比父母的职位,比家里的财富……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关注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关注,或者引导不当,孩子可能就会形成攀比心理。
    2、满足某种心理需要
    有些孩子缺乏自信心,想靠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来弥补;或是性格敏感,太在意自己的形象;或者是因为他受到了同学的嘲笑,从而产生不服气的心理等等。
    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一般,看到别人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追捧,自己心中很是不平衡,于是他们会找到自认为可以炫耀的资本,通过与人攀比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就像本文开头的新闻中所提到的:当孩子成绩比不过时,就来攀比亲情、比房子大小、假期休闲、豪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信和优越感。
    3、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1)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影响
    孩子追求名牌效应的心理,会受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周围的同学比较追求物质享受,而孩子很从众;现在的很多电视广告都在宣扬物质享受和所谓的“光鲜靓丽” ,我们要和这些并不实际的宣传做斗争,教育孩子脚踏实地,不盲目攀比并不容易。
    2)家长的“言传身教”
    有些家长自身的审美观、消费观不科学,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买高档衣服,甚至买金项链、金手镯,这是应该的,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不掉价”。殊不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一种误导。
    五、如何引导孩子走出负性攀比的误区
    1、客观地看待自己
    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要求被尊重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处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这是要建立在对自我正确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只会因为过分追求虚荣心的满足,导致盲目攀比,忽略了可比性本身。 
    2、通过自我暗示,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我暗示又称自我肯定,是指通过对个体预期目标积极的叙述,实现头脑中坚定而持久的积极认知,摆脱陈旧的、否定性的消极思维模式。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表现为带有鼓励性质的语言、符号以及动作。比如,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在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好”之类的语句,久而久之,盲目攀比的习惯就会有所改善。
   3、尽可能地纵向比较,减少盲目地横向比较
    攀比的害处人所尽知,但是,攀比也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不能盲目攀比,把握“尺度”最重要。比较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横向比较是指个体与周围其他人的比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往往会陷入横向比较的误区,忽略了纵向比较。纵向比较会让孩子有更清醒的自我认识,有利于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出真实水平。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4、增强自身实力,克服负性攀比
    负性攀比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个体自身的实力与期望值达不到均衡水平,导致自信心的缺失,从而产生抱怨、憎恨等情绪。因此,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积极建立起相关的知识网络,尽快地查缺补漏,用行动弥补失落,巩固并增强自己的学习实力,才能战胜负性攀比造成的心理障碍,继而取得成功。让孩子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5、引导孩子以能力服人,而不是以物质压人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经济上、社会地位上好的家庭),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要从知识和能力上武装自己,让自己以实力来赢得朋友的认可,而不是靠家长的官位和财富来战胜别人。
    家长应教育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要通过教育,使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名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引导孩子在学习、劳动、品德方面与同学展开竞赛,而不是在穿着上盲目攀比。即使家庭条件允许买名牌衣服,也要讲究穿着的环境,上学时以穿校服和其他朴素大方的服饰最为适宜,这样就不会让孩子在穿着上产生优越感,而能与其他同学平等相处。
    让孩子明白,穿着和经济条件的优越都是外在的因素,可能随时会从身边消失,而内在的气质和实才,才能长久保持自己的地位。
    6、正确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家长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以身立教,给孩子做好榜样。
  记得儿子在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去接他时,同学的家长开着车去接,儿子很羡慕地说:“老妈,什么时候咱家也买车呀,多威风呀!”我说:“人家买车,是需要,说不定人家家长上班在很远的地方,而我们离校离单位都很近,没有必要开车。我们买东西是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别人有我们就要买。生活要有自己的标准,不以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哦,也是。”从此,儿子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事。
    我们认为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最重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生活及处事方式,是最利于身心健康的正常心态。
  攀比,并不等同于进取与竞争,就如生活并不等同于追名逐利一样。其实人生并不需要太圆满,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欠缺,就不会与他人做无谓的比较,反而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时幸福并不是去拼命追求想要的东西,而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所以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美丽花园,因为你也有自己的乐土。拒绝攀比,安于平和与宁静,用豁达、宽容对待生活,就会减少许多无奈与烦恼,多一些欢乐与阳光。而这些——足以让你更幸福更快乐!






虚荣心理应如何调适?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对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社会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因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导致的虚荣心理。其表现是对物质生活的极度虚荣。

  虚荣心较强者,为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甚至犯罪等反社会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己于社会都很大,所以极有必要克服虚荣心。

  对于虚荣心较强的患者,应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使其完成自我的心理调适。针对因攀比而造成的心理错觉,要知道不同个体与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相联系,取得社会分配利益的方式和各自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

  工人只看到农民分了田,而没看到他们由此而承担的经营风险;农民只知道工人“旱涝保收”,却体谅不到在竞争中,他们也会有被淘汰的危险;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只讲个体户的“大把收入”,却忘了自己的工资以外,还有国家和企业支付的相当数额的劳保福利等等。

  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以自己的“吃亏点”去比别人的“得益点”,结果必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最吃亏”的心理效应。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比实绩,比干劲,比投入,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

  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自己比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社会比较的尺度要由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来控制,完善人格是正确进行社会比较,克服虚荣心的最好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虚荣心的人是否定自己有短处的,于是在潜意识中超越自我,有嫉妒冲动,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在评职称、评级、评优中弄虚作假。

  人生在世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就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

  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建立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攀比虚荣心理的存在,使人们的情绪受到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然而从攀比心理特点来看,它又是一种攀高的心理,即向上比,而不是向下比。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一种追求美好、向上的愿望,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总想自己比别人好,这里的关键是与别人比什么和怎么比。单项攀比,往往产生片面的认识,而纵横交叉全面地比,则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认识问题。消极的比,不分良莠,会产生盲目性;而积极的比应是比那些向上的东西,可以产生行为的激励作用,鼓舞人向上,激励人奋进。









攀比心理――陷入“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处境


两位同宿舍的好友面临着毕业找工作,几个月的奔波下来,其中一位已经与一家效益和发展前景都不错的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而另一位还在奔波。自己看好的单位,人家没看上;用人单位有意向的,他却看不上。有几个单位给他发邮件或面试通知函,结果却不了了之。临近毕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他越来越紧张,焦虑不安,内心越来越不舒服。认为比自己差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而自己还不知要找到什么时候……这是求职过程中常见的现象:攀比。择业过程中常常存在这种攀比心理,有一些大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这样就很难客观地认识自己。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与自己的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存在些许差别,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他们往往以谁去了知名度高、效益高的单位,谁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来作为自己价值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学习成绩稍好一点的更会有“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但他们不知道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才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苦与冷清。

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愿落后于人、超群好强、物欲性强的内心综合流露,这种心理在特定情况下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更大。而自卑心理,是导致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好过你,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虽然说有比较才会有差距,有差距就会有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进步。但盲目比较就是嫉妒,会陷入误区,成了在别人的拥有里寻找痛苦,盲目攀比的结果只会是错过成功的机会。

在就业工作中,由于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能力和性格、所碰到的机遇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择业目标、职业选择上不具有可比性。而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表现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盲目攀比,不屑到基层工作,总想找到一份超过别人的十全十美的工作,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迟迟不愿签约。

每个人择业时都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性格、兴趣、特长,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地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即社会允许你做什么。

但很大一部分人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因为对自身和社会都认识不足,所以许多人在求职时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而是与别人攀比,特别是看到与自己成绩、能力差不多的人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时,觉得自己找不到理想职业,很没面子。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将自己择业的目标设计过高,其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错失了一些就业单位,陷入苦恼之中。

面对残酷的现实,有人能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发挥其特长,闭其不足,很快与用人单位进行签约。而另外一些人却总是比来比去,错失良机,给自己造成极大的不安,也错过一年一度找工作的黄金时间。

不同企业的用人要求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求职前,必须先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就业倾向、就业态度,分析自己的求职技能和技巧,从内心寻找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客观分析自己的竞争力如何。要做到自己与自己竞争,而不是一味与他人攀比。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择业时的各种综合因素,结果只会延误战机,影响就业。所以必须正视社会、正视自身。






染攀比症 教你4招保持心态平衡


  小杨近来患上了“攀比症”,不论何时何地何事,总喜欢自觉不自觉地同别人攀比一番——买了件新衣服,想方设法到同事面前显示一番;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她也以最快的速度让同事知道;家里买了车,她开着去上班,在同事面前炫耀一番。而一旦别人的某些方面比她更优秀,她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

  心理医生说,像小杨这样炫耀、攀比的心情和状态其实是一种“孔雀心理”,这是现代女性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隐患。待人接物一旦出现“孔雀”心态,就容易陷自己于不停比较争胜的境地,而且常常是为了强出头而盲目攀比。就像自大的另一面是自卑,孔雀心态其实源于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

  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打击和种种压力,染上了“孔雀心理”就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进而导致身心疾病。

  对自己不要过于苛求

  喜爱攀比的人,自尊心总是很强,习惯把目标定得很高,做什么事总喜欢压人一头。但因为能力所限,无法实现目标时,便终日不得志。这时他们会把自己当成成功者,以求得自我安慰与满足;或者通过炫耀、攀比来摆脱自己的失落感,以维护自尊。比如有人经常会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认识哪位大人物,自己的同学多么有本事等,都是自卑心理的反映。理智地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很好地避免虚荣心的产生。

  对周围人不要期望太高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喜欢攀比的人在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会把期望寄托在周围最亲密的人身上,有的妻望夫贵,有的望子成龙。”这种“期望”一旦没有实现,势必给当事人带来万分失望甚至是万念俱灰之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轨迹,所谓“人各有志”,既如此,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呢?这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知足常乐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目标太多,处处与人竞争,常常迫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要常常告诫自己:知足常乐。

  多找同伴,少寻对手

  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在心理上不要把别人看成对手。每个人头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你不一定要和别人活得一样,自己过得轻松,就是最大的福气。








虚荣心理

“虚荣心”一词,《辞海》释为: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 此最早见于柳宗元 诗:“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份表现, 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虚荣心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虚荣心是一种常见的心态,因为虚荣与自尊有关。 人人都有自尊心, 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或过份自尊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如珠光宝气招摇过市、哗众取宠等等。

      2.虚荣心是为了达到吸引周围人注意的效果。为了表现自己,常采用炫耀、夸张、 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引人注目。例如用不男不女的发型来引人注目。

      3.虚荣心与赶时髦有关系。时髦是一种社会风尚, 是短时间内到处可见的社会生活方式,制造者多为社会名流。虚荣心强的人为了追赶偶像、显示自己,也模仿名流的生活方式。

      4.虚荣心不同于功名心。功名心是一种竞争意识与行为, 是通过扎实的工作与劳动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健康的意识与行为。而虚荣心则是通过炫耀、 显示、卖弄等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荣誉与地位。 虚荣心很强的人往往是华而不实的浮躁之人。这种人在物质上讲排场、搞攀比; 在社交上好出风头;在人格上很自负、嫉妒心重;在学习上不刻苦。 因而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 从个体心理方面分析,虚荣心产生有以下原因:
      ●面子观念的驱动。五十多年前,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认为, 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 面子行为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

      ●与戏剧化人格倾向有关。爱虚荣的人多半为外向型、冲动型、反复善变、 做作, 具有浓厚、强烈的情感反应,装腔作势、缺乏真实的情感,待人处事突出自我、 浮躁不安。

      ●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具有虚荣心理的人, 多存在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的缺陷,只是一种补偿作用,竭力追慕浮华, 以掩饰心理上的缺陷。

      虚荣心的行为表现及其危害:

      1.物质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病态的攀比行为, 其信条是“你有我也有;你没有我也要有”。没有时也只好要打肿脸充胖子, 以求得周围人的赞赏与羡慕。

      2.社会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病态的自夸炫耀行为, 通过吹牛、 隐匿等欺骗手段来过分表现自己。例如有的人吹嘘自己是某要人的亲戚、朋友, 有的人将自己的某些短处隐匿起来,偷梁换柱,欺世盗名。这些情况已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总之,在真实面上制造一处炫目的“光环”,使你真假难辨, 而虚荣者从中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3.精神生活中的虚荣心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种病态的嫉妒行为。 虚荣与自尊及脸面有关,自尊与脸面都是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通过社会比较, 个体精神世界中逐步确立起一种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又下意识地驱使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 以获得新的自尊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虚荣心的人是否定自己有短处的, 于是在潜意识中超越自我,有嫉妒冲动,因而表现出来的就是排斥、挖苦、打击、疏远、 为难比自己强的人,在评职、评级、评优中弄虚作假。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 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有虚荣心的人为了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 攀比、 嫉妒甚至犯罪等反社会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危害于人于已于社会都很大, 个体极有必要克服虚荣心。

      虚荣心的自我调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人生在世界上要有一定的荣誉与地位,这是心理的需要, 每个人都应十分珍惜和爱护自己及他人的荣誉与地位,但是这种追求必须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及才能一致。 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荣誉,显示自己, 就会使自已的人格受到歪曲。同时也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失败乃成功之母”, 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才能建立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

      ●在社会生活中把握攀比的尺度。社会比较是人们常有的社会心理, 但要把握好攀比的方向、范围与程度。从方向上讲,要多立足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的比较, 如比一比个人在学校和班上的地位、作用与贡献,而不是只看到个人工资收入、 待遇的高低。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比较,如比实绩,比干劲,比投入, 而不是贪图虚名,嫉妒他人表现自己。从程度上讲,要从个人的实力上把握好比较的分寸, 能力一般的就不能与能力强的相比。

      ●学习良好的社会榜样。从名人传记、名人名言中,从现实生活中, 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徒虚名、努力进取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社会名流、学术专家为榜样, 努力完善人格,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人。

      ●对不良的虚荣行为进行自我心理纠偏。如果个人已出现自夸、说谎、 嫉妒等病态行为,可以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进行自我纠偏, 这种方法源于条件反射的负强化原理。 即当病态行为即将或已出现时,个体给自己施以一定的自我惩罚, 如用套在手腕上的皮筋反弹自己,以求警示与干预作用。久而久之,虚荣行为就会逐渐消退, 但这种方法要本人超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才能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