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11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白子超
  白子超

  子路篇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此章标点划分、语句解释,分歧甚大,各执一说,至今未能统一。比较、琢磨之后,本文作以下简要解读,供读者朋友参考。

  首先,一个合理的推测是,孔子有一次谈话重点说“恒”,此章两句话就是其中部分内容。具体来说,分两段。第一段是孔子对南人一句流行语的评价,第二段是孔子因《周易》一句爻辞而发议论。故本文作如上标点。

  第一段中,“南人”为南方人。“恒”指恒心。“巫医”在远古时二者合一,占卜却灾,治疾祛病,社会威望很高,南人十分看重。不过,春秋时巫师、医师已经分开。“夫”是感叹语气词,相当于啊。

  第二段中,“恒”为恒久义。“或”为也许、可能义。“承”为蒙受义。“不占”指“不恒其德”的人不必占卜,占卜也没用。“而已矣”是语气词连用,意思截然,大致相当于啊、罢了。

  《周易》第三十二卦是“恒卦”,其卦辞大意是,这一卦象征恒久,亨通,没有过错,利于守持正道,利于前行。后来,《易传》对这一卦解释说,天地运行规律就是恒久不停的,日月顺行天道而能永久照耀天下,四季往复变化而能永久生成万物,圣人永久保持美德而能教化社会;观察这些恒久的现象,天地之间万物的性情就可以明白了。恒卦有六爻,其“九三”爻辞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译注》,意思是不能恒久保持美德,可能蒙受羞辱,要守正以防憾惜。爻义有劝邪反正的微旨。而孔子借爻辞加以发挥,对“不恒其德”者是鄙夷的。

  用现代汉语复述此章: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是不能做巫医的。’这句话真好啊!”《周易·恒卦》九三爻辞说“不能恒久保持美德,可能蒙受羞辱”,孔子对此议论说:“这种人不必占卜了啊!”

  此章关键词是“恒”。今人读此章,无需纠缠于原文字句的疑惑,抓住一个“恒”字即可。孔子倡导“恒”,《论语》述而篇还有一处:“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善人,我没有见到啊,能见到有恒心的人,就不错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裕,这样的人难以有恒心(不做坏事)啊。孔子慨叹世人道德水准每况愈下,不仅善人见不到,而且仅仅是有恒者也难以见到了。另外,前不久拙文《“譬如为山”》《“秀而不实”》解读了孔子两段重要的话,其中都蕴含着锲而不舍、持续前进的思想,也就是“恒”的思想。

  孔子所赞赏之“恒”,用今天的话说,是坚定不变的心,是持之以久的意志,是对道德修养、事业发展的永远坚守,总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一种巨大的正能量。孔子本人就是有恒者的表率。“吾道一以贯之”(里仁篇)在强调自己核心思想的同时,也说明对自己思想的坚持不懈。至于他历尽千辛万苦,周游列国十四年,孜孜不倦,教导弟子四十年,等等,更是从行动上证明其意志的坚韧和持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