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合病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6-11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起于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

百合病 - 典型病例

头内烘热眼睛胀,胃部不适四肢懒。百合的鳞茎既可做菜,又可入药。然而,中医还有一种以“百合”命名的疾病,却容易被忽视和误诊。

广西来宾市的丁大妈,前不久到郑州探亲,下飞机后感到身上寒冷,穿上棉衣还冷得打颤,而别的旅客穿着夹衣还热得直冒汗。到女儿家后,丁大妈感到心慌,神志恍惚,坐卧不安,于是到一家医院诊治。医生根据其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情况,按免疫力低下用药,输注参脉液黄芪液氨基酸等。几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少气懒言,似睡非睡,周身出汗,蒙头裹脸,自感头内烘热、眼睛发胀、胃部不适、口苦发干,四肢困乏,听到别人讲话就心烦。她辗转来到郑州大学四附院中医科,李顺景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了病情,根据脉象及症状,认为符合“百合病”特点。病人本属阴虚体质,又输注益气升阳的热性药物,虚阳上升,心肺阴虚,诸症丛生。因此采用养阴润燥、补虚清热的治则,应用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主药有百合生地北沙参黄芪桔梗玄参丹参、全瓜蒌等。服用20多服中药后,丁大妈身体逐渐恢复了正常。

“百合病”的命名与祖国医药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关。因百合治疗这种病有效,故以百合来命名。其最早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历代中医学家也有阐述,认为“百合病”是血热留滞,损伤心肺之阴而损及百脉,其症状有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时好时差以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等。该病多由于外感热症后余邪未尽,复由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由于情志不调、七情内伤、神不守舍等引起。治疗需分别阴虚内热、痰热内扰、心肺气虚等类型辨证施治,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百合病 - 病因争议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微。”其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证,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凉血,用百合地黄汤。亦可选用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方。

张仲景在论百合病病因时,是这样描写的:“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请注意,“百脉一宗”是“肺朝百脉,百脉皆系于肺之意。”这本来就是说明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将它作为百合病的病因的解释,显然是不合理、也讲不通的。那么,在本条中的一个“悉”字,却显得那么生涩,那么不近情理。一个“悉”字之讹,意然完全背离了仲景的本意,这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悉”字在本条条文中起到了以讹传讹的副作用,千余年来误导了历代医家,确实是一件憾事。作为医圣张仲景,绝对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那么,到底应当如何还原仲景的原意?

张仲景生于东汉末年,迄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当时受到了秦代的影响,全国统一的文字还是以李斯的篆体字流行于世,那时也没有印刷术,文字流传全靠用漆写在竹片上,几经传抄,难免抄错。更何况那时受孔子的影响也较深,孔子的“劳心与劳力”的学说早已深入人心,因此:“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中的“悉”字应为“劳”字之误。古时候的劳字有两种写法,书写时有同有异,相同的是劳字从火,最上为两火并列,中间是宝盖,最下面区分劳心与劳力。劳心之劳先写两火,再写宝盖,然后在下面写一心字;劳力之劳先写两火,再写宝盖,然后在下面写一力字。后来经过历史的变迁,就统一以劳力之劳取代了劳心之劳,而竹简中所用的劳心之劳,便被后人印成“悉”字,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把它纠正过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劳致其病也。”这样一来,便合理多了。劳者劳其心也,《内经》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之说,怫郁不舒,心系不宁,郁火上熏于肺,肺郁则阴虚,这才是百合病的真正病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