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匈牙利文: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生于匈牙利的纳吉圣米克洛斯(今罗马尼亚境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他的很多创举剧烈震动了整个20世纪艺术圈, 一些专家们甚至坚信他的精华可以与贝多芬相提并论。
《舞蹈组曲》具有多民族的风格特征。 1905年,巴托克在柯达伊的影响与合作下,开始了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农民歌曲的工作。起初,他的搜集工作仅限于匈牙利境内的马加尔族,后来,他又把范围扩大到毗邻的各民族:1906年开始搜集斯洛伐克民歌,1908年开始搜集罗马尼亚民歌,1913年,他的足迹又跨出欧洲,到非洲北部搜集阿拉伯农民歌曲。 巴托克深入地搜集、整理和研究农民歌曲,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农民音乐对现代专业音乐的影响》一文中写道:“农民音乐表现出了最完整而又最多样化的音乐形式。……以此做为音乐复兴的出发点,人们不可能想象有更忧越的了。这种农民音乐正是作曲家们梦寐以求的典范”。 巴托克正是以农民音乐作为自己创作的出发点和典范,而寻求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专业音乐形式。这种寻求,开始表现对农民歌曲的简单加工和改编(如《十五首匈牙利农民歌曲》《献给孩子们》《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等等)。到1919年以后,这种加工和改编愈加显露出作曲家个人的独创性和艺术技巧的完美性。然而,巴托克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要寻求一种能够像诗人自由地使用自己祖国的语言那样,自由地运用民间音乐的调式 、旋律和节奏,而由作曲家重新创作的新的表现形式。这种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他在1923年4月到8月间创作的管弦乐《舞蹈组曲》。 1931年,巴托克在谈到他这部作品时说:“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具有阿拉伯的特征,第二乐章和它的前奏具有匈牙利的特征,第三乐章则是匈牙利、罗马尼亚以至阿拉伯的影响都存在。第五乐章可以说是一种单纯的农民音乐,以至于不能把它算做任何一个民族的种类。”巴托克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了他所亲自搜集、整理过的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拉伯(最初的计划中还有斯洛伐克)的音调和节奏,重新进行创作,并且把这些民间音乐的因素和他精湛的富于独创性的艺术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绘声绘色地展现了民间节日的欢腾场面。 《舞蹈组曲》由六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到第三乐章是从中速到活泼的快板,它们组成了整个组曲的第一大部分。第四乐章是个慢板乐章,是整个组曲的“中部”。第五乐章和第六乐章又回到快板。第五乐章缺乏独立性,实际上是第六乐章的引子。篇幅最大的第六乐章,则是前面各乐章主题材料的综合展开。此外在第一、第二、第四乐章末尾和第六乐章中间,还穿插着一个固定的主题以及它的变奏。它是不同风格的各乐章之间的桥梁——这使我们想起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漫步”主题的运用。 第一乐章——这是一段中速的2/4拍阿拉伯风格的舞曲。
第二乐章——是一首匈牙利风格粗扩的舞曲。速度是“很快的快板”(Allegro molto)
第三乐章——是“活泼的快板”(Allegretto Vivace)。 这个乐章是整个组曲中结构最完整而具独立性的乐章。它是采用传统的回旋曲式写成的混合了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拉伯风格的舞曲。
第四乐章——是整个组曲中唯一时慢板乐章,表情标记是“非常安静地(Molto tranquilic)”。 这是一段由五声调式风格的持续音和弦与阿拉伯风格的无伴奏歌腔反复交替的音乐。
接下去的第五乐章和第六乐章可以看作是一个乐章,组曲中最短的第五乐章实际上是最长的第六乐章的引子。 第六乐章是整个组曲的一个庞大的终曲(音乐聆听于6月9日经典947-古典音乐时间栏目,文字来源:
http://www./nForum/#!article/ClassicalMusic/25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