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八十一叟毛偉凡 2013-06-13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感悟篇

調解重大的仇怨,雖然暫時「握手言和」,「化干戈為玉帛」最終必然留下餘怨。一如被刀割傷了手腳,雖然敷藥治理好了,總難免留下傷痕。因此,老子認為這樣處理問題不可能稱為「善」。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不與人結怨,一如小心謹慎不使手腳受傷,便不需要敷藥治療來得好。如何能做到?老子用「司契」,「司徹」作譬喻。有德的人如同債權人,雖然債券在手而不索償,最底限度不會苦苦相迫。無德的人如同政府稅收官員,追討為恐疏漏過了限時。這段文字不能看得太死版,老子只是借用來作個譬喻罷了。如果真的這樣,人人欠債不還,如何是好?但觀之今日的國際,也不乏這種情況出現。當有一些國家出現財政困難,甚或瀕臨破產時,曾經予以借貸的國家都會自動聲明,豁免從前所借貸款項,有些國家更可能再借出新貸款予以協助。

首句說:「安可以為善」,末句說:「常與善人」,顯然是老子教人怎樣由平常人達致善人境界的苦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