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读书笔记:借口黛玉(宝钗扑蝶后的经典场景)

 木柳书屋 2013-06-16

 




红楼梦读书笔记:借口黛玉

(宝钗扑蝶后的经典场景)

 
 
 
(文/破碎的月亮  来自夜看红楼  


    现下我也来说说,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的黛玉被宝钗拿来做借口一事。

却说宝钗为了扑一双玉色蝴蝶,乏了,“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可见宝钗并不是无心才听到小红和的坠儿的体己话,他的确有意去听。但此时去说宝钗是故意偷听,却也说重了。

宝钗扑蝶(红楼梦经典场景)

当宝钗发觉这里面说的话与己无关,且不是姑娘们在闲聊,原是该走开的,可是他们没有走,这是人类的“****癖”在作祟。他这时倒是在有意偷听了。只是宝钗如此妥当谨慎的一个人,也会如此,倒让人不解了。

    当他听清了这儿讲的是一件小女儿情事,又有红玉要开窗,心中一惊,马上给小红安插了一个“奸淫狗盗”的罪名,虽然小红的事情在今天实际上没有什么的,但是当时的丫头们有些这事是很不体面的,可是再不体面也犯不上说“奸淫狗盗”四子,再不体面也没有一个主子巴巴地躲在窗外偷听奴才们的体己话那样失身份。这一点宝钗是完全知道的,要不然他就不会“心中吃惊”,后又演了一出金蝉脱壳记了。

    紧接着,宝钗说出了对小红的一串评价,“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宝钗会在这儿这么评价一个丫头,况且还是一个万事插不上手,递茶递水也不配的二等小丫头。宝钗与他能有多大接触,加上先前的一句“奸淫狗盗”,他为什么这么刻薄地说一个丫头呢?

    宝钗从偷听开始,到了对于小红的一段评价,特别地让人陌生,几乎就不像宝钗素日的为人。机婆,偷听,粗俗,轻浮、尖刻,就算别处也描写宝钗的心理活动,也没有这么失态的。完全没个小姐的尊重。这也是让人不解的很。

    宝钗素来宽大待人,为人又让人敬重。贾府底下的人,没有不赞的。连赵姨娘也都会说,“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但那都是底下人对他的看法,那么宝钗对底下人的看法呢?没有人知道;宝钗的确很想得到别人,就算是对赵姨娘贾环之辈,也是不失了礼数的。但是,红楼在描写宝钗和那些下边的人打交道的时候,都是语言和行为描写甚至是间接描写,可曾有过直接的心理描写吗?没有。所以谁都不知道宝钗真正是怎么想的,怎么想这些人,又怎么想和他们的相处之道。那原是小姐的尊重,不该去想也不屑去想,只是做些礼数罢了。可看了宝钗对小红的无故评价,我们也就知道了,原来宝钗就是这么想这些底下的人的。

    这是一则,另外,一个人在紧急的关头总是会逼出些本性来的,就像宝玉被打才逼出宝钗的半句真情一样。在这里宝钗想,“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书中可有过如此直接又赤裸地描写宝钗的实际心里所求?没有,即使宝钗对于宝玉的爱慕之情,也是写得含含蓄蓄,遮遮掩掩。成天地往怡红院跑,还要说“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一个连爱慕之情都能够掩藏地如此之好的花季少女,即使在心中也不透露半分。这都是因为他爱惜自己名声的缘故。所以宝钗向来四平八稳,为人端庄,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怎样。从不会滴一丁半点儿的水。这是天生,也是宝钗特意训练自己成这样的。但是这让人看了倒象是没有人热气,不真实的了。倒是这次的失态和心理活动,这样地说小红,虽说欠妥,可是多少带了点人性,让人看了真实许多。

    最后也是顶要紧的,宝钗何等爱护自己的名声,是决不会让人污了它的。正如上文所说,他完全知道一旦被人误认为偷听奴才说话,是如何地不体面,更何况还是这样的体己话。所以他必须想出一个金蝉脱壳的法子,可见他是知道如果让别人担了这个名会陷对方处于如何的境地。可见他也是自知这个法子是有些毒的。但是,老实说,宝钗心眼并不坏,也不是惯做这个的,多少有些心虚不好意思。所以,他的那些个对小红地说词,更多的是来自潜意识中自己的亏欠之意,他用较夸张地对小红批评的方法,抚慰自己的自责,他用夸大自己处境的危险程度的方法,为自己的自私找一个合情合理又逼不得已的理由,以劝慰自己不这样又能怎样?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样来减低自己行了不良的事情心中所承的压力负担,排解自己的不安。只有这样,接下来拿黛玉做借口,宝钗才能够稍安心地去做。

    以上这三点,就是宝钗会如此尖刻批评小红,又如此一反常态的原因。

    很多人都说,宝钗那是在紧急情况,下意识说出来也是有的。我想,这当然是下意识的举动,如果是蓄谋以久,那宝钗还叫宝钗吗?那他就成了可恨的妒妇,害人的赵姨娘了。但是,下意识说出来,并不等于就是没意识到自己拿黛玉做借口会陷黛玉与不义。据上分析,宝钗是意识到拿黛玉做借口会产生的种种后果的,此处便不重复。

    也许有人会说,不过是说黛玉和自己捉迷藏罢了,又没有说黛玉定就是在此处偷听的。我想,如果他说黛玉就在滴翠亭边偷听的样子,那还了得,还是那句话,那样的话,宝钗就不是宝钗了。不仅话语失了体统,而且也供出了自己的嫌疑。

    或许有人会说,宝钗又不知道小红会认为黛玉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那是小红多心,怎能怪上宝钗?可是,宝钗明明已经知道只要是站在这滴翠亭附近的人就会和自己一样,都有可能被当做是偷听者;宝钗明明知道小红已经开始怀疑有人偷听,才要开了门窗好防对,这时候拖上任何人都会惹来小红的疑心;宝钗明明知道小红在和坠儿说体己话,被发现偷听会多么不堪;宝钗明明知道这是一趟浑水,要多得越远越好。但是他还是拉了黛玉进来,好让自己脱身。

    可能有人会说,宝钗会说出黛玉来是因为他刚刚去找过黛玉,心中一急,脱口而出,也是有的。但是宝钗在偷听之前,最后找的并不是黛玉,而是一双玉色蝴蝶。更何况因为扑蝶才会引出这一串事,扑蝶才是实情,为什么不说是扑蝶而至,而说是追玉呢?可见蝴蝶的名儿没有黛玉的名儿管事,不能这么让人信服,也不能这么快地转移目标好让自己脱身,这是事实。一来蝴蝶在哪儿,你说有就有,说无就无,不如说黛玉这么个实人;而来就算扑蝶,哪有扑得离滴翠亭这么近的?倒不如说找人方便。这一些宝钗也是清楚的。

    大概有人会说,这么点时间,哪有功夫让宝钗想得了那么多,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非也,一个人的急智慧,是很令人惊奇的,他能够瞬间洞悉千物,思绪万转,这都是有科学证明的。更何况还是宝钗这么个聪明人,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都还要想得比别人多上三倍,方方面面都要虑及。何况是现在这样危及他最看重的名身的时候。先前,宝钗去寻黛玉,可是他“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如此细心周到的宝钗,去找黛玉,原是小孩子的玩笑,叫他来和姐妹们一起玩耍。哪里就想得到那么许多。可见他的多心,不会独遇自己紧急的事时少了的。

    兴许有人会说,这一点宝钗也是没有办法,他那么自重,万万是当不了这偷听的名身的,更何况将来小红还会给他没脸,生下嫌隙。宝钗是否偷听,我已说明,即是偷听,就当实事求是,但是人性若此,要脱关系,也无可厚非,却不该顾了自己的名声就不顾他人的了,随便什么理由都可以说,猫猫狗狗蝴蝶飞虫都行。但是站在公理的角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该拉了黛玉下水的。

    宝钗滴翠亭金蝉脱壳,如此这般借口黛玉,竟让人背有凉意,心亦寒了。

    但宝钗扯完借口,松下一口气,“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从这里,我们却又发现了一个青春可爱的宝钗,好像对于刚刚发生的险情完全不自知。可见宝钗心底本不坏的,他会拉出黛玉做借口,只是因为他的人:宝钗是个但凡有一丁点儿麻烦都会躲得远远的,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的人,他拒绝任何是非。宝钗也是个细心谨慎,妥当事故的人。宝钗更是爱惜自己名声有时甚过对于心上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