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学佺 :“闽中十才子”之首

 风云际会2009 2013-06-16
曹学佺重修的荆溪灵光桥。
 
 
      曹学佺(1573-1646),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自号西峰居士、石仓居士,侯官县洪塘乡(今福州)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博学多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乃“闽中十才子”之首。除此之外,他还是闽剧的始祖。后人评价“闽中文风颇盛自学佺倡之”。曹学佺著书颇多,其中《蜀中名胜记》三十卷,字数便达到三十四万七千字。现传于世仅《曹能始先生小品集》、《西蜂字说》、《曹大理诗文集》、《蜀中名胜记》等。
 
自幼好学  才华横溢
 
         曹学佺出生于明万历元年,据说他的父亲曹极渠乃是以卖饼为生,开设了个饼店在洪塘街。可这个卖饼人的儿子曹学佺,却是自幼好学,才华横溢,18岁便中了举人,被状元龚用卿招为女婿。
        万历二十三年,曹学佺进京参加会试考进士。当时考题是《车战》,曹学佺答曰:“臣南人也,不谙车战,请以舟战论。”而后详细陈述了舟战之法。当时的考官张位看了以后,称曹学佺乃是奇才,拟定曹学佺为状元。可是后来考虑到以“舟战”答“车战”的文章为第一,虽情有可原,但没有先例,只好改为第十名。于是,曹学佺只以会试第十名的成绩,上任户部主事。
        也许正是文人的一身傲骨,尽管曹学佺深得张位赏识,但是为了避投靠之嫌,曹学佺有意与官居吏部尚书高位的张位保持距离。曹学佺在户部主事这个被宦官架空的职位上待了三年,一有闲暇便钻研起学问,编校了《十三经注疏》。直至万历二十六年张位被政敌排挤下台,被放逐到通州。他的门生和部下因为怕受到牵连,都不去送行,惟独曹学佺前去协助料理行装,为其送行。排挤张位的正是曹学佺的上司,见他如此不识时务,便将曹学佺调往南京。
      为官之道也许曹学佺不屑去走,但是治学之路,曹学佺从未放下。在南京的七年间,曹学佺写下《金陵初稿》。此书让曹学佺名声大噪,东阁大学士叶向高特地为它作了一篇序。曹学佺也因此再度被朝廷重视,上任南京户部郎中。
 
得罪权贵 削职为民

        曹学佺的为官之道,便是以民为本。万历三十七年,曹学佺从户部郎中升任四川右参政。当时正逢四川发生大灾荒,饿殍遍野。曹学佺上任后立即开仓放粮,设厂煮粥来赈济饥民。为了引起朝廷的重视,曹学佺特地将饥荒惨状绘图上报,引起满朝震惊,特批发放300万两赈济款,并将这笔赈济款全数交到难民手上。这批钱是四川百姓自明朝开国以来,第一次受到的朝廷恩泽,“蜀人诧为三百年未有之殊恩”。曹学佺还用四川的行税来抵坐税,以免除受灾百姓的负担,并禁止官员搜刮百姓财物。
      如果说得罪些小官吏不打紧的话,那得罪蜀王,便是曹学佺为自己被罢职埋下了伏笔。当时蜀王府毁于火灾,蜀王要地方官筹资70万两为他修复府邸。而曹学佺以“宗藩条例”予以拒绝。蜀王对他恨之入骨,伺机报复。万历三十九年,蜀王联合曹学佺手下官吏,诬告曹学佺,直至他被免职。离任时,四川百姓遮道挽留,数日不散。
      曹学佺与权贵的格格不入正是他官运的坎坷的主要原因。尽管他后来又被起用为广西右参议,却又与当地官吏不合。为了整顿吏治,到桂王府上拘捕要犯。最终被魏忠贤派系党羽诬告而削职为民。
 
喜好音律  自创逗腔
       曹学佺两度罢官期间,回家乡居住了20年。相比官场上的失败,曹学佺在文人堆里却是如鱼得水。曹学佺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写景抒情诗是他的特长,留有不少诗词传世。
       据载,曹学佺游雪峰廿四景时,作了十二首诗。如《游雪峰寺》:
      衰云今日盛前朝,
      祖地风光未寂寥。
      月蘸方池无盛夏,
      雪迷深巅在层霄。
      异香堂上留残絮,
      枯木庵中挂一瓢。
      石卵尽时闻有讦。
      重来说法是何朝。
        在家休养期间,曹学佺建起石仓园,藏书万余卷,并邀请许多文人来讨论文学,还针对海盗、水利、修桥等问题给予明朝政府很多建议。稍有闲暇便吟诗作赋、读书著书,除此之外,曹学佺还组织起府中僮婢办起“儒林班”,而它,正是如今闽剧的前身,也使得曹学佺成为闽剧的始祖。
        因为曹学佺喜好音律,擅长度曲,所以曹家的五仓园中便设有楼台亭榭,其中的夜光堂就是专门作为演戏的场所。聚集了由府中家僮侍女和乐师组成的家班,经过曹学佺的自行调教,唱曲观伎,时有歌伎加入演出。“蛾绿粉黛,出入肩随,歌童狎客,晨夕满座,自以为乐。一时仕宦及墨客诗人游闽者,无不倾倒。”
        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一年,中秋节次日,曹学佺在福州城内乌石山凌霄台宴请著名戏曲家屠隆、福州推官阮自华,并带家班演出:“明月悬为幔,华灯绕作屏。闾阎有歌曲,醉里也堪听。”当屠隆要离开福州时,曹学佺的家班还为他饯行演出:“阳光歌罢渭城朝,恨结云峰黯不消。半岁简出催去棹,满囊诗卷滞征桡。难拭别泪江头雨,新长离愁铎伴潮。暂借余闲聊卜夜,传奇高演烛高烧。”风靡一时,后人争相效仿。
      曹学佺自行研究出的适合福州话音韵演唱的新曲调,被朋友们称赞为“五音克谐,可歌可咏;一篇合道,可诵可观……自然中律,才情雅瞻,蔚尔名家。”这种新腔调后来成为闽剧的主要腔调之一,称为“逗腔”。
 
忧国忧民  自缢家中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这句著名的对联,正是出自曹学佺之手。
        相传,明末时清军为患,国乱民忧,朝廷百官饱食终日,奢华无度,曹学佺一怒辞官归里。有次他走在街巷时,看到一间奇特的房屋,外表非常简陋,连柴门都是歪的,但是屋前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吸引了他:“问如何过日;但即此是天。”曹学佺越看越是好奇。通过周围人了解到,这家的屋主是一个叫徐五的屠者。曹学佺便拜访了这位徐五,与他一谈之下,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正是曹学佺积怒于心,有感而发。庙堂之臣,多是学富五车之人,但是却不知忠君报国,指望他们也许还不如指望街头市井之中的混混,能在国家危难时伸出援手。
        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后,明思宗吊死在煤山。曹学佺闻讯后,悲痛不已,投井自尽。但是被家人救起。次年,唐王朱聿键入闽,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曹学佺被授为太常寺卿,不久迁礼部侍郎兼侍讲学士。以纂修《崇祯实录》,进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隆武二年,隆武帝欲亲征收复失地,曹学佺便变卖石仓园,筹银一万两捐进军饷。但是隆武帝亲征失败。清兵攻入福州城的第二天,曹学佺自缢于西峰里的家中,终年七十四岁。曹学佺的家人在砚匣中发现他的遗书,其中写着一句:“生前一管笔,死后一条绳。”(本报记者 曾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