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闽剧)

 文化龙乡 2015-04-11

下载 (48.3 KB)
2012-9-24 13:00

闽剧老照片(资料图片)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闽剧,明末清初 ,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8-1911),江湖戏、平讲戏与儒林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20年代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50-60年代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改革开放后,闽剧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积极作用。闽剧现存传统剧目1300多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