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依据

 灵魂出窍KKK 2013-06-16
中西医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长期的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目前治疗肿瘤的较好方案,特别是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西医西药杀死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较强,近期疗效较好,但由于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对于大多数肿瘤,单用西药化疗并不能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中医中药虽然杀死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较弱,近期疗效较差,但中药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远期效果较好。有机地将西医治疗手段和中医中药治疗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而且还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生存质量、降低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等。总的来说,目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应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中医治疗方法相辅,二者相辅相成。

  疾病的治疗可以分为病因学治疗和病理生理学治疗两类,病因学治疗是将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作为治疗靶点,从病因学角度防治疾病,从根源上消除疾病的发生,这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如果引起疾病发生的病因单一而且明确,则病因学治疗较易显效,但如果疾病的病因较多或者不明确,病因学治疗则往往难以显效或无法进行病因学治疗。病理生理学治疗则是通过使用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等干扰、调节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和效果,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机理大多是属于病理生理学治疗。

  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三类,单基因病虽然种类较多,但其发生率很低,因此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较大的是多基因病和获得性基因病。在治疗常见的多基因病中,西药的作用机理常常较为明确,作用强度较强,但其作用靶点多是单一的。日益增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中药的作用靶点是多靶点、多环节的模式,中药的作用机理是多靶点、多环节地调节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药多靶点的治疗方式与西药单靶点的治疗模式相比较,在治疗多基因疾病和获得性基因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长处,实践也证明这一点,许多西医无法调治的慢性病和疾病状态用中医中药常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肿瘤在病人体内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两类:
   (1)局部的病理解剖学结构病变-肿块及周围组织的反应性改变;
  (2)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即机体脏器的功能性变化,这类病理生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纳为"证"。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中医的证是属于现代医学理论中的病理生理过程,这是一类西医目前尚没有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的证(特别是指中医虚证和慢性实证)是一类由于细胞因子网络功能态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中药的基本作用机理是调控细胞因子网络的功能状态,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基础是:西医的手术、放疗、激光等是治疗局部肿块;化疗是全身性治疗,其治疗目的也是消除局部原发肿瘤和转移的肿瘤,而不在于调节肿瘤病人体内存在的病理生理变化;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种类较多(中药也可以归类到生物反应调节剂),虽然大多数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调节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但由于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的细胞参与、许多细胞因子等调节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和环节很多,而目前临床试用的生物学治疗尚不能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盲目地对所有的病人施以一种固定的治疗药物和模式,显然这样治疗模式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原理主要是调节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由此可见,西医主要是治疗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医主要是调节病人体内出现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中西医结合具有治疗局部肿块和调节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双重作用,其疗效提高的机理和理论基础正在于此。

  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多阶段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以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和细胞恶性增生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疾病,是一类典型的"多基因病"。

中医和西医防治肿瘤各有其优缺点:

  西医:肿瘤的病因至今不明确,西医在预防肿瘤的发生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只是在控制某些与癌症发生的环境因素和相关疾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治疗方面,西医在防治肿瘤局部病变或由于肿块压迫造成的功能障碍等方面有较好效果,但对于肿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常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中医:中医按照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中药防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如增生平、六味地黄汤预防食管癌的研究。在治疗方面,中医在消除肿块方面作用较差,但中药在防治肿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较好作用,是目前西医达不到的作用。

  因此,由于中、西医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差异,对肿瘤的治疗各有其特点和长处,正确地选用这两种手段可以起到相互增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和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