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七、二十八章

 尊师重道孝亲 2013-06-17
 第二十 七 章

【经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暇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恒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1】。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解]

[1]资;(说文)“货也,从贝”【财物】。(现汉词典)“资助”。

[新解]

    善于行走的人,留不下脚印;善于言谈的人,没有词句上的错误;善于计算数的人,不用竹棍作凭证;善于关闭的人,没有门闩照样打不开;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子捆也无法松解。所以,圣人永远善于挽救人,而且没有一个人被抛弃;永远善于挽救物,而不会抛弃一件陈旧物品。这是沿袭下来的明智。因此,善于一技之长的人是善良人的老师;不善一技的人是善良人的资助对象。不尊重老师,不爱资助别人,虽然你很有头脑也是个糊涂虫。这是很重要而且很好的事。

[每个人所擅长的事,必然有他的绝招,我们不但要尊重他们,而且要向他们学习。对于没啥长处的人,也不要抛弃他。]

 

                                    第二十 八 章

【经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1】。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注解]

[1]式:(说文)“法也,从工,弋声”【做法、方式、方法】

[新解]

    知道自己雄健刚强,但要表现的“柔弱文雅”,就像天下的溪水(把自己置于低下的位置)。做为溪水(把自己置于低下的位置),你永恒的“美德”就不会偏离,你会像返回到婴儿时期一样(纯朴善良)。知道自己是白的,却要认为是“黑”的,做为立足于天下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人,你永恒的“美德”就不会有差错,(你的形象)就会重新回归于至高无上。明知自己荣光焕发,内心却要像受辱时一样(没有一点骄傲的情绪),这就是“胸怀若谷”。只有胸怀像幽深的峡谷,永恒的“德”才能装填充足,(你的心灵就会)重新回归于人类质朴的本性。把人类质朴的本性分散开来作为器具,圣人用它,能成为百姓的官长,因此道的完整性就不会被割裂。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是教人要谦虚谨慎,经常从另一面(换位)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坚守人的质朴本性,这是做人的一种方法。

但有人说:这是“老子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处世保身”。这种结论对老子有污蔑之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