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①,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于人③。有德司契④,无德司徹⑤。 天道无亲⑥,常与善人⑦。 注释: ①和:和解、协调。怨:埋怨、怨恨。 ②契:券契、契约、合同。古代契分左右两半,契约双方各执其一,用时将两半合对以作征信。 ③责:责求、责取。 ④司契:契约为双方(或多方)所共立,体现了双方(或多方)的意愿。“司契”在此指履行契约,遵守协议。 ⑤司徹:“徹”是周代的赋税制度,税赋为单方面所规定。司徹在此指以自己的规定要求他人。 ⑥无亲:不偏爱。 ⑦与:偕、伴随。善人:善人者。 意译: 如果在消解各种不满时总要留下了一些不满,那怎么能叫事情办好了呢,所以圣人虽拿着借据却不督催对方还债。有德的人掌管借贷,无德的人掌管税收。天道不讲亲疏,总伴随那些能把事情办好的人。 点题: 这一章说明圣人施与而不求回报的道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