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5.《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榕言榕语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用调和的办法化解怨恨,怨恨并不能消失贻尽,这岂算得上良善呢? 所以,圣人掌握著欠债的存根,却不索取偿还。有德之人明潦欠债而已,并不追讨;无德之人却是苛取搜刮,珠镏必较。上天之道,公义无私,永远与良善的人同在。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假如你和一个人因为一些误会或者一些金钱上的瓜葛,从而产生了怨恨,你事后无论如何补救,无论怎么样说好话,终究会有一些隔阂在里面,因为必有余怨。为了和他人没有嫌隙,最好就不要发生纠葛。

       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会变得什么事都不想麻烦别人,也会越来越自律,会固守一些原先的生活理念,不想轻易调整和改变,对自己也会有了更多的约束。

      安可以为善。这样算不算是良善的行为呢?当然不是。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左契"是掌握在道手中的神圣契约,这里也指的是遵守大道应该要履行的权力和职责,是一种契约精神。        “左契"好像一种无形的规范道德一样,是一种无字天书,反正大家都按这个来执行的,也无需言语。

   "左契"无法是无法毁约的,是必须遵守的,否则会遭天谴。左契"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大德。“左契”,在这里代表一种卑下,处柔的态度,更有一个宽阔的胸襟,包容一切的态度。既秉持公义,又不强求责备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的人,信守约定,尊重契约,也讲人情;但是没德的人,注重依法办理,一旦违约,对簿公堂,处处显得咄咄逼人。

        无德司彻,彻就是车轮轧的沟迹,主要是因车负载太重,给马路留下了很深的迹印。也正如无德之人容易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

      所以老子又提醒我们: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世间虽有法网,但是还有一张无形的天网,天网就是天道,无亲就是天地不仁。

      天道常常跟那些尊道而行的人在一起, “常与善人”,就是天人自然感应的作用,好像冥冥中自有天意相助。有些人常说谢天谢地,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是因为他一直是个善良之人,一直行善于世,一直为人民服务,在他偶然遇到困境之时,自然会有另一种善意来帮助他脱离困境。而他所做的任何事,只不过是遵循天道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