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79章 天道无亲 原文和翻译

 不以物喜10101 2023-07-25 发布于湖南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①,而不责②于人。有德司契③,无德司彻④。天道无亲⑤,常与善人。

【注译】

①左契:债权人所持的契约。古代以竹木简为契约,分左右两片,债权人执左片,故称左契。

②责:讨债,索取。

③司契:掌管借据的人。司,主管。

④司彻:掌管税收的人。

⑤无亲:没所偏爱。

图片

【译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调和了深仇大怨,必定还留下余怨,这怎能算是妥善的解决办法呢?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因此,圣人掌管着借据的存根,却不去向人索取偿还。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之人如同掌管借据的人一样宽而不取,无德之人如同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求索取。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不分亲疏,而常常伴随有德行的善人。

图片

【经典释义】

老子希望人们做有德行善之人,这样才能得到天道的庇护。自然的规律对万事万物都是公正平等的,它不会对哪一物有特别的感情,有德行善之人,之所以得到“天”的帮助,是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统治者即使手中握有权力,就像百姓的债主一样,也应积德行善,而不要扰害百姓,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大怨”意为深刻重大的冤仇,即人与人之间结下的深仇大恨,“余怨”指的是难以消除的以至于长年累月沉积于心底的怨恨。老子认为,“和大怨必有余怨”,为什么会“有余怨”呢?这是因为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要想使“余怨”彻底消除,统治者就得摒弃自己的私念,克制自己的欲望,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如果统治者继续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损害人民的利益,那么不管他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消除人民心中的“余怨”。老子警告执政者不可蓄怨于民,不要激化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因为蓄怨太深,就难以和解;用税赋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钳制百姓,都会惹民怨愤。所以,为政者应该像有道的圣人那样,行“无为”之治,以“德”化民,给予而不索取,不扰害百姓。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左契”指的是债券的左半部分,为债权人所有,它是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债的凭证。“有德”即有德的人,他们是道德的主体,是自觉遵循道德并能善始善终的人。“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租税,在这里引申为连本带利一次性地清偿债务。“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司契是按照契约、法规办事,即按规定而行;司彻是指收税的人,当时有些收税人员常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漫天要价、中饱私囊,老子这里引用“司彻”是指贪得无厌、肆意妄为的行为。即“有德”的统治者按照契约的合同收取租税,而“无德”的统治者则根据田亩的数量任意地收取地租。

图片

老子还提出了“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观点,希望那些剥削者积德行善,不要扰害他人,以得到天道的庇护。天道“无亲”,对万事万物都非常公正,并非是对哪一人、哪一物有特殊的照顾。行善的人之所以得到“天”的帮助,是其顺应自然规律并不懈努力的结果。老子特别强调,用“德”和解重大的怨仇,肯定会留下残余的怨恨。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清静无为之政,辅助百姓而不干涉他们,给予百姓而不向他们索取。这样就不会积蓄怨仇。否则,肆意盘剥、搜刮,随意施用严刑峻法约束、限制人民,那就难免与民结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善人”指的是道德的主体,他与道同在,与道创造的整个世界同在,所以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支撑和依靠,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在这句话中,老子指出,天道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无亲无疏的,但是它喜欢和善人站在一起;也就是说天道无所偏爱,但却自然归向有道的人。

天道无亲,天地不仁,天公地道,不偏不倚,齐之以道;善人不二,身心寂灭,无有分别,平等为德。六祖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善人效法天地,常见本性,与道合一,没有彼此、是非、长短……无善恶二念,俱是平等,功德无量。天道齐物,善人有道,天道与善人即一,这才是老子所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之真实本意。

六祖又曰:“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六祖告诫人们要“心即不轻,常行普敬”。也就是说,不要轻视任何人,包括动物和非动物,要尊重他们。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心即不轻,必然就会常行普敬;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常行普敬,必然心即不轻。无论是老子说的道,还是庄子所言齐物,仍至六祖慧能讲的功德,都在告诫人们,人道不能离开天道。做人要回归本性,本性是无为、谦卑、居下,本性即道,本性即功。依此本性无欲、无染、无私忘我,能平等待人接物,常行普敬,这才是崇尚君子之德。

这一章老子依然就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论述。老子说道德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人们能够做到尊道贵德,事情自然就会做好。如果人们不尊道贵德,那么即使费尽心力,也不能把事情做完美。所以,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不要激化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积怨太深,就会无法和解。为了防患于微,为政者应该行“无为”之治,以“德”化民,给予而不索取,不扰害百姓。

图片

苏辙《老子解》

夫怨生于妄,而妄出于性,知性者不见诸妄,而又何怨乎?今不知除其本,而欲和其末,故外虽和而内未忘也。契之有左右,所以为信而息争也。圣人与人均有是性,人方以妄为常,驰骛于争夺之场,而不知性之未始少妄也。

怨恨是生于人的妄想的,妄想来自本性,了解本性的人没有虚妄的感觉和意图,又怎么会怨恨呢?现在不考虑去解决根本,而想处理表面的问题,虽然外面看上去已经和好,内心里还是没有忘记怨恨。契约的凭证是分左右的,是用来树立信用而平息争端的。圣人和其他的人都是具有本性的,其他的人以虚妄为正常,专注、烦劳于争夺名利,而不知道他们的本性中的妄念并没有减少。

是以圣人以其性示人,使知除妄以复性,待其妄尽而性复,未有不廓然自得,如右契之合左,不待责之而自服也。然则虽有大怨怼,将涣然冰解。知其本非有矣,而安用和之?彼无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则亦劳而无功矣。彻,通也。天道无私,惟善人则与之,契之无私也亦犹是也,惟合者则得之矣。

所以圣人将本性展现给别人,使他们知道应该除去妄念,恢复本性,等到妄念没有了,本性恢复了,一切都自然明了,就像契约的右半边与左半边相合一样自然,不用追讨就自然回应。虽然有大的怨恨,也会涣然消释。人们如果知道了事物的根本是虚无的,哪里还用和解呢?没有德行的人想一个人一个人地去使之明通,则是劳烦而没有收获的。彻,是通的意思。天道不为自己谋利,只为善人提供好处;契约也像天道一样,只有遵守的人才能得到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