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规律与道德的关系

 传统文化网站 2012-05-29

【原文】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译文】我猜测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是这样。那些民众有他们恒常的天性,也就是纺织而得到衣服,耕种而得到粮食,这是他们共同的规律;人与万物浑一而无偏私,名为按天性放任自乐。所以在很有规律之世,人们行为慎重,看东西目光忧郁。在那个时代,山间没有开凿大大小小的道路,湖泊河流之上也没有舟船和桥梁。人与万物合群而生,住处相互连接,无有分界,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顺性滋长,因此,人可以牵引禽兽到处漫游,也可爬到树上窥视鸟鹊之巢。

在那很有规律之世,人与禽兽住在一起,人群与万物浑然不分,怎么知道什么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呢?人与无知之物一样,他的自然规律就不会离失;人同无欲之物一样,即为他的自然本性;自然本性不变即保持了人的本性。

等到出现圣人,用尽心力去作为于仁爱,踢足卖力去企求最佳行为方式,而天下从此开始产生种种猜疑;安心放纵于无节制的作乐,选取分析出烦琐的礼仪条文,而天下由此开始产生尊卑贵贱种种区分。所以天然的木料不被剖开,谁能作成牺尊之类酒器?白玉不被毁坏,谁能作成珪璋之类玉器?道路和规律不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自然本性不离失,哪里用得着礼乐呢?五色不相混相间,谁能制出美丽的图案花纹?五声不打乱重组,谁能制出与六律相应的乐曲!毁坏天然木料用以造成器具,是工匠的罪过;毁坏道路和规律以推行仁义,这是圣人的罪过。

【说明】在《骈拇》第五节中,我们讨论过,仁义不是强加给人们的,而是经过若干年的人类生活,人们总结出来的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人和人之间要搞好人际关系,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人类才能够在这个大自然中生存下来。所以人们总结出仁爱和最佳行为方式,并宣扬它,是希望后代的子孙牢记这一点,能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所以,仁义并不会改变人的本性,恰恰相反,仁义其实就是人的自然的善的本性。但是,在战国后期,仁义却成了父母要求儿女、君上要求下属、老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就象汉以后的佛教一样,要信仰佛教,必须持五戒、八戒、三十二戒等,你不戒,就不能信仰佛教。就象现代社会一样,你必须持有道德,无道德,就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良民。这就是以仁义强加给人,破坏人们的道路和规律。其实,人类发展的规律就是人们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人们才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在这其中,用不着过分强调仁义。过分强调仁义,就会造成人们虚伪的表现。战国时期,好事者根据西周的一些行为规范,编造出《周礼》、《礼记》、《仪礼》等书籍,意在使人们一举一动都能符合规范,然而却使这些社会行为规范成为繁文缛节,成为束缚人们行为的严苛的“礼法”,以至演变到后期,成为“吃人的礼教”。如果我们现代把若干道德条文编纂起来,强迫人们遵守,那么会不会也成为“吃人的礼教”呢?所以,庄子的意见是对的,过分强调仁义,就是过分强调道德,空喊道德口号、空喊道德规范,用所谓的道德行为要求并强迫人们执行,就会导致虚伪虚假的产生,由此就会破坏人们正常的道路和规律。所以,这其中的问题是规律问题,而不是所谓的仁义、道德问题,只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遵循并遵照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就是一个有德之人,不遵循遵守,就是一个无德、缺德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