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讲稿1

 淄水渔夫 2013-06-19

《方剂学》讲稿

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段富津主编)

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

绪  言

主要内容

1.方剂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其重要性。

2.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3.介绍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1.方剂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其重要性。

方剂的概念 方,指医方;剂古代作“齐”,有调剂之义。方剂“是由单味药或若干味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辞海.语词增补本》P681

中医的方剂不是用药物随意堆砌而成的,而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后,在该治法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组成原则,选择药物,酌定合适的用量及剂型,精心配制而成的。它能对病人直接发挥治疗作用,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因此方剂的定义可概括为:

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着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的性质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是中医各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学的任务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方剂学基础。

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辨证是施治的基础,运用方剂或组方用药是施治的主要环节,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与中医临床课之间的桥梁,学好方剂学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每一个临床中医师必须牢记一定数量的方剂。

2.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方剂的起源与方剂学的形成

  方剂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当中已经发现了药物。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先是用单味药,通过实践发现几味药配合治病的疗效高于单味药,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方剂。

方剂最早的剂型是“汤液”(即现在的汤剂)。最早应用约在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在出土文物中,夏代已有较为精致的陶釜、陶罐等烹调器具,商代的铜制饮食器皿更为精巧,随着烹调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汤液。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伊尹(名挚,是商代汤妻陪嫁的奴隶,后为商代的厨师,因佐汤伐夏桀有功,被尊为阿衡,即“宰相”)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以为汤液。”这是最早的关于方剂起源于伊尹创制汤液的传说。《汉书。艺文志》也记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等。这些书虽已亡佚,但说明汉代医方已广为流传。

现存的医籍中,最早记录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它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原书无名,因书中将所记载的方剂分为52个题目,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原书目录之末有“凡五十二(病)”的字样,所以马五堆帛书小组命其名为《五十二病方》。书中共记载了283首方剂,其中完整、能看清的有189首,所用药物有247种。内服药以散剂、水溶剂和酒剂为主,外用药主要以动物油膏为主。方剂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百余种,但没有方名,药味简单,用量粗略,剂型单调,而且有些药名、病名后世未见,这些说明该书早于《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虽载方只有13首,但在剂型上已有汤、丸、散、膏、丹、酒之分,并总结出有关辨证、治则、治法与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三百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约成书于公元200年,后经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载方113首,后者载方262首,共载方314首。剂型有汤、散、丸、酒、蜜导法。其中绝大部分方剂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创造了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书中所载方剂被奉为“经方”,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至此,组方有君、臣、佐、使,剂型有丸散膏丹,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方剂成为专门系统的学问,而可称之为“方剂学”。

这一时期,有人称为方剂学的奠基时期。

方剂学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及唐时期 这一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是涌现出大量的经验方书。其中以葛洪《肘后备急方》最具有代表性。书中对内、外、妇、儿、眼科疾病,尤其是急性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均有阐述,方剂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长期为民间广泛采用。最大的贡献在于用青蒿治疗疟疾“用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后世据此法,提取青蒿素治疗恶性疟、间日疟,特别是对脑型恶性疟具有良好的疗效,用青蒿素治疗疟疾,被誉为抗疟史上继氯喹之后又一突破。另外,陈延之《小品方》对后世亦有一定影响。

唐代出现了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的医学类书。代表著作为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备急千金翼方》。前书载方5300余首,后者载方2000余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三书所载方剂不仅限于“古典经方”还广泛搜集了汉以后医家的经验方同,包括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以及一些海外传来的方剂,并保存了《深师》、《集验》、《小品方》等众方书的部分内容,使汉唐许多名家医方得以传世,对后世影响很大,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文献。

宋代 宋代的方书向繁多的倾向发展。如宋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收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近20000首,全书共分为200卷,是继《太平圣惠方》之后的又一巨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小型实用的方书,如严用和《济生方》、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钱乙《小儿药证直决》等。

这一时期,中成药盛行,国家设立“太医局熟药所”,并颁布了作为处方标准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由裴宗元、陈师文等校订,最初只有297首方剂,后经多次重修,增补到788首。所收录的方剂都是由“天下高手医,各以行效秘方进,下太医局试验”,证明有效者,再颁行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此书流传甚广,促进了丸、散、膏、丹类成药剂型的发展。现常用的一些方剂,如四君子汤、二陈汤、平胃散等。成药如逍遥丸也是来源于此书。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医学流派相继产生,为方剂学增添了新内容。代表人物为金元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寒凉派的刘完素,著有《宣明论方》,著明方剂如益元散、防风通圣散、芍药汤;攻下派的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著明方剂如三圣散;补土派的李东垣,著有《脾胃论》,著明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滋阴派的朱丹溪,著有《丹溪心法》,代表方剂如大补阴丸、虎潜丸等。

这一时期方剂学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出现了方论专著。金代成无已《伤寒明理论。药方论》虽只论述20首《伤寒》方,但却是第一部专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

明清时期 明清以来,方剂学的发展渐趋成熟。在文献整理方面,明代朱肃(明太祖的第五子,封周定王)编撰的《普济方》,集明以前方剂之大成,几乎将15世纪以前所有方书都收集到一起,我包括各种医籍中的方剂,传记、杂说、道教、佛书中的有关记载。载方61739首,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又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及其著作。如吴瑭的《温病条辨》,余霖的《疫疹一得》,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等。

  在方论研究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方论专著,制方理论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明代吴昆所著的《医方考》最具有代表性,全书选择700余首常用方,对方剂的命名、组成、功用、适应证、方义、加减应用、禁忌等,均有比较深刻的论述,尤其对方剂的配伍意义,所论多精要平允,切合实用,是研究方论的重要参考书籍。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详剖方剂理论的著作。另外,清代汪昂《医方集解》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在方剂的分类方法上,打破了过去因病因证的分类方法,创以功用为主结合临床分科的综合分类方法,是一本切全实用的方书。

新中国建立后,方剂学随着中医的振兴而得到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研究方面,创制了一批新方,传统方剂的应用范围与不断扩大;2.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作用原理及配伍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3.新的中药剂型陆续出现,如片剂、冲剂、针剂、气雾剂、滴丸、膜剂、海绵剂、胶囊剂等;4.编写出系统的方剂学教材和专著,点校、重印了许多方书,其中最出名的是本校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该书从1958年开始收集资料,着手编写,中途停止,198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新下达任务要求继续编写该书,《中医方剂大辞典》收集了上自秦汉,下1986年底1800余种中医药及有关文献中的有名方,其中以1911年以前的方剂为收集重点,1911年以后的择优选录。并于1993年开始出版,至1997年方出齐,全书载方约10万首,分11册,共1800万字,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总之,方剂学是在历代医家广泛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完善的,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因此,学习、掌握该学科,对于继承、发展祖国医学遗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学好方剂学的方法

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绪言,二十三章,方名索引。中间的二十三章节为重点讲解的内容

学好本门功课,必须做到:

⑴前提 方剂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它的组成是以药物为基础,在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下才形成的。因此,必须掌握好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学知识,才能学好方剂学。

⑵背诵 必须背诵一定数量的临床常用而有代表性的方剂歌决。

⑶理解 理解、掌握方剂的配伍规律,以便举一反三,为临床活用成方、创立新方打下基础。另外,理解 的东西容易记住,理解与背诵是相辅相成的。

⑷类比 对类似的方剂,应注意前后联系,分析比较,从中掌握各个方剂的异同点,以加深理解。

⑸抓重点 要善于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

⑹书中所录的文献摘要,临床报导,在学习方剂的同时可以阅读,以便加深对所学方剂的认识和理解。

⑺准备练习本,用于记笔记和做作业。

第二章   方剂的分类

【教学目的】

了解历代有关方剂及其主要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

   方剂的分类方法,历代不一,根据医籍特点,各有偏重,概括起来有五种:以病证分类,以病因分类,以脏腑分类,以组成分类,以功用分类。方剂分类及其代表著作见下表。


分类

方法

著作名称

主要内容

备注

五十二病方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外台秘要

圣济总录

普济方

以52个病为题,分列283方

以六经辨证分列车员113方

以病证分篇,分列车长262方

全书刊卷,共1104门,首列病候,次序方药

全书200卷,共66门,每一病证先论病因病理,后列方药

全书426卷,分2175类,一证之下,备列诸方

现存最早方书

世医得效方

(卷2)

丹溪心法

(卷1)

伤风,伤暑,伤湿,中寒,中暑,中湿,血气兼中

中风,中寒,中暑,中湿,温疫,火

千金要方

(卷11~15)

太平圣惠方

(卷3~7)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5册)

以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三焦,分列相关疾病与方药

以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分列诸病诸方

专列脏腑门,除五脏六腑外,尚有面,耳,目,鼻,唇,口,齿,舌,咽喉,背脊,胁,胸腹,腰,四肢,皮,肉,筋

黄帝内经中有“七方”

祖剂

张氏医通

大小缓急奇偶重,自《伤寒明理论》改“重”为“复”

以仲景方为祖,其中主方75首,附方700首

选古方38首为祖,附衍化方391首

药对

时方歌括

景岳全书

医方集解

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

在十剂的基础上,又加寒热二剂,共选方108首

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以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祛风,祛 寒,清暑,利湿等分为22剂,载方700首左右

药物分类十剂

十二剂

八阵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

【教学目的】

1.组方目的

2.组方原则*

3.组方变化*

【教学内容】

组方目的

复习一下中药配伍“七情”的内容。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成方。因为药物有性味归经的不同,功用各有所长,有的药物药性偏烈,毒性较大,能过合理的配伍,增强或改变原有的功用,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从而发挥药物的综合作用。“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具体看一下组方目的

1.增强或综合药物的作用。

黄柏与知母    木香与延胡索       相须,相使

2.随证加减,扩大治疗范围。

四君子汤+陈皮=异功散+半夏=六君子汤

3.制约药物的烈性或毒性。

槟榔制约常山致呕作用;生姜配半夏    相畏,相杀

相恶,相反为配伍禁忌。

第一节.组方原则*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内经》(也有一说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

下面我们结合麻黄汤为例来具体介绍一下“君、臣、佐、使”。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部分。

麻黄汤是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之外感风寒表实证,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功效的方剂。方中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咳起主要治疗作用为君药。

臣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麻黄汤以麻黄主君药,以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既增强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解除肢节烦疼为臣药。

佐药 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麻黄汤中杏仁为佐药,宣畅肺气,治疗兼证。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十枣汤中药用甘遂、大戟、芫花皆有毒,且性峻烈,其攻逐经络肮脏胸胁积水之力甚著,但多伤正气,故以大枣甘平,益气健脾,使脾旺可以制水,并能缓和峻药之毒,减少药后反应,使积水去而正气不伤。

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性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于的药物。

用于大剂热药或寒药治疗寒极或热极之证时,反佐少许相反性能的寒药或热药,以起引导作用,以防止寒热格拒的情况,即因病势拒药须加以从治者。如病属于真寒假热,当治以温热药,或属于真热假寒,治以寒凉药,往往会出现服药后立即吐出的格拒现象,以致药物不能产生治疗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反佐法,即在原来的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作反佐,或寒凉药中加入许温热药作反佐。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较轻。

使药 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引经药是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作用的药物。如太阳经病,用羌活、藁本、蔓荆子;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术为引;少阴经病,用细辛为引;厥阴经病,用川芎、青皮为引;治上部病变,以桔梗、羌活为引;下部病变,以牛膝、独活为引。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调和药药物,方剂中常用甘草,其次为大枣。因为甘草有缓和药物烈性和刺激性的作用,配热药能缓其热,配寒药能缓其寒。

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理解组方原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君臣佐使药药味:

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性复杂,亦可用至二味,但总的来讲君药味数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而且互相牵制,影响疗效;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常多于臣药,在方中一般为味数最多的组成部分;使药用一二味足矣。

2.君臣佐使药的具备

在每一首方剂中君药是不可缺少的,在简单的方剂中,臣、佐、使药则不一定俱存,而且臣、佐、使药的每种意义在一首方剂中不一定都具备,也不一定每味药只任一职。

比如桔梗汤是治咽痛的方剂,桔梗能清利咽喉为君药,又能载药上浮,则桔梗兼有使药的作用。

3.有些方剂的组成本身比较庞杂,分析起来较为困难,则按药物的不同作用,或以主、次要部分来区别,而不是以君臣佐使来分析。比如开窍剂中紫雪。

第二节.组方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临床上的病情是千变万化的,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三因原则(包括病情的缓急,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与季节、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予以灵活化裁,加减运用。“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具体的组方变化包括:

1.药味增减变化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因此方剂中的药味增加或减少,必然使方剂功用发生变化。

药味变化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佐使药的加减 因为佐使药的药力较小,不发生主要配伍变化,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功用的根本变化,只是主治的兼证不同而已。

如主治少阳病的小柴胡汤,若口渴者,去半夏加瓜蒌根;主治证仍是少阳证,但口渴,是津液不足,故去佐药半夏之燥,加瓜蒌根以生津止渴。

二是臣药的加减,这种加减改变了君臣配伍关系,必然使方剂的功用发生根本变化。

如三拗汤,即麻黄汤去桂枝而成,麻黄汤功能主要为发汗解表,散风寒,兼有宣肺平喘之功。主治外感风寒,无汗而喘的主要方剂。三拗汤虽然君药仍是麻黄,但因为缺少桂枝的配合,发汗力弱,且以杏仁为臣,与麻黄配伍,功专宣利肺气,发散风寒,故为治疗风寒犯肺咳喘的常用方剂。再如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中入白术,此方中白术也为臣药,白术有祛湿之功,这样和原方组合,具有发汗祛风湿邪的作用,成为治疗痹证初起的方剂。

麻黄汤与三拗汤、麻黄加术汤药味增减比较

方剂名称

使

功用与主治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三拗汤

麻黄

杏仁

甘草

宣肺解表,主治风寒束肺之咳嗽

麻黄加术汤

麻黄

桂枝白术

杏仁

甘草

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风寒湿痹证初起。

2.药量增减变化

药量的增减变化,是指方中药物不变,只增减药量,可以改变方剂的药力的大小或扩大其治疗范围,还可以改变方剂的主药和主治。

改变药力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均有附子、干姜、炙甘草,但由于药量增减而改变了药力。

扩大治疗范围 如桂枝加芍药汤,其主药仍是桂枝,倍加芍药以缓急止痛,主治桂枝汤证兼腹满时痛。

改变主药和主治 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有大黄、厚朴、枳实,但由于用量不同,而改变了主药和主治(详见教材p10)。

由此可见,方剂中的用量是很重要的,不能认为只要药物选得适宜,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若用量失宜,则药亦无效。所以方剂必须有量,无量则是有药无方,无量则不能说明其确切的功效。

3.剂型更换变化

剂型更换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剂型不同,在运用上也有区别。这种差加别只是药力大小和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

如理中丸与人参汤。二者的药物组成、用量完全相同,前者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自利不渴,或病后喜唾涎沫;后者服汤剂,主治中上二焦虚寒之胸痹,症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前者虚寒较轻,病势较缓,取丸以缓治之。后者虚寒较重,病势较急,取汤以速治。

第四章 剂 型

【教学目的】

常用剂型的种类、备制方法与性能特点*。

【教学内容】

我们先共同来学习一下剂型的概念:

方剂在组成以后(药物在使用前),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型态,称为剂型。

中药剂型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的记载,在某种意义上说,自从有人用中药来治病起,就有了中药剂型的出现,只不过开始的时候,这种剂型比较粗糙。通过不断的临床经验积累,反复试验,这种剂型越来越附合病情的需要、药物的特性。到了明代,所用的剂型就已经有40余种(《本草纲目》)。现代临床上运用的中药剂型可谓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利用新的制药设备和工艺,创造和改进了一些新的剂型,比如冲剂、注射剂、片剂等。

现在我们共同学习常用剂型的备制方法、主要特点。

1.汤剂(汤液)

备制方法: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用火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液体的一种剂型。

主要特点:优点,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特点是吸收快,作用强,便于加减,适用于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定者。“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李东垣)

缺点,服用量大,某些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不适于大生产,携带不方便。

2.散剂

备制方法: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

主要特点:内服和外用。制作简单,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3.丸剂

备制方法:将药物研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

主要特点: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李杲)但也用于治疗急性病。如安宫牛黄丸。

丸剂常分为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A.蜜丸

备制方法:用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主要特点:作用缓和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病。一般这种丸剂服用时间较长。

B.水丸

备制方法:泛称水泛丸,是用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

主要特点:水丸较蜜丸崩解、吸收快,易于吞服。

C.糊丸

备制方法: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

主要特点:糊丸质地坚硬,粘合力强,崩解、溶解迟缓,作用缓慢,可以减轻毒剧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

D.浓缩丸

备制方法: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 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

主要特点:体积小,含量多,服用剂量少。

4.膏剂

备制方法:将药物煎熬去渣浓缩成半固体;或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媒浸出有效成分,去除溶媒,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

主要特点: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有滋润补益作用,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患者。

内服膏剂分为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为软膏、硬膏两种。内服膏剂现在临床上运用较少,外用膏剂运用的较多。现在我们只介绍内服药中煎膏,外用膏中的软膏、硬膏。

A.煎膏(膏滋)

备制方法: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蜜或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

主要特点: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有滋补的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益母草膏。

B.软膏(药膏)

备制方法: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主要特点:软膏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溶化,药物慢慢吸收,适用于外科疮疡疗肿,烧烫伤。

C.硬膏(膏药,薄贴)

备制方法:用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去渣 ,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

主要特点: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全身和局部的疾病。如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痛,腹痛等。如狗皮膏。

5.酒剂(药酒)

备制方法:将药物用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

主要特点:酒有活血通络,发散和助长药性的特长,内服有祛风活血通络,补虚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风湿药酒。

外用酒剂有活血祛风消肿止痛作用。

6.丹剂

备制方法: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因此,备制方法与丸剂,散剂一样。

主要特点:名曰丹,是因为其它药品贵重或疗效显著(部分带有封建色彩)。分为内服、外用两种。

7.茶剂

备制方法:将药物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用沸水泡服,不定时饮用。

主要特点:服用方便,宜于长期服用。大多用于肠胃疾病和感冒。如午时茶,减肥茶。

8.露剂(露剂)

备制方法:用蒸馏法将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制成芳香气味的澄明色水溶液。

主要特点: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如金银花露,青蒿露。

9.锭剂

备制方法:将药物研成细粉,或加适当的粘合剂制成规定的固定剂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

主要特点:外用与内服,内服研末或磨汁服,外用则磨汁涂患处,如紫金锭。

10.条剂(药捻)

备制方法:将药物细粉用桑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再粘着药粉而成。

主要特点: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口。如红升丹药条。

11.线剂(药线)

备制方法:将丝七或棉线置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

主要特点:用于治疗瘘管、痔疮,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12.搽剂

备制方法:将药物与适宜溶媒制成的专供揉搽皮肤表面或涂于敷料贴用的溶液型、乳状液或混悬液制剂。

主要特点:保护皮肤和镇痛及抗刺激作用。

13.栓剂(坐药或塞药)

备制方法: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一定形状固体制剂。

主要特点:用于肠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释放药物,有杀虫止痒,滑润,收敛作用。局部直接用药,避免首过用和对胃肠刺激,现代为肛肠科常用剂型。

14.冲剂

备制方法: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

主要特点:作用迅速,味道好,体积小,服用方便。如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感冒退热冲剂。

15.片剂

备制方法: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主要特点:用量准确,体积小,味苦或具恶臭的药物压片后再包糖衣,更易于服用。尚有含片,肠溶片。如草珊瑚含片。

16.糖浆剂

备制方法: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

主要特点: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味甜适口。尤其适用于儿童,如止咳糖浆。

17.口服液

备制方法:将药物经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

主要特点:吸收快,服用方便,用量小,口感好。近年来发展较快。如太太口服液,人参蜂王浆口服液。

18.注射液(针剂)

备制方法: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 的一种制剂。

主要特点:用量准确,药效迅速,适用于急救,不受消化道影响,对于神志昏迷,难于口服用药的病人尤为适宜。如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另外,还有胶囊剂、灸剂、熨剂、气雾剂等剂型,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剂型出现。

固定剂型:

第五章   煎药法与服药法

【教学目的】

1.汤剂的煎法

2.服药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煎药法

   临床上影响患者疾病预后有很多方面,其中煎药方法的得当与否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历代医家对煎药法都颇为重视。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

1.煎药用具 以瓦罐、沙锅为好(化学成分稳定的器皿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以,但应切记住铁器、铜器不能运用。煎具应大些,以便于药物的翻动,另外,煎药时应加盖,以防有效成分的释放。

2.煎药用水 总的原则是用清洁冷水。有的药物根据病情和药物自身的特点,用酒或水酒合煎。用水量可根据药量、药物吸水程度及煎煮时间而定,通常以漫过药面1寸(3~5cm)左右为宜。每剂药煎两次,将2次药液混合匀,再分2次温服。

3.煎药火候 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即用“文火”。“武火”是指温度上升速度及水分蒸发都比较急的火。“文火”是指温度上升速度及水分蒸发都比较慢的火。同时,要根据药物的性味、质地及所需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如解表剂与泻下剂的煎煮时间宜短(20~30分钟),其火候宜急,水量宜少;若是滋补剂与质地坚实的药煎煮时间宜长(大约50分钟左右),其火候宜慢,水量略多。若将药物煎煮焦枯,则弃之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煎药方法 煎药前,先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泡20~30分钟,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在煎药的过程中,不要频频揭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对于某些要求特殊煎法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

⑴先煎 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如龟板、代赭石、龙骨、龙齿、磁石、水牛角、寒水石、生石膏等。某些质轻而又用量较多以及泥沙多的药物亦可先煎取汁,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药。如灶心土、糯稻根等。其他,尚有麻黄应先煎去沫,以防令人心烦;乌头、附子先煎以降低毒性。

⑵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以其挥发油取效的,如薄荷、白豆蔻、香薷、青蒿、沉香、砂仁等,只煎5分钟左右即可。以免气味走散。用大黄取其攻下,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煎煮时间超过30分钟,则不起泻下作用。

⑶包煎 某些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以及易于粘锅的药物,应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辛夷花、灶心土等。

⑷单煎 某些贵重药物,如羚羊角、西洋参等,为了避免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切成片状单煎取汁,再与其他药液和服,亦可单独服用。

⑸溶化(烊化) 某些易于溶解与胶质药物,如朴硝、饴糖、阿胶、鸡血藤胶等,应单独溶化,趁热与其他药液混匀,顿服或分服,以免药液含量不匀或因其性粘而影响其他药物的煎煮。

⑹冲服 某些芳香或贵重的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如麝香、牛黄、琥珀、朱砂等。有些自然汁,如竹沥、生姜汁、生藕汁、鲜地黄汁、蜜糖等,亦应冲服。

⑺泡服 有些药物,含有挥发油、容易出味,用量又少的药物,可用开水半杯,或将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加盖。如胖大海、藏红花、肉桂、番泻叶等。

第二节 服药法

服药方法是否恰当,对疗效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服药时间、服用方法以及药后调护。

1.服药时间 根据病位不同,服药时间有食前、食后之分,一般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神农本草经》曾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根据药性不同,服药时间 亦有区别,泻下剂与补益剂,宜空腹服;安神剂宜临睡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亦应食后服;另外,病情不同,服药时间亦不同,如急性病应定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治并疟剂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等。

2.服药方法 服用汤剂 ,一般1日1剂,分2~3次温服。根据病情需要,有的1日只服1次,有的1日服多次(频服)。若病情者,又可1日服用2剂。另外,尚有热服法与冷服法,通常是治疗热证的寒性药,宜冷服;治疗寒证的热性药,宜热服,以增强药力。但若病情严重的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这也是一种反佐法。对于服药呕吐者,宜加入少量姜汁,或先服姜汁,然后服药,又应小量频服。昏迷与口噤患者,可用鼻饲给药。对于有毒、性烈的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过量发生中毒。

3.药后调护 服药后的调养与护理是用法的内容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药效,而且关系到病体的康复。如服解表剂应服后取微汗,汗后避风;服泻下剂应中病即止,并应注意饮食,以免影响脾胃的健运功能。

饮食宜忌,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疾病对饮食的宜忌,二是药物对饮食的宜忌。

此外,尚有慎过劳,戒房事,节恚怒等,以防“劳复”、“食复”,或影响疗效。

第六章 解表剂

【教学目的】

1.解表剂的概念、立法依据、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再造散(8)

3.熟悉桑菊饮、止嗽散(2)

【教学内容】

概述

1.概念: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解表剂。属八法中之“汗法”。

解表剂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组成该类方剂的药物(解表药为主)、功效(发汗、解肌、透疹)及其治疗的适应证(治疗表证)。

2.立法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所以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伤人,一般都会出现表证(症如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苔白脉浮)。此时邪气较轻,可以用解表剂使外邪从肌表而出。

3.适应证:

表证 这是本类方剂主要治疗之证。

所谓表证,是指外感六淫之邪侵犯人体肌表而出现的症候。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等。病邪初犯,病位在表,如治疗及时,疗效显著,疾病易于恢复;若因失治或误治,病邪不从外解,而反深入于里,致使病情加重,或转为他患。清代程钟龄将“汗法”列入“八法”之首,可见本类方剂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治疗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之时见有表证,都可以用解表剂治疗。为什么呢?

麻疹初期,麻疹以外透为顺,使用解表剂可以助麻疹病毒外透肌表而愈。

疮疡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解表剂的辛散发表作用,能促使疮疡的消散。

水肿初期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郁于肌表,用解表发汗的方法,可促使水肿迅速消退。肺主皮毛,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腰以上水肿多为风水相搏,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本类方剂功能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水随汗而解。疟疾、痢疾初期,通过使用解表剂,能够缩短病程。

4.分类

表邪有寒热性质的不同,患者体质有强弱的区别,或原有其他病

证又感外邪等。根据这些情况,一般将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

风寒表证----辛温解表剂----辛温解表药为主----发散风寒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剂----辛凉解表药为主----发散风热

正虚外感之证----扶正解表剂----解表药为主配伍补益药----扶正解表

5.使用注意

1)掌握适应证

临床使用解表剂,必须是外邪所致的表证,无表证者不用。若表邪未尽又有里证者,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

2)煎法   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3)服法 (温服 保暖 助汗)

解表剂宜温服,服后饮适量热开水,覆衣被取微微汗出以解散表邪,治愈表证。解表剂发汗,以周身微汗为度,汗后应脉静身凉,不可过汗造成伤阴或亡阳。

4)禁忌

若病已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等,均不可用。同时也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的发挥。

5)因时因地制宜

南方人腠理比较疏松,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本身容易出汗,因此,使用解表剂时,药物用量应该轻。

北方人腠理相对较密,或者人在冬季时,因为天气的缘故,人体出汗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在使用解表剂时,药物的用量可稍大些。

--、辛温解表剂

以辛温解表药物为主组成,常用药物为麻黄、桂枝、苏叶、防风、荆芥等。常配伍宣肺止咳化痰药,若兼气滞者伍理气药,挟湿者伍祛湿药。

功能主要发散风寒,以开泄腠理、疏散宣通肺卫之气,使汗液外泄,风寒之邪亦随汗而解。

适应证为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代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汤*

【方源】 来源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命名】 根据君药命名。

【组成与方解】

麻黄 ——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君)

桂枝 —— 温经散寒 透达营卫   (臣)

杏仁 —— 降利肺气 止咳平喘   (佐)

炙甘草—— 调和诸药            (佐使)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为外感风寒表实证而设。外感风寒表实证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侵犯人体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因寒性收引凝滞,可导致卫阳被遏,腠理闭塞,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是因为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所致;肺主气,外合皮毛,寒邪束表,毛窍闭塞,肺气不能宣通,则上逆而为咳喘。邪在肌表,尚未化热入里,故舌苔薄白。脉浮紧,紧是寒邪收引之象,浮为病在表之征。

综合上述,本证之病机是寒邪郁于肌表,肺气失宣,根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理论,治疗当以辛温发汗。

方中麻黄辛苦而温,入肺经。既能够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是针对主证而设立的一味主药,所以为方中的君药。

桂枝辛温,温经散寒,透达营卫,既可以助君药麻黄发汗解表,又可温经止痛而调和营卫,为方中臣药。桂枝与麻黄同用则发汗解表之力大增,麻黄发汗,能开腠理毛窍,以开驱邪之路,使邪有出路,桂枝解肌,能温经通阳,调和营卫,气血运行通畅。二者配伍合用,相得益彰,使汗出则邪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可解。

杏仁苦温,降气平喘。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发散,所以方中再配伍杏仁降肺气、散风寒,与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恢复肺的宣降功能,加强麻黄平喘作用。为方中佐药。

炙甘草甘温而平,一方面可以调和麻黄、杏仁的宣降功能,另一方面又可以缓解麻黄、桂枝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至于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而兼有佐药之义。

【配伍特点】

麻黄、桂枝相配,一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之功.

本方主要由两类药组成    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

              止咳平喘药: 杏仁、麻黄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嗽气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临床应用】

1.本方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2.凡风寒袭肺、咳嗽痰多、气逆胸满者去桂枝,加苏子、桑白皮、赤茯苓、陈皮,以奏发散风寒、化痰平喘之功。(华盖散)

3.外感风寒湿邪,袭于肌表,肢节烦疼者,伍苍术或白术、或去桂枝加生薏苡仁以解表祛风除湿。(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

4.外感风寒表实证兼有内热的症状,如见有寒热俱重,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脉浮紧者,可倍用麻黄用量,加石膏、生姜、大枣以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大青龙汤)

5.如果感寒较轻,以咳嗽气喘,语音不出,鼻塞声重。可用该方去桂枝来治疗。(三拗汤)

6.近代以本方加减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外感风寒表实证者。

【使用注意】

1.       本方为辛温解表峻剂,发汗作用强,宜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可用于外感表虚有汗之证。《伤寒论》所指之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或伤寒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尺中迟,或虽有伤寒表证,而心阳虚、心阴不足者,均禁用本方。

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血虚而尺中迟、心阴虚——阴(血)虚。误汗后则阴更伤。

心阳虚、表虚自汗、身重心悸——阳(气)虚 误汗后则更伤其阳。

2.本方水煎汤剂宜温服,使微汗出,身热退时,当即停药,不必尽剂。因为,本方发汗力量很强,柯琴评论麻黄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在教材麻黄汤的用法中,也提到了本方服后不须啜热粥,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本方的发汗力量强。若汗出后表证未解宜服桂枝汤调和营卫;服药后出现汗多者,以敛汗之品如麻黄根、煅龙骨、煅牡蛎制粉扑之,不使大汗亡阳。

【药理研究】

麻黄汤煎出液,能促使汗腺、泪腺、唾液腺分泌增加,从而发汗解表,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止咳平喘;能抑制流感病毒;并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桂枝汤*

【方源】 来源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命名】 根据君药命名。

【组成与方解】

桂枝——解肌发表 祛风散寒   (君) 一散一收 治卫强

芍药——益阴和营           (臣) 调和营卫   治营弱

生姜——助桂枝解肌 暖胃止呕(佐)                                                                      

                                     调和营卫

大枣——益气和中 滋脾生津(佐)

炙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佐使)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其病机为风寒外感,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所谓的卫强,是指外感风寒之邪客于肌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抗争而言;由于卫气过于抗邪而不能正常的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使肌腠疏松而形成了表虚的病理变化。卫气在外,不能顾护营气,营阴不能内守,从而表现为外泄汗出之“营弱”。由于卫强营弱,卫阳浮盛于表而抗邪,故见发热之症,营阴不能内守,而自汗出。这就是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发热汗出的机理。汗出毛孔疏松,不胜风袭,故恶风。风邪上犯则头痛;外邪客表,肺气不和,胃失和降,故鼻鸣干呕。本方证既有邪正相争的一面,也有营卫不和,营阴受损是一面。治疗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方中桂枝,辛甘温,温经通阳,解肌发表,以祛在表之风邪,同时助卫阳,通经络而止疼痛,为君药。

由于卫强营弱,只用桂枝发汗必更使营阴外泄,更伤营阴,所以,方中又用了一味酸苦微寒之白芍,益阴敛营,既可补充因汗出而导致的营阴不足,又可酸收敛汗以止营阴外泄之势,为臣药。

君臣相配,一治卫强,一治营弱,一散一收,使桂枝辛散而不伤阴,白芍酸敛而不碍邪。解表之中寓有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之中有调卫散邪之功。使营卫调和,表邪得解,里气以和。

生姜辛温,既可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益气补中,滋脾生津。生姜、大枣合用,可以加强桂枝、芍药调和营卫之功。

炙甘草一方面益气和中,助桂枝解肌,助芍药益阴;另一方面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发中有收,散中有补,共成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所以,有人称本方“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

?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汗出一证,何用桂枝汤来发汗?会不会导致汗出过多而伤阴?

桂枝汤证----病汗,常带有凉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

服药后之微汗----药汗,带有热意,药汗瞬间,功成而著。

本方证服用桂枝汤后不会导致汗出过多而伤阴,因为,方中虽用桂枝发汗解肌,但也用了芍药,该药有酸收敛阴之性,既可制约桂枝的发汗过度,又可养阴生津,使汗出有源。另外,方中还用了一味大枣,大枣具有滋脾生津的作用。因此,从该方的配伍来看,桂枝汤证虽有汗出一症,用桂枝汤去发汗祛邪,不至于导致汗出过多而伤阴。

【用法与护理】

1、    首先,在煎煮上,要求文火慢煮,不是武火急煎。

2、    适寒温服,药后啜热粥——助胃气,益津液,以利酿汗,从而使汗出表和,邪祛而正不伤。

3、    温覆(保暖)——加盖衣被,避风寒,以助卫阳,使易于发汗

4、    微汗遍身——表明胃气已和,营卫和谐,病邪已解,且不伤正。(不宜大汗,汗出过多,则邪不去而正反伤,病必不除。)

5、    服后停药——避免产生副作用。

6、    不效、无效再服——病情无改善,应守原方继服。

7、药后忌口——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但在临床运用本方时,不必桂枝汤证悉具,凡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症,单见一症便可应用本方,不必拘泥。

此《伤寒论》首方,后世衍化,效方甚多,影响极大,凡营卫失和者,均可加减应用。

2、桂枝汤有调和营卫的作用,不但可以治疗外感病,内伤杂病也可用之。“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

3、本方随证加减。若风寒偏重,见喷嚏、鼻塞流涕,以桂、姜为主,加荆芥、防风、辛夷花,以解表通窍。若兼项背强几几者(因为风邪滞于经脉,津液不能疏布,经脉失去濡养所致),加葛根以解肌濡筋和络。若寒气凝滞、肢冷痹痛重着,本方加制川乌,重用桂枝,或加威灵仙、秦艽、姜黄、细辛,以逐寒温经、通痹止痛。

4、若兼咳嗽气喘,加厚朴、杏仁以解肌发表、降气定喘;痰多色白者,白芍、大枣应减量,以免助湿生痰,或加法半夏、陈皮健脾化痰。

5、若表虚自汗或汗出较多,方中轻桂、姜,重芍药、甘草,或加黄芪、防风、白术,以益气固表敛汗。

6、若头痛剧者,加藁本、川芎、白芷以散寒止痛。若头痛兼见寒热往来,有汗不解,胸闷纳呆,系太阳少阳合病,以本方伍柴胡、黄芩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

7、反胃干呕,重用生姜、甘草,以和胃止呕,或加入法半夏、陈皮、川朴,以降逆止呕;若挟食滞,见恶心、嗳腐吞酸,方中芍药减量,加白术、山楂、神曲,以健脾消食、和胃导滞。

8、产后中风持续不愈者亦可用桂枝汤治疗。产后气血不足,阴阳失调。风邪外袭持续数十日不愈,见头微痛,恶寒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等症,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阴阳和营卫,产后中风者可愈。

9、    杂病证治中,男子遗精、女子梦交、小儿遗尿,本方加龙骨、牡蛎以调和阴阳、镇潜摄纳,使阳固阴守,精不外泄;虚寒性胃脘痛、腹痛,本方重用白芍、甘草,加饴糖、黄芪,以温中益气、缓急止痛;血痹肢体麻冷、脉涩者,本方加黄芪、鸡血藤,以益气活血通痹;产后、病后营卫失和,时有寒热、汗出脉缓者,以本方加减,调和营卫,扶正祛邪。

【使用注意】

1.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须发汗解表,不宜本方。

2.温病初起,但发热不恶寒,咽红口渴、舌红苔黄、脉数者,不宜本方。

3.实热之证或湿热病,虽有汗,但发热不恶寒,烦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洪大,禁用本方;阴虚发热或产褥感染,不可用本方。

4.本方汤剂,分次温服为佳,药后饮热开水或热稀粥,温覆助汗,使遍身    (皮肤和润而欲汗之貌)汗出,不使大汗,中病即止。

【药理研究】

桂枝汤有抗病毒、消炎、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对发汗、体温的调节,肠道的运动和免疫功能等有双向调节作用。

【方剂比较】

本方与麻黄汤的区别

桂枝汤         芍 姜 枣            发汗力弱,调和营卫

        桂 草            辛温解表                        表寒证

麻黄汤         麻 杏              发汗力强,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虚证——汗出恶风,脉浮缓。

        

          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脉浮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