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养生汇 20120520 火邪的防治

 老儒子牛 2013-06-19

火邪

视频点播地址:饮食养生汇 20120520 火邪的防治

什么是火邪

    说到火,可能很多人身上开始发热。火和热、温都是使身体发热的。“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这两句话就概括了温、热、火之问是一个程度不断加深,也就是说越来越热的一个过程。温度过高就形成火邪。

    火邪的表现:口角长疮、皮肤生疮 流鼻血 咳嗽 咳血

       火邪

对付火邪的方法:

导赤散

    导赤散,它的成分是竹叶、甘草、木通、生地。“导”是疏导的意思。“赤”为红,指的是心脏的颜色。顾名思义,就是把心里的热导出来。

    这几味药里面的竹子,不仅可以人药,平常也可以冲茶喝。用竹子上的淡竹叶冲热水,当做饮料来喝,对付夏天的火热之邪,比方说嘴上长疮、身上长疮疡、小便颜色黄等情况,喝了之后,会发现小便的颜色更加黄了,但是,身上的这个热邪就被逐渐排出体外了。

        火邪

按揉少府穴

   按揉手少阴心经上的少府穴对付火邪。微握拳,小手指指尖达到的穴位就是少府穴。

   少府穴对于治疗心脏方面的疾病,包括退热、祛火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大家如果在夏天的时候很难受,心情烦躁、小便发黄、口舌生疮,小孩在高热的情况下发烧等,都不要忘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按揉少府穴来缓解火邪造成的困扰。

        火邪

绿豆冰沙

食材:

绿豆、冰沙

调料:

蓝莓酱

1、先把绿豆放水里泡3到4个小时,然后放锅里熬烂备用。

2、用搅拌机把冰碎成冰沙,先把冰沙放到盘子里堆成一个小冰山。

3、然后将熬烂的绿豆均匀的铺在冰沙上面。

4、最后将蓝莓酱撒在最上面即可。

 

老刘贴士

1、碎冰最好使用专门的碎冰机器,使用搅拌机的话要用搅拌坚硬物体的那部分机械,冰块尽量选用小块的,以免损坏搅拌机。

2、 熬制绿豆时,可以事先浸泡或者事先炒熟,这样可以加快熬制的速度。

     火邪

养生笔记

     火邪进入到血液当中会造成血热的症状,就会使血液当中阳的成分增多,破坏血液自身的阴阳平衡。阳主外,爱动,老爱往外跑,它一跑也会带着血液跟着跑,跑到皮肤表面,表现出来就是长疮,口角长疮、皮肤生疮;通过鼻子出来就是流鼻血;通过喉咙出来,就是咳嗽、咳血等,这是热邪散发的一个过程。夏天的时候,人特别容易心烦、急躁、爱发脾气、精神不好。这其实就是热邪干扰了“心主神明”这个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我们特别强调静养,静下来调养一下身心,调养一下呼吸,防止内生火邪伤害身体,影响健康。

 

火邪,①病因学名词。系六淫之一。详火条。

②病证名。指太阳伤寒误用火熏所致之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便血),名为火邪。”
(Fire),五行之一。指具有阳性、热性的事物或亢进的状态。在中医学中,
火的概念通常指:
①人体生理之火。为阳气所化,是生命的动力,如少火、命门之火等。
②自然界炎热的气候或环境状态,无明显的季节性,为六气之一(见气)。
③具有温热特性的外界致病因素。又称火邪,为六淫之一。
④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临床诊治时以证的形式体现,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等。
 
火的这四方面内容互有关联。如人体生理之火若过亢,则变为“壮火”而成为火邪,反映于临床就是火证,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又如炎热的气候或环境状态若使人致病,则由正常的六气中的火气变为致病的六淫中的火邪,所致病证也是火证。所以,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更有意义的是致病因素火邪和火邪所引致的火证。火邪和火证都有内外之分。临床中对火邪的辨识是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分析逆推而来的。对火证的诊治须对具体患者辨证论治,治疗大法不外清火滋阴。

火邪

又常称为温邪、热邪、温热之邪、火热之邪。虽可混称,但在程度上有所区别,有“火为热之极,热为温之渐”之说。火邪有内外之分,习惯上常将外火称为温邪、热邪或温热之邪,内火称为火邪、火热之邪。外火实际上包括和代表了阳热一类的外界致病因素,如风热、暑、湿热和大部分疠气等。内火的成因却较为多样和复杂,且有虚实之分。它包括外界的风、寒、燥、湿等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的郁而化火,所谓“六气皆从火化”,以及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瘀血)和食积、湿浊郁而化火;体内阳气过盛化火,即“气有余便是火”;情志过极化火;脏腑阴阳失调之火。火邪的致病特点是:火为阳邪,其性上炎,伤于人,可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故临床表现除热象外,还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热灼津耗的症状。又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状。又能生风动血,表现为肝风内动,血热妄行等证候,出现高热抽搐,颈项强直,目睛上视,以及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斑疹等症状。还能引致痈肿疮疡。

火证

火邪所致病证有内外之分。外火所致病证较为简单,一般侵犯人体肌肤体表,形成表证,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出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
常见的有:
①风热。可见头胀,咽红肿痛,发热不恶寒,或少许恶风,目赤胀痛畏光,咳吐黄痰,也可见头面红肿痛,乳蛾,鼻渊;如风热伤络,则可见咳血,小便色黄,脉洪数等。治宜疏风清热,选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药。
②湿热。可见发热心烦,口渴自汗,四肢关节肿痛,胸满黄疸,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选用苍术白虎汤、桂枝白虎汤等方药。
内火证则较为复杂多变,辨证论治时应以虚实为纲,结合脏腑病位,采取相应的治法。
常见的实火证有:
①心火炽盛。可见面红目赤,五心烦热,口燥唇裂,舌碎糜破,甚则喜笑无常,谵语,神昏,吐衄等。治宜清泻心火,选用导赤散或泻心汤加栀子、莲子心等方药。
②肝胆火盛。可见耳聋胁痛,少寐多梦,头昏目赤,口苦筋痿,或淋浊溺血等。治宜清泄肝胆,选用龙胆泻肝汤等方药。
③肺火壅盛。可见气粗鼻煽,咳吐稠痰,烦渴欲饮,大便燥结,或鼻衄,咳血等。治宜清肃肺热,选用《千金》苇茎汤或泻白散等方药。
④大肠火热。可见大便秘结不通,或暴泻秽臭,肛门灼热等。治宜泻下积热,选用承气汤等方药。
⑤小肠火热。可见少腹坠痛,血淋,热淋等。治宜清心降火,选用导赤散等方药。
⑥胃火炽盛。可见烦渴引饮,牙龈腐烂而痛或出血,呕吐嘈杂,消谷善饥等。治宜清泻胃火,选用清胃散等方药。
⑦脾火内伏。可见口唇干燥,烦渴易饥等。治宜清脾泻火,选用泻黄散等方药。
⑧膀胱有火。可见癃闭淋沥,遗溺混浊,尿血,腹痛等。治宜清利湿热,选用八正散等方药。
⑨火热入心、蒙蔽清窍。可见神昏谵语、抽搐等。治宜宣窍清火,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及其他清心凉血之品。
 
常见的虚火证有:
①肾虚火动。因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可见虚热骨蒸及其他肾阴虚证候。治宜滋阴降火,选用知柏地黄丸、清骨散等方药。
②脾胃虚火。可见渴喜热饮,懒言恶食等。治宜甘温除热,选用补中益气汤或黄芪建中汤等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