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雪峰读书 2013-06-21

    读书最重要的是个人兴趣,随自己的兴趣来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读书兴趣,即使勉强读,也只能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一个人对书籍的嗜好,是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的。适合你的书,不一定适合我,也不一定适合他。只要自己喜欢,感觉好,大可以读得不吃饭,不睡觉,忘乎所以,达到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读书跟吃东西一样,有人喜酸,有人爱辣,有人好甜,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正如南方人爱吃米饭,要北方人也须跟着爱吃米饭,岂不可笑、可气?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杜甫、欧阳修都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师。然而杜甫就不喜欢陶渊明的诗,欧阳修也不喜欢杜甫的诗。陶渊明的诗甘美自然,杜甫的诗苦深凝重,风格迥异。如果让杜甫读陶渊明的诗,让欧阳修写杜甫体裁的诗,就会强人所难,就会功倍事半。著名作家孙犁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凡符合自己气质的、自己脾胃的书,就愿意读。他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是最规格的,无懈可击,但他不愿意看,他喜欢普希金、契诃夫、高尔基的短篇小说。在长篇小说里,大家如林,但他最喜欢屠格涅夫的。南北朝时期谢脁的山水诗,清新秀丽。南朝齐高帝萧道成说:“三日不读谢脁的诗,便觉口臭。”唐代诗仙李白对谢脁非常崇拜,喜欢读他的诗,写出来的山水诗豪迈奔放。所以,我认为,读书,如同吃饭一样,只有拣自己最需要的书、最感兴趣的书去读,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巴金所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我从小酷爱读文学方面的书,曾立志长大了当记者做作家。我在读小学时,最喜欢的是读有图画有文字的书。至今我还记得同村同校读书的几个好伙伴经常在一起读《连环画》的书,有时候我们在山上砍柴,比我年长几岁的小哥会任性地让我们帮他割一把柴草,才可以看一本连环画。我们都争着去割,然后围坐在树下,翻看他的连环画,微风吹拂,柳枝飘飘,近处那些草的清香混合着书香,我们非常得意。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我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是因为我的语文知识基础在中学奠定,我的人生理想从中学起步,精神气质在中学形成。我在读初中时有段幸运的时光,还遇到一个好语文老师,他把他的一些文学书借给我看,还把他订的《长江文艺》、《人民文学》推荐给我。这对一个爱读书的我是最大的鼓励。现在回想起来还让我心情舒畅,兴奋不已。书,缠绕着我的童年,让我的孤寂的少年生活撒满阳光,也给我少年的生活添上一点鲜艳的色彩。在此之前,我懵懂玩劣得如山间的一枚石子,我笨拙幼稚得如田里的那株小草,书给了我清泉般的滋润,让我成了一枚沾了灵气的石子,成了一株带了灵气的仙草。书给了我丰盈的生命,让我充实;书给了我飞翔的梦想,让我成长。感谢我的老师,他让我接触到世界上最本质最美的东西。感谢那些书,是它们让我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理想。在小学阶段,我就凭着兴趣,津津有味地读完了《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粉妆楼》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读中学时,我除了情有独钟读完了《儒林外史》、《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一些古典小说外,还如饥似渴地读了外国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如《鲁宾逊飘流记》、《安娜·卡列尼娜》、《高老头》等;也读过赵树理、谢冰心、詹大悲的小说集,以及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编的《新的小说》、《收获》等刊物。当初读这些书大都是当故事读,一有空余时间,就随意翻翻看奇异的神话故事。读得着了迷,就反复读好几遍。如在小时候读《西游记》,总觉得自己就是孙悟空,常常是边读边手舞足蹈,恨不得立时就学会七十二变,变成一只鸟飞到云里去,或者一个跟斗翻出十万八千里,见识一下遥远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在大学时的课余时间读《西游记》就读出思想来。那时阶级斗争之弦绷得紧,读得眼睛一亮。我隐隐觉察到吴承恩著《西游记》另有深意。《西游记》是一个妖魔逞凶的神话空间,吴承恩的如椽巨笔恰似孙悟空的那一根铁棒,上天入地、伸缩自如,极度的夸张,超人的想象,却又是人们追求心灵自由的最好诠释。我仿佛和小说中的唐僧一起过了九九八十一难。《西游记》教给我会幻想。我喜欢孙悟空,他本领很大,既大闹天宫,又能战胜妖魔鬼怪,谁也不在他的眼下,我对这个人物最感兴趣。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把紧箍咒戴到孙悟空的头上之后,把他降伏住了,叫他跟唐僧去西天取经,不听话就念紧箍咒,叫他头痛。这个有无限神通,了不起的孙悟空就显得非常可怜。我就想,为什么不把紧箍从孙悟空头上取下来,我真为他打抱不平。唐僧一行历尽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实际上是在走一条艰难而壮丽的人生路程。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是四种类型的代表或四种精神素质的体现。有的人像唐僧那样忍持重,有的人像孙悟空那样放达自由,有人像猪八戒那样浮薄庸利,有人像沙僧一样忠厚静穆,或者这四人干脆就合为一人,他们所体现的是人在不同时期不同事物面前各自的性格侧面。西天取经的过程实际上是丰满的人性历程,人格历程,这个经历应该说是完整的人。又如这时读《三国演义》:纵横捭阖天下事,斗智斗勇真豪杰。诸葛亮若是延寿十年,也许没有我们今人的“不能一统天下”的蜀国情结。但作为一部描写战争的书籍,《三国演义》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书本身,这部千古奇书,至今仍是常读常新,无有望其项背或出其右者。《三国演义》一书,除了精彩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外,还大量穿插描绘了文士们的才情轶事,一部三国,亦是一部难得的文士风云录。诸葛亮巧舌灵动战败群儒,羽扇一挥东风四起,三把火起,天下鼎分,武侯诸葛神机妙算;无论是在南蛮腹地,还是在江夏城中,抑或是在五丈原前,始终不忘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卧龙孔明赤胆忠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对“忠诚”做出了最好的诠释。重读《水浒传》这本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小说,认为梁山只有一个,而书里塑造的百多个光辉的艺术形象其所表现的民众觉醒意识却成为中华民族一份主要的精神财富。再如我最喜爱读的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小学直到省委党校工作,我至少通读了五次之多。这本书我就有五个版本。每读一次就有新的体会。开始我是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记得在小学读书时,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怎样来往,又怎样分开,怎样生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些描写也很吸引我。林黛玉的葬花词我当时不大懂,可是我对它迷得不得了,经常朗读。有时读得入痴入迷,一边读一边奇怪:人世间男男女女的感情纠葛,为什么这样复杂?小时候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读,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于是旁人便觉得这捧着书忘乎所以的小子有点痴。常常是大人的一声叫喊把我从痴梦中惊醒。在中学读书时,我第二次读《红楼梦》就注意到王熙凤了。这个人物多么毒辣、阴险、可恨,但又有活泼、可爱、讨人喜欢的一面。她聪明伶俐,把贾母哄得没有她不行。她和贾琏吵架多么厉害、泼辣,她害死尤二姐非常阴狠,这些描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人物帮助我认识封建社会,和我后来写的剧本也有一些关系。在大学读书时,我第三次读《红楼梦》,就注意到大观园中的一些丫头了,她们之中最可爱最了不起的是晴雯。参加工作后在罗田县委宣传部时,我第四次读《红楼梦》,就注意到袭人和薛宝钗、贾政和贾母。觉得贾政是个伪君子,贾母最让人讨厌。随着我的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对这两个人物逐渐有了较深的认识。到省委党校后,我第五次读《红楼梦》,更读出了许多新意。认为《红楼梦》不仅仅只是反封建一个主题。它里面有阶级斗争,有正统道德,有性情淫荡,有易经魔幻,有现实主义,有平铺直叙的新写实。曹雪芹绝不仅仅是向我们讲述一个由盛及衰的家族故事,他是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生活,一片世界。《红楼梦》不仅仅只是反封建一个主题。贾母其实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卫道士,相反,她是一个真诚地呼唤心啊肉啊的慈祥老太太。宝黛姻缘,是她拆散的,如果她仅是一个恶老太,那这种悲剧就浅薄得多。因为恶老太毕竟是很少的。宝黛的悲剧就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偶然总是可以避免的。《红楼梦》的非凡功力在于塑造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她诚心诚意要给晚辈创造幸福,却又无可置疑地作出了她的必然选择。这样人们就不必叹息宝黛的偶然性不幸了,与他们过意不去的是一种宏大的社会必然性,脉脉温情的祖母哪里能抗拒!这样一来,这场悲涮的意蕴就深刻得多。从红学家来说,《红楼梦》中有许多道理,但我认为《红楼梦》不是理论著作,不是直白地讲道理的书,最起码在书中的字行里没有“道理”。它只讲故事,讲富贵人家的故事,讲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这似乎是种俗套。但它用了中国最精美的语言和文字讲了出来,一点也不显得俗气,相反,它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足见作者那种极深的文化底蕴,更能体现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那个大观园很美,很富丽堂皇,很热闹,却也很欺负人,没有一定的文学根基,就很难进得去,就算进去了,也徒劳无获。《红楼梦》则是一件最精美不过的艺术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它都是无懈可击的,又无论带着哪一种心情进去,每读一遍感触总也不一样的。所以,从读《红楼梦》的经验来看,读一本好书,要反复读,多读几遍才能吸收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和懂得它的艺术生命力在什么地方。《红楼梦》中的人物个性都那么丰富、深刻、复杂,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一部《红楼梦》醉倒多少人,又让多少人从醉梦中醒来,这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1000个人的眼中会有1000个林黛玉。而今,我们的文化已经被功利主义色彩所侵袭,文化的躯体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薄,利益驱使下的文化已经被糟蹋得体无完肤,文化垃圾到处泛滥,传统文化不再有昔日的风采,文化的主旋律受到冲击,文化环境受到干扰,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的反差如此之大已经引起了许多人士的关注。正如我们读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一样,这些作品反映人生的丰富和复杂性,也不是读一遍就能领会其中的奥妙。我对《红楼梦》是熟读多遍,虽不能说进入了一种高境界,但体会到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固然可以怡情养性,给人美的享受。但是如果以科学研究的眼光来看,主要的乐趣却在于新的领悟。特别是阅读经典作家的作品时,有了新的体会,还有助于认识文化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我对诗词歌赋兴趣盎然。中国是诗的国度,唐宋以来,简直是光华灿烂,五彩斑斓。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牙语学舌的幼稚儿,大人们就教歌颂诗,上学识字就要求写诗作画。因此,诗如海歌如洋,写诗填词的大师代代有,能歌善曲的艺术家层出不穷。记得我读的第一本诗歌是《绘图千家诗》。这是本竖排版的旧书,其中每首诗的字边上都划有横竖的小杠,当时对内容不大懂,读也费劲。诗、词、歌、赋和读书的不同之处,诗有五言、七言,还有平声支韵、去声经韵、上声养韵等等,但经过几年时间反复读,才悟到是字的声调,于是懂得了诗词的平仄及其神韵。诗词按这个韵律来读,基本还可以读了,而赋则不同,不能像寺庙里的和尚念经那样,而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出感情来才行!从中学到大学除熟读背诵课本上的诗词歌赋外,还读了《唐诗三百首》、《唐宋名家词选》以及诗选析浅释之类的书籍,背诵了一些古体诗词。诗言志,在所有的作品中,诗歌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诗作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我从少年时就喜欢古典诗词,但至今也还属于品味它的音韵美的阶段。品味先人很健康的文化心态,同时又培育自己心里头的诗情画意。诗歌,如春雨,如露珠,如花朵,丝丝点点,悠悠扬扬,仿佛来自云端,仿佛来自心灵最深处,常让至今还爱颂诗呤歌的我如醉如痴。我读了不少的诗词,但不会熟练的写诗歌,更不会写旧体诗词歌赋,只能说是个热爱者。初通音律,尽管有千种风情,柔肠百结,也难在诗词格律面前畅通无阻,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确实有一种进取的乐趣。我从上学识字后也开始学着写“四言八句”的顺口溜,在中学后就学写诗歌,担任语文课代表,办诗歌专刊,1958年还参加了全县的赛诗会、参加创作永河中学校歌。现还留存有两本自己创作的诗歌集。在大学时,我还有过饶有兴趣地仿造别人的曲谱创作了《湖北大学之歌》,在政治系文艺晚会上进行了演唱。歌词有两段,大意是“我们是党的好儿女,新中国的大学生,立志做红专劳动者,决不当可耻的寄生虫;我们是革命的继承人,毛泽东的大学生,牢记毛泽东思想,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啊,湖北大学,高举党的红旗,刻苦学习,加强改造,为祖国培养新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很多文学名著成了应该投到火堆中去的禁书,而鲁迅的书却是极难得的一个例外,可以堂而皇之地读。记得我到枣阳县 “支农”,几乎没有什么书可带,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除了《毛选》外,带了一本鲁迅的《野草》。这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很多书往往只能读一遍,看一个故事而已,第一遍觉得新鲜,第二遍便无味了。《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一遍一遍读下去。读这样的书犹如欣赏韵味无穷的音乐,其中的每一段旋律,都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鲜的韵味来。那时觉得这本书很优美,也很神秘。越是神秘,越是想读,直读到能背出其中的许多段落来。《野草》中的一些文字,甚至成了当时流行的革命语录。譬如:“地火在地下运行,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不过我还是很难将《野草》和那些激昂的政治口号连在一起。这时读《野草》,竟生出许多先前未有过的感想来。我喜欢读鲁迅的书就是从那个时候养起来的。但在那时候鲁迅的书中那些优美的文字里,读到的是一个痛苦的、迷茫的、充满幻想的灵魂在苦苦思索……我常常想,倘若鲁迅先生只有这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作家。所以我当时颇有点阿Q地想:我这是“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有一次,公社组织开批判大会,我怀揣着那本《野草》,坐在后排的一个角落里。听得无聊,便从怀里拿出《野草》来读。一读进去,周围的喧嚣世界仿佛就不存在了。我再也听不见批判会在开些什么,会场里一阵阵海潮般的口号声也不能把我从书中拽出来,我的耳边只有鲁迅的声音,那是带着浓重绍兴腔的普通话,忧伤的声音,低沉的声音,描绘出一幅幅暗淡却又美妙离奇的画,使我迷醉。我读着《影的告别》,读着《雪》,读着《死火》,从那些文字中散发出来的情绪,轻轻的拨动着我的心弦。突然,有一只大手在我背上猛击了一下,于是我猛醒,一下子从书中被揪回到现实之中。现实是在开“大批判”会,是一阵口号之后的间歇,会场上出奇的静,静得有些不自然。原来,会议主持人公社书记刚刚点了我的名。说“开批判会竟有人敢开小差,而且是在看一本发了黄的旧书!”我连忙结结巴巴地声明:“这……这是《野草》!”“野草?什么野草?大概是毒草吧!”“这是鲁迅的书!鲁迅先生!”我不顾一切地申辩。主持人哑然,半天才说:“哦,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那……那你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吧!” 表情也缓和下来。这一次是鲁迅先生帮了我的忙。关于诗词格律知识的缺憾,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一期《诗刊》上,看到毛泽东写给臧克家的那封论及古体诗词不宜在青年中提倡的著名信函,知道古体诗词必须讲究格律。我带着对格律的困惑去请教同在罗田县文教局教研组工作、曾担任过多年高中语文课的张祖芹老师,他向我推荐了王力教授写的《诗词格律》,要我留心寻找。此后一年过去,竟未得一睹为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一天夜晚,我从罗田县城电影院出来,恰好碰到一个与家人失散的小男孩。其时夜阑人稀,我不忍看他在寒风中哭泣,更气愤于过往行人的冷漠,便走上前去问明情况,将他背送回家。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孩子父母千恩万谢送我出房门时,我无意中发现门边窗台上放着一本《诗词格律》。我的眼睛顿时为之一亮:这不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那本书么?主人看出我的心思,慷慨地说:“想看,就送给你做个纪念吧。”我真是如获至宝,一下子把书揽进怀里,只是连声说着“好!好!”一路小跑回到家就开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在文教局工作三年,业余时间的大半用于细心研读《诗词格律》。我也爱读现代诗歌。因为在所有的文学作品里,我认为诗歌是最为浓缩的,与其说它是由笔写成的,不如说是由诗人们的血和泪浓缩而成的。也因此,读诗便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心灵碰撞。如:北岛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舒婷的竺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上痛哭一晚。”……这样的诗句早已刻进生命中,思考也因此而产生,呤读诗歌的时候,血是热的,也因此,诗歌多属于青春岁月。写诗歌是青春的专利。我四十岁以后未写过诗,但一直喜爱吟读诗歌,特别是唐宋的诗,一有空就翻上几页《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词典》、《中国现代诗歌鉴赏词典》等读一读。虽然,我对诗词歌赋研究不深,只知一二,没有学懂弄通,但读的不少,从中也得来一些感慨:

    一是呤读诗歌,使人觉得很清新、很自然,有生活之原味,使人能懂人生哲理,可完善人格。“诗言志”,“歌永言”,富有哲理。在生活中发现和体会哲理,在诗歌中升华哲理。诗的语言是最富魅力的语言,诗的段落是最干净流畅的段落,诗的道理是最简单深刻的道理,诗能使人精练、睿智,保持青春的激情和热望。特别是阅读古典诗词,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思想和情感,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可以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古代诗人那精湛的诗句,巧妙的用词,以及优美的韵律,读后犹如品尝到一杯美酒,能使我忘掉生活中的不少烦恼。如《唐诗三百首》,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墨客骚人,吟哦山水,击节而歌,以诗言志,诗能使人精练、睿智,保持激情和热望。读《李后主词》,认为李后主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朵奇葩,一道长虹。王国维拿他和释迦牟尼、耶稣相比,当然是有夸大。但他极高的成就,将会随着人类个性不断解放而达到辉煌,他只20多首词,但篇篇好句句好,大多数人一读即不能忘。“诗”“歌”是从无数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加以概括,就像爱因斯坦、牛顿的公式经过数不清的逻辑推理,演算得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可以丰富它,发展它,却不能否定其中包含的绝对真理有多么巨大的容量。特别是阅读古典诗词,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思想和情感,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可以提高修养,完善人格。我认为,古诗词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作文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诵读大量古典诗文,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既能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通过大声诵读,体验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感受作者的深刻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和品位。如在朗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时,可学会凡事都要从多角度观察;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作者孟郊),可学习知恩图报的情怀……当然,有些诗词,开始不一定能透彻理解其深刻内涵,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加,会慢慢领略其中蕴涵的哲理。

    二是呤读诗歌,让人不但热爱生活,而且非常关注生活。中国诗歌蕴含着积极的“爱”和“美”。人们都认为,生活如诗一般,因为它本身也有自己的节奏、韵律和风格,或豪放、或婉约、或激昂、或闲逸。然而,生活与诗本身也是分不开的,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诗是真正让我们安居的东西。”诗给了生活无数的色彩,它的每一联、每一字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有诗,便能陶冶情操,让我们体验自然无限的美景以及生活中无数的乐趣。王维诗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有画,将秋日傍晚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又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美丽带给所有读者。还有贺知章写春景的“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杨万里写初夏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都给予了我们美的视觉感受。有的诗,饱含情感,令人读时不禁落泪。《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一位母亲为即将出行的游子缝补衣衫的画面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身临其境:一方面因体会母爱的伟大而感动,一方面则联想到有一天我们客居他乡时,家乡的父母会如何思念我们呢?还有的诗,富含哲理,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金缕衣》中“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更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告诉我们要珍惜少年时光。一旦错过机会,时光是不会倒流的。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则告诉我们事物的每个方面都有其不同特点的哲理。生活与诗,密不可分;诗与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也在诗中看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诗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激发了我们的情感,告诉了我们生活的道理……有了诗,我们也更懂生活了。所以,呤读诗歌,让人们爱生活、爱孩子、爱家庭,提高审美感觉,更能让人们热爱这个民族、这片土地。诗歌的语言简洁、严谨、深邃,充满美学意味。诗人不仅要热爱生活,而且要非常关注生活,从生活的细微中找出生活的真谛,让诗歌美,也让心灵美。让自然充满了情感,像人一样与人类共荣。诗歌是灵感源泉的发祥地。大自然带给了诗人无限的启发和灵感。大自然的美丽都被诗人的文字所收集,而让诗人的美进入心灵的凄凉之美,生出了诗歌的精华。诗还是要深入生命的根本,好诗要从生命中见力量。有的诗能够让人一读就醉,醉了还想醉的好诗。当一个人坐在书房里,行在林阴道上的时候,找出本诗集来呤读几首,就能调节气氛,活泼生活。特别是看了那些关于写自然景物的诗歌之后,这种感觉很强烈。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我认为,学习诗词歌赋,要学会品味其中的精彩语言。读佳句重在领悟。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色彩绚丽,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优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在背诵一定数量诗词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文化积淀和语言积累。常读诗歌,常能感觉生活如诗般美味;经常品味生活,可以发现生活里有诗的灵感。

    三是吟读诗歌,追寻人文精神的内蕴,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感觉。诗歌包孕着、凝聚着、表现着人类社会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风貌,展示着中国诗歌文化绚烂多彩的风貌,道出了诗歌深层的文化内蕴。人一方面要钟情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方面又要“超然万物之上”,成为实践的主体。如: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日出入行》等,都表现出对人生自主意识的叩问。这使得中国的诗歌成为人生化的诗歌。所以有那么多的中国古典诗词至今还为我们称诵不已,相引相传。

    四是呤读诗歌,可以为自己的情感宣泄找到一个途径。古代诗人那精湛的诗句,巧妙的用词,以及优美的韵律,读后犹如品尝到一杯美酒,能使我忘掉生活中的不少烦恼。我国古代的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都是经历过人生的忧患并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才成长起来的,忧患既磨练了作家,也磨练了他们的艺术。杜甫越到老年,他的诗也越精练、成熟和沉郁。我把它称为“诗隐”:苦闷时、寂寞时、失落时,可以让自己隐没在诗词当中。

    五四是呤读诗歌,可以为自己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素材。诚然,旧体诗格律谨严,有束缚人思想的一面;但从另一面看,它又迫使你在写作时精思熟虑,反复推敲,养成锻字炼句惜墨如金的习惯,促进文思含蓄,词语凝练,往往奇崛之处不意而出。文化的反刍,有时足以让人们跨越时空,与古人成为朋友,把分散的思想集中到写作中去。诗读得多,使我受益非浅,写作起来就文采飞扬。我在年轻时爱吟读诗歌,曾企想追求与创造诗意的人生。而如今虽已没有了作诗的雅致,但吟咏诗歌兴趣未减,也偶尔在说话和写作时,不时从诗歌中引出一两句,作为辅助表达,使之添色不少。

    我还喜欢看散文,收集了一些散文书籍报刊,写了不少读散文的笔记。散文,是文学里的一株奇葩,包含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它的主要特点是“个性”“抒情”“自由”。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读散文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还得到了美的享受。所以,散文深受我的喜爱。我把我读过的散文分为四类:

一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朱德的《母亲的回忆》。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永佳河中学读书时,在担任语文课的杨桦老师的指导下,我和程本秀同班里语文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自编自演了语文课本上的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在当时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和区县教育部门的表彰,直到现在老同学聚会还津津有味的谈笑风生的议论一番。

    二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写景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读中学时,课本上的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诗,使我第一次认识长江的豪迈;葛洲坝建成后我多次去参观游览领略了三峡的雄奇与壮丽;然而刘白羽写的《长江三峡》和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三峡》等散文,把长江三峡那独具魅力的风光名胜和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整个三峡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两岸山高谷深,悬崖绝壁,群峰竞秀。三峡“山水峡林泉洞,包罗万象;雄奇秀险峻幽,无奇不有”;其景色之壮观,气象之宏阔,占尽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称为"天然博物馆"。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峡谷,以雄奇之美著称于世。瞿塘峡山势雄峻,两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样,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是瞿塘峡的代表景观,也是长江三峡在景观上特征最明显的景观。古人诗称夔门为:“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人们常称“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巫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幽深秀丽闻名中外。巫峡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绝,就像一串翠绿的宝石镶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于巫峡湿气蒸腾不散,容易成云致雾,随时可见云雾或缠绕于山腰,或飘浮于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骚人墨客游历三峡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三峡的云和三峡的雨。唐代诗人元稹在《离思?五首之四》中这样吟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经历过沧海水、看过巫山云的人不再以其它地方的水云为美。巫峡小三峡更是王冠上的明珠,为天下绝境。小三峡雄奇之中又带着秀美,龙门峡峭壁高耸入云,巴雾峡云霞飘渺,滴翠峡水嫩苍翠。西陵峡自古因滩多水急名声在外,两坝建成后,又以山灵水秀著称。长江东出南津关后,江面骤然展宽,由400米增至2000米左右,流速由急变缓。宜昌古称“夷陵”,就是根据“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读了这些散文,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的印象,使峡江风光成为我记忆最深刻的景观,从而发出内心的感叹:大自然把所有雄奇的力量都整合在三峡,把所有瑰丽的色彩都附丽在三峡,峡长、谷深、江险,构成了三峡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完成了一章最完美最奇异的诗篇。

    三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抒情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山水散文草木有灵、水石有韵;政治和人物散文情深理重、振聋发聩。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咏物抒情,借着对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的白杨树的描绘和赞美,抒发了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日斗争的北方军民的强烈赞颂之情,抒发了对北方军民质朴、严肃、团结奋斗、力争上游的崇高品质的赞颂之情,也表现了作者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作者通过对松树的外形和对松树的认识、感受的描写,并用比喻的手法,将松树的风格与共产主义风格紧密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抒发了对共产主义精神的赞颂之情,表达了作者勉励人们,特别是青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献身,为人民利益而顽强不屈、积极乐观,做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心愿。袁鹰的《井冈翠竹》,生动地描写了井冈翠竹的秀美外形和刚强气节。的确,井冈山的翠竹“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据统计,共有13个品种的竹子,有毛竹、方竹、实心竹、凸眼竹、火竹、黄竹、乌竹、观音竹、箬叶竹、麻竹、四季竹、贵竹、对节竹。其中比较名贵的有观音竹、实心竹、方竹、四季竹、对节竹等。用途最大的要算袁鹰散文里描写的毛竹了,它除可以编织成许多生产、生活用具外,还可以加工雕刻成许多工艺品,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作者借竹咏怀,通过对修直挺拔的井冈翠竹英姿的描绘,抒发了“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的赞颂之情;并通过联想,进一步赞颂了井冈山人乃至全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贞不屈、艰苦奋斗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杨朔的《茶花赋》,既描写了花,借花抒情;也记叙了人,托人言志。先写了花,花,就是“绝色的好花”;后写了人,人,就是“能工巧匠”普之仁。作者将叙事记人与借景抒情自然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既歌颂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当然,《茶花赋》的侧重点还在于抒情,所以可将此篇列为抒情散文。

    四是体现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风格的哲理散文。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我把散文的主要特点归纳为四点:(1)结构自由洒脱,形式多样纷繁,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可根据内容需要,精心剪裁,散得开,收得拢。散文取材广泛多样,联想丰富奇巧,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富于变化发展;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由景触情;它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完整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只是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或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或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读那些最感人的散文,写的大都是生活琐事,但它那形散而神不散的的格式宛如一只翱翔于长空的风筝,虽然在无边地蔓延,但线圈却始终掌握在手中;它那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意境让我向往,令人陶醉,愿意置身于此,因为它梦幻却不失真;它那严谨的思维,周密的部署,往往让人有肃然起敬、叹为观止的感觉。好的小说有一种麻醉的作用,可以让人不知身在何处,而好的散文却不会这样,它时常提醒是在生活之中。特别是人生感悟式散文都流畅自然,透露着一种哲理的思索和感悟。如我在读散文的笔记中摘录有:对于时间要有清醒的认识:“时间只是一个载体。你给它制造什么,它就具有什么,时间不会带给你任何‘美好的未来’。”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在写“往事如“烟”中得出的感悟:“从属于生命的事物,一定会永远地记忆着生命的内容。特别是在生命消失之后。”关于书的感悟:“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书是挖掘自己;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净化。”(3)立意深远集中,意境深邃。散文的篇幅短小精练,从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中来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质,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真”。选材多从小处,实处着手,贵乎因小见大,虚实相生。所谓“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最是散文的当行本色。 “一粒沙”、“半瓣花”,具体之至,却又微乎其微,常为一般人所忽视,散文家却偏爱从一般人忽略处着眼,看似漫不经心地信手拈来,随意点染,变成佳构。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4)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在诸种文体中,散文是最容易让人找到读书乐趣的。语言朴素和谐、凝练优美、散文的语言是最有风格的语言,作者可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经历、爱好、个性。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无论是深秋还是初春,一篇好的散文,读过之后,都会让窗外的平常景致变得美丽起来。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多读散文最容易提高写作水平。因为写散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总是会有一个地方使你激动,产生非写不可的创作冲动,于是就把许多事情集中和贯串在一起。创作不是照猫画虎,把见过的东西如实写出来。即便是写实主义也不是这样,否则就是照像,而不是绘画了。创作要有想象、联想或幻想,所谓结构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补贴和拼凑,要把活生生的人和物放在具体的天地和环境中去思想和行动。

    我也喜读随笔。随笔的写作更多地是人生阅历、智慧学养、情感性灵的自然流露,人为的痕迹很少。充满灵性的幽默感,朴实纯熟的记述,处处透出个性魅力,读来让人不断产生共鸣。在名篇佳构却层出不穷,各类文体领域均有大家屹立中,若要了解一个作家的秉性,有一条捷径可走,就是读随笔。在我读过的随笔之类的书和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有:如,宋代洪迈(公元1123---1202年)所撰写的《容斋随笔》。我认为,这部著作是我国笔记小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此书的作者勤于治学,思路开阔,志趣广泛,著述甚丰。《容斋随笔》是其中之一,该书50余万言,撰写该书持续了四十余年。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辑录、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和对历史资料的补遗。由于它以笔记的形式,广采博辑,立论新颖,构思精密,议论精当,简明扼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有益于启迪人们的智慧,开拓人们的视野。它资料丰富,考订确切,它一问世,在朝野上下引起强烈的反响,并得到孝宗皇帝的称赞。清代的纪昀在主编《四库全书》时,将这部著作收入四库中,称之为南宋笔记作品之冠。《容斋随笔》的出版堪称当时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帝王决策,民俗风情,国计大政,文章句逗,奇文佚事,无所不有。而且它的资料新鲜具有系统性,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甚至可以用它来弥补正史的不足。谈起治国来,《容斋随笔》中“同德之英辅”,是说要把一个国家搞好,不仅要皇帝是一个英王,更重要的是要大臣们“同德”。书中列举了伊尹、周公,刘邦、萧何,李世民、魏征、房玄龄,宋朝的赵普。阐述了他们的成败原因,证明了只有贤主、贤臣的两相结合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而在说到历史中的几位能臣如:晁错、张汤、萧望之,他们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他们没有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位置,“非谊”行事,而自身被殊。“一士重于九鼎”。书中的用人、用人才之说也有其独到的阐述。一个国家的兴旺,必须得重视人才,善用人才,信任人才“一士重于九鼎”,那是就提出了用人视其真才实学,而不必问其出身、门第、学历“无关其取士之门如何也”的理论。仅此这一点,就可谓功德无量。在读这部书时,会使人感觉似乎对现时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毛泽东主席在战争年代得到了该书,也为它的丰富内容所吸引,一直把它带在身边,在病重中直到临终前十三天,还提出要看这部书。可见该书的魅力。又如,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菜根谭”是“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民谚述义,是一部类似《论语》的书,虽然每句文字不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虽然它每则仅有数十百字,但短小精悍,以精练明隽、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促人警觉,言近皆远,趣味盎然,学好它可终身受用。所以《菜根谭》在这里恰好是《容斋随笔》的理论、思想上的概括。甚至可以称为儒家“圣经”,以儒家的中庸思想为骨干,柔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成为一种在世、出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方法体系。《菜根谭》和《容斋随笔》两部著作合集参读,真可谓是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功效,相互补益。再如,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所撰写的随笔也因透彻警辟、幽默隽永、意趣盎然和风格独具而享有了世界性的声誉。他在《谈读书》的随笔中,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辨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须认真阅读、仔细消化。再次,是说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有明智者读书,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将立身处世、做人之道与书本中传递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修饰剪裁,去留取舍,全在一心,所谓“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第四,说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不同书籍,各有专能,史使人明智,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使人善辨,所以,读书也应因人而异,正如治病理当对症下药一般。此文还提醒我们,人只能在某一有限时空之中生存,故其人其书总难免缺漏之处,后人站在前人肩上,往往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前人,但是前人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永远不可鄙薄。因此,读书时虽不可尽信书上之言,然而也不能存心诘难作者。批判的阅读精神正应落实到宽容的接受态度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最后,此文还有一可读之处,即其文风简练,措辞精到,与其思想稳健警辟的特点恰好相配。总之,《谈读书》完全属于培根自己所说的少数值得仔细品味、认真消化的作品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