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读书要与治学结合起来

 雪峰读书 2013-06-21

22、读书要与治学结合起来

读书是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学的前提条件。治学是教师穷其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手不释卷地读书也是终身的要做到的要求。我国有个非常好的教育传统,就是把学习、思考、实践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意思是说,老师教书贵在考究其技巧和方法,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且莫全盘托出地进行机械化演讲。这样不但起不到引导学生自学的作用,亦难以启发学生的灵敏思维,造就其成材,反而因此会导致学与思的脱节。孔子强调教学生非到他苦思冥想而难以领会其意的时候,决不去轻易地开导他;非到他想说而又难以明确表达其意的时候,决不去轻易地启发他;对于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学生,只举一隅启发他,而不以三隅反复地去教导他。孔子的良苦用心,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学思相成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地领悟其意,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书本知识,经过不断的重思熟虑,能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南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他是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直接教导学生,还整理编著教材,一生没有放弃过教育活动。他非常注重读书治学的方法。他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说明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教有教法,学有学法。离开了具体的方法,教师则无以教,学生则无以学。他的学生把他的读书方法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熟读精思,指读书要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虚心涵泳,指读书要仔细认真,反复研磨,反复体会;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重视书外的功夫;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居敬持志,指读书要有专静纯一的心境和坚定久远的志向。朱子读书法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是足资借鉴的。我国古代书院就是这样做的,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湖南岳麓书院就有四句名言: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这就是说,学识要渊深博大,思考要明晰深刻,实践要全心全意,三者结合才能造就人才。江西白鹿洞书院引用了《中庸》的话,也是讲将三者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理解,看懂或者读懂一本书并不重要,关键是否在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联想。能够复述其内容不是读书的目的,通过读这本书而能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联想,这才是读书的真本领。要想做到点,批判地对待学问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不是为了学问而搞学问,而是为了创新而搞学问。要想有所创新,就不能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就需要树立自己的见解。要想树立自己的见解,就必须批判地去看待以往的学问。没有批判的精神和眼光,就难以发现问题,这样也就无所谓学术了。面对现今一场席卷全球的学习革命,我们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不能步入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老路,而要在乐于读书、勤于读书的基础上善于读书与治学结合起来,处理好善入善出的关系。读书的目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读书明理当是共同的追求。为免于沦为书蠹,为免于被导入歧途,读书当力求做到善入善出。清代学者龚自珍针对史料与史论的关系,提出了善入善出的见解。所谓善入,是对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以及国家法令、礼制、兵、政、狱、文化等方面要熟悉,善出是对所掌握的各方面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真伪,并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成为既透彻又而有新意的至情高论。实际上,善入善出既是对治学者的基本要求,又何尝不能成为读者读书的一般原则?我读马列主义著作,就使之成为自己思维上的一种要素,成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而不是客观的附属物,已不是单纯摆在书架上的,而是同自己的思想观念、认识结构、乃至感情联系在一起的,就能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中比较真正应用它。预先制定读书计划、明确阅读目的、重点、读法与时间安排当是善出的前提。区别精读泛读是科学的,有人说书不该分为有用无用,这当然也有道理。但对特定背景下的特定读者而言,区分轻重缓急又焉能非议?事实上读有用之书与读无用之书的效果确实大不一样。书之有用与无用也是相对的,有时在一段时期内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书,但时过境迁后则可能价值全无,有时我们又觉得有的书初读无味,可反复阅读后却觉得大有深意,以后每次再读都能产生新认识。现在全球都在谈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被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中的知识绝不是指传统的人文知识,而是指高新科技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于是有些搞人文科学的人也大谈人文精神失落。我认为,凡知识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如哲学,宗教、文学、历史等等大多是关于好坏、对错、美丑的知识,在和平建设时代,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弱势知识,少有实用价值。另一类是关于功用的知识,即科学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是今天的有效知识。其实,失落的是一种无效知识。那些满肚子弱势知识的人总觉得怀才不遇,进而抱怨社会不公,浑不知自己早被知识弱化,可能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已经有很多是落后的、腐朽的知识。当然不少人掌握了当代科技,却学非所用,强势知识变成了弱势知识。这就要适时调整读书计划,以取得良好读书效果的可行途径。因此,我认为,能够善出应该成为读书人的至上追求。我在这方面做到如下几个结合:

一是把读书同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书要联系思想实际,在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下功夫,掌握了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增强了分辨理论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提高了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信仰、志向,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用理论、用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把读书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而且是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人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道,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含义。古代书院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把做人与治学结合起来,使德行与学问融为一体,做到德行与学问并重,做人与治学结合。正如朱熹所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他认为教人为学与自己讲学问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得杂博的知识,做些华丽的文章,用以沽名钓誉,争权夺利,而是为了懂得做人的道理,修己治人。陆九渊在书院讲学时,对弟子讲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这就是说,不学做人,不得谓之学问,教学就是让学生懂得学为人的道理。他认为,当时教育的缺陷就是只教学生在文词章句上下功夫,而不是教学生做人,许多人做学问,也不知道要先懂得学会做人的道理。他说:须思量天之所以与我者是甚底?为复是要做人否?理会得这个明白,而后方可谓之学问。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在漳南书院讲学授徒时,主张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经韬伟略或有专业特长的贤能君相和百职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有完善的道德人格,而且有真才实学和专业特长。可见,书院的大师们都把学生的德行与做人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当然,他们所培养的人才都不会超越那个时代,其最终目的仍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社会制度服务。今天,我们党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现代的特征。我们培养的对象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能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能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怕困难、不畏挫折,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但是,如果我们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师的师德不端正,只强调应该如何学治学、怎样做学问,而忽视了师德师风建设,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没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道,就搞不了党校教学工作,也当不了党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以,我认为,在当前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下,要做一名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党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就要加强师德建设,提倡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经得起各种诱惑,甘于寂寞、严谨治学、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珍爱生活、自强不息,为克服困难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树立踏实勤奋的学者、率先垂范的师者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素质的党政干部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

二是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也概括了每个人获得真知的途径,强调了读书学习和亲身实践的关系。历史上的无数名人都非常重视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焊接。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创立了儒家学说。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既是哲学家,也是掌玺大臣,大法官,著有《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和《新工具》。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了理论物理的发展。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诗人和书法家,将古今中外的文化融会贯通,运用到革命实践中,缔造了新中国。他们都把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实现了真正的焊接,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是提高自己的途径。古人云:知识在书本之内,而运用知识的智慧都在书本之外,也是提倡书本与实践结合。天资之改善须靠读书,而学识之完美须靠实践;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则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讲究实际者鄙薄读书,头脑简单者仰慕读书,惟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人其用法,而是因为其用法乃一种在书之外并高于书本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方可得之;只有通过不断的身体力行,真知才属于我们。更值得我们读书人玩味的是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出的泛读书论,把读书的精神认识,扩大至一种更宏远、博大的范围。也即所读之书,不仅包括书本,更包括无字之书——“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这种无字之书,照今天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阅读社会、人生、自然的这部大书——“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龙悔庵在评论张潮的这种读书精神时说,山耶、水耶、书耶,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一者也。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读过许多书以后,最难做到的恐怕是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了。从无字句处读书,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有字有句的好书都没有多少人读了,从无字句处读书的人又会有多少呢?为此,怎能不使人们想起伟人周恩来给我们留下的许多教诲。一个读书人,读书臻于如此的浑然融通的精神境界,可算是其终生追求的精神目标了!这种读书精神,让我神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博学的必要途径。鲁迅认为:专读书也有弊病,正确的读书方法是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的观点,其实就是读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验证理论、充实理论。日本著名作家黑彻柳子在她的著名作品《窗边的小豆豆》一本书描绘了一所学校——巴学园,其中有一段文字写到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的时候,把一天里要学习的问题点全部写在黑板上,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了的话,那么下午一般就会去散步。他们迎着明媚的春光在田野里散步,对于孩子们来说,散步的时间是自由的,是可以尽情玩耍的,但实际上,散步时间是可以学习理解生物等知识的宝贵时间,他们看到了金黄的油菜花,清楚地懂得雌蕊和雄蕊,看到了蝴蝶的忙忙碌碌,明白了蝴蝶也在帮助花儿开放。这些知识坐在教室里学是没有这么深切的体会的。所以,我们呼唤让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因此,读好社会实践这无字之书,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带着实际问题去学,结合实际情况学习,才能把书读宽,使自己也会慢慢地变得博学。如果我们仅仅按照书本上的东西,不考虑现实情况,可能读书的人会走更多的弯路,这个我们的历史早已证明给我们了。同万物皆是佛、万物皆有道一样,万物皆可读,万物皆是书,柴米油盐是书,芒种霜降是书,风花雪月是书,荣辱兴衰是书,我们生存的社会生活的时代更是一本厚重的大百科全书,都等待着我们去破译,都等待着我们去阅读。所以,读书既要能钻进书本,汲取先哲们的思想精髓,又要能走出来,理论联系实际,开拓新的境界。《红楼梦》中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楹联,这一对联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当代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但所有这些如果失去了实践的支撑,只能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凡在各种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人才,都是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是人才成长的一条规律。读书人要充分激发自身蕴藏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锐气,立足岗位、大胆创新,在各条战线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善于学习,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为创新集聚能量、打下坚实基础;要善于思考,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紧紧围绕当代发展的需要,研究新问题、取得新突破;要善于创造,敢于尝试、愿意挑战、不怕失败,以更大的冲劲、闯劲和韧劲,争做创新的排头兵。还要通过实践砥砺品格,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和成熟起来。要通过实践了解民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经受摔打,磨练意志。要通过实践增长才干,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我体会到,读书经不是埋头书斋,而是春天踏青看花,秋天的萧瑟时节则饮一杯庄子的秋水,让人有宽松的心灵状态,获得感受世界的权利。无尽绵延的文思,大约就是随着对世界敏锐的察觉力,而源源不断化成文人笔下绵密精细的文字。这是读书人最好的境况。今天,读书联系什么样的实际呢?我想到明代的东林书院有这样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进步的东林党人把读书和当时的家事、国事、天下事联系起来,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风。所以,我认为,今天读书也应该把读书与人类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四个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如果能做到这样,我们的读书生活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读书要同自己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由于领域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不同,因此联系实际形式也会不同。不管那样的实际,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理论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发展的主要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邓小平同志讲,什么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就是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群众掌握理论,真正使理论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这是理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所以,我主张要有目的地读书,把学习理论与学习工作中的业务新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比如,农民科学种田,需要多读点农业技术方面的书;工厂企业要改善经营管理,厂长、经理需要多看点现代管理的书;……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把学习理论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行能言,国之宝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时间宝贵,注重效益。因此,对现代人来说,学以致用就要处理好信息投入和效益产出之间的关系。一要学会鉴别哪些是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哪些是无价值的信息垃圾。注重获取信息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要有为而学,不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珍分惜秒,提高时间使用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和掌握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尽快地将信息资,转化为信息生产力。二要充分发挥所掌握的信息的使用价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和利用信息资源获取产出成果。读书是获取信息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启发思维,增加智力的有效措施,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在读书的同时,也要象社会经济活动一样,要计算成本和效益,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投入是分母,效益产出是分子,只有效益产出的分子越大,信息的价值才越大。获取信息的目的不是为了 猎奇储存,而是为了利用和产出。因此处理好信息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把读书与创新结合起来。我认为,读书再多再广,毕竟与治学还不是一回事。要把读书与治学结合起来,还必须学会如何把读书与创新结合起来。读书只是个基础,搞学问则需要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去研究问题,从已知中发现未知,并加以解决。这里,能否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是很关键的,因为问题的深浅与价值直接决定着研究选题的意义。然而这与读书也有很大关系。人们常常议论道,现在许多杂志上的文章都有不少雷同的感觉,甚至重复性很大,突破大的不多,小修小补的不少,给人一种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印象。我想,这与阅读面过狭,以及习惯于只读本专业的书籍或许有关,以至于常常出现选题撞车;缺乏新意的状况。为此我常引以为戒。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看懂或者读懂一本书并不重要,关键是否在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的联想。能够复述其内容不是读书的目的,通过读这本书而能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联想,这才是读书的真本领。要想做到点,批判地对待学问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也不是为了学问而搞学问,而是为了创新而搞学问。要想有所创新,就不能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就需要树立自己的见解。要想树立自己的见解,就必须批判地去看待以往的学问。没有批判的精神和眼光,就难以发现问题,这样也就无所谓学术了。不过,正如前面所说,能否发现新的问题固然重要,但问题的深浅与价值的大小则与研究选题的意义大小直接关联。所以,不是每个问题都有深入研究必要,还必须作必要的选择。我平时比较注意将读书及研究中的各种问题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时间久了,自然问题成堆,我就不时地把它们归类整理,并从当前的研究动态中判断,哪些问题已得以解决,哪些问题仍未涉及,哪些问题是重要的,哪些问题是次要的,等等。在不断地梳理过程中,不断地提高问题的质量,然后选择那些较为重要及意义要较大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种办法看上去笨,但很管用,往往能收到较好效果。虽然我认为批判的精神很重要,但我却不大愿意写那些驳论性质的争鸣文章。有一阵,曾有人把向大学者挑战视为时髦,或者反过来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引起争鸣以抬高身价。我以为这些都是不足取的。别人写的文章自有他自已的道理,与其耗尽心力去驳斥,还不如正面阐述你的观点为好。因为你的观点不见得都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又何必要强求他人呢。我以为,讨论或争鸣的最好办法是各抒己见而不苛求他人。批评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推进学术发展。然而要拿出自已的独到见解也不是一种容易的事,但我把这视为至为宝贵的东西。只要我在读书和科研发现某个课题很有价值,只要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学术的发展,我就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广泛收集材料,反复分析研究,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同行好友集体撰写。结果总会在学界前辈及同仁的支持帮助下完成课题研究。从中使我领悟到,其一,多读书多少卡片。这里的多读实际上是指反复读。我自感光读一遍就做卡片,往往用时会出毛病,理解会不够确切,所以我宁可用时再读,以便准确把握。而且每读一次都会产生些新的想法,当吃透了的时候,自然卡片也无须多做了。其二,多作随感少照录。除非是发现新的材料,否则就尽量少作原文抄录。一则抄录过多太费时间,二则原文抄录,用时还需重新理解,不如当时有感而发,立即作些随感,这样日积月累,写作时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其三,主题索引备查阅。看到某些材料既感有用,但一时还用不上,作为以上办法的补充,我常备一本子,简单记几句大致在何书何文中谈到过点什么,以备以后用时方便查阅。我发现,这个方法对于增强记忆也极有用,现在每当我思考一个新的课题时,脑子里常常会想到有哪些书、文可资参考,这都得归功于这种做法。这样一来,养成了我读书比较快、写文章也比较快的习惯。在这快的里面实际已包含慢的功夫。我写东西非到反复阅读了大量资料和反复推敲腹稿后,才敢动笔。而且由于须一遍得成,所以每一落笔总是考虑再三,才敢下笔。其四,集体攻关。学术的发展光靠个人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集体的合作协调、齐心努力,才能使个人的见解更富光彩、更具生命力而属于学术本身,从而摆脱自我奋斗的狭小圈子。所以,我在1985年到1995年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期间,承担的八个科研课题和编写的十多本教科书,大都是全省党建学科的同行集体研编而成的。至今有不少合作者还怀念和陶醉在那些年集体攻关、合作编书而带来的评上高级职称和聘为高级职位的喜悦,多次来信或传话向我表示感激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