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语文“文化经典阅读”单元训练

 点雪 2013-06-22
高三语文“文化经典著作阅读”单元训练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注释】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②徼:抄袭。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1)孟子以牧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孟子向王“诵”了什么?目的何在?(3分)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注释】 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是“富民”思想。

B. 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 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 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对以上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孝顺父母就是要尽量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有错,也只能稍微规劝,即使规劝无效,仍应该和颜悦色恭顺他们,不能把怒气挂在脸上。

B.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礼。

C.作为子女,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担忧,这也是孝顺。

D.不能以为孝顺父母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够了,还应该有恭敬的态度,否则,就跟养牲畜没什么区别了。

2)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释】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各项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映了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体现了这一思想。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2)孔子还说“恕者,仁之方也”,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足三百字的文章,不但表达出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而且可使人见到冉有文过饰非、最后理屈词穷的窘态和孔子洞察事物的深邃、义正词严的态度。

B.孔子教育弟子是以政治上有所作为为目标的,主张“持危扶颠”。冉有帮助季氏专权,不帮助季氏走正道,违背其主张,所以孔子说“‘求!’‘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

C.《论语》在记言之中,能见出各人的不同性格,本文中“冉有”的性格就极其鲜明。司马迁写《仲尼弟子列传》主要取材于《论语》。这一点表明《论语》在散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D.子路、冉有皆侍季氏,在“季氏将伐颛臾”的问题上,孔子责备二人,轻重分量明显不同:二人均有不可逃脱的责任,但子路的责任更大,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可看出来。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联系语境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主要阐述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

B.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责备宰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孔子认为宰予就是一块朽木。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已经没有必要再污损了,干脆听之任之,无须指责。

D.曾子与宰予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更欣赏曾子那样的人。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的?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认为古代求学之人多为己求学,而当今之人则多为他人而学,由此可见今人胜过古人。

B.孟子认为古代君子和现在君子对待过错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毫不掩饰,而后者则极力为自己狡辩。

C.孟子认为,今之君子能顺应过错,并从中找到机会,谋求发展,比古人更胜一筹。

D.孔子与孟子对待古人今人的看法基本上都是非古是今。

2)古之君子,其过如日月之食,可为何“及其更也,民皆仰之”?请作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注: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亢认为伯鱼应该从孔子那些学到了很高深奇异的学问,但伯鱼并不这么认为。

B.孔子要求伯鱼学《诗》,而伯鱼听从了父亲的劝告。

C.咸丘蒙觉得《诗》中所说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D.孟子认为咸丘蒙拘泥于文字而曲解了《诗》的意思。

2)对于学《诗》,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10、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④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⑤;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子年长。②湍(tuān)水:急流的水。③信:诚,真。④就:趋向。⑤颡(sāng):额头。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告子以流水作比,哪边有缺口就往哪边流,说明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

B.孟子也以流水作比,流水虽不分东西,但可分上下,说明人性是有善与不善之分的。

C.孟子认为,水可飞溅可倒流,但那是形势导致,而不是水的本性使然。

D.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会变得不善,是形势导致的,而不是人的本性决定的。

2)、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人性问题提出什么观点?对此,你有何理解?

1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②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信:同“伸”。②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段讲述了一个无名指不能伸直的人不远万里,到秦、楚求医的故事,批评他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B.这人之所以愿远赴秦、楚就医,是因为他觉得患疾的无名指异常疼痛,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C.指不若人,四处求医;心不若人,却不知厌恶。孟子借助这样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人生要懂得有所舍弃。

D.这人觉得弯而不直的无名指显露于外,无法藏匿,明显地表露出自己的缺点,故而觉得羞耻。

2、试分析文中所述之人舍本逐末的原因?

12、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⑤;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⑥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那种叱咤风云、声震宇内的如公孙衍、张仪一样的英雄人物。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所为不过是“妾妇之道”,只知道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而不应该只知道顺从君命。可见孟子反对臣子对君王的顺从。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概括了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所为,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异曲同工。

2、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3、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②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③者,④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⑤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⑥。’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注解】①尔也:如此罢了。②圹:同“旷”,旷野。③爵:同“雀”。④鹯(zhan):一种像鹞鹰的猛禽。⑤艾:即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⑥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不想要的却强加在百姓身上,百姓想要的却从不满足,这样必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天下。

B.要得天下,必得其民;要得其民,必得其心;要得其心,就一定要顾及百姓的需求。

C.不施仁政,便如同驱赶百姓;实施仁政,百姓便蜂拥而至。这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没有仁德的君王,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

D.引用《诗》,是为了说明平常立志行仁的重要性。

2、上文采用了譬喻说理的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请举一例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B(见译文)

(2)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了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居下位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说:“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我厌恶剽窃却把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不谦逊却把它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把它当作直率的人。”

【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2、(1D

2)内容:孔距心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凶年饥岁,老百姓无法生存,却没有予以救济,以牧羊作比,孔距心及时醒悟。

目的:让齐王明白无论是官员还是国君,都要有责任心,不要对百姓的生死不负责任、无动于衷。仁政爱民,是上至帝王,下至长官都应自觉履行的基本德行。

【译文】:孟子到了平陆,对那里的长官(孔距心)说:“如果你的卫士一天三次擅离职守,开除不开除他呢?”
   
孔距心说:“不必等三次。”
  
(孟子说:)“那么您失职的地方也够多的了。荒年饥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抛尸露骨在山沟的,年轻力壮逃荒到四方的,将近一千人了。”
   
孔距心说:“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解决的。”
   
孟子说:“假如现在有个人,接受了别人的牛羊而替他放牧,那么必定要为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如果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那个人呢,还是就站在哪儿眼看着牛羊饿死呢?”
   
孔距心说:“这是我的罪过。”
   
往后的某一天,孟子朝见齐王说:“大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五个,能认识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孟子)给齐王复述了一遍他与孔距心的谈话。
   
齐王说:“这是我的罪过啊。”

3、(1C。本文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2)本章所反映的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有若认为,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4、(1A(这里的“无违”指的是不违背礼)

2)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样的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难就难在能够做得心甘情愿,和颜悦色,并且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评析】:有一天孟懿子来拜访孔子,请教孝行的意义。孟懿子的父亲孟厘子,是一个杰出的人物,在他临终前,他曾把孟懿子叫到枕边,盛赞当时还很年轻的孔子的学识和品德,嘱咐孟懿子在他死后,一定要追随孔子成就学业。孟懿子听从父亲的遗训,和弟弟南宫敬叔一起受业于孔子。然而孟懿子的求学态度并不认真,常常不能领会孔子的教导。现在,他之所以前来请教孝的问题,是因为孟懿子认为,祭祀父亲,与其说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怀念,还不如借此铺张祭祀,以炫耀其显赫的权势。

    孔子对孟孙氏最近将在家庙举行祭祀的事早有耳闻,孟懿子在这种时候前来问孝,孔子自然清楚其用意何在。因而孔子简单地问答:“无违。”

    听了孔子的回答,孟懿子不再问什么便告辞了。孟懿子离开之后,孔子的心一直感到不安,他不知道孟懿子是否真的理解自己的话。

    “如果孟孙氏祭祀家庙,有了僭越礼教之事,那么,这不但是孟孙氏一家的问题,而且更是鲁国的重大问题,足以紊乱天下之道义。而且,万一他向别人言称,关于祭祀是请教过我之后才举行的话,那么我素来的礼教主张,将会被破坏无遗。我只有向大家表明观点,使他们都了解我的意思才行。但是在孟懿子提到这件事之前,我先言及孟孙氏即将举行的祭典,将是非礼的事。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孔子日夜为这件事而忧虑,反复思考不能找到良策,只好静静等候机会。

    有一天,樊迟陪伴孔子驾车出游。樊迟是孔子的年轻弟子之一,由于他精通武艺,颇得孟孙氏的宠爱,经常出入孟懿子家。孔子想:也许他可以把我的意思明白地传达给孟懿子。
   
“前几天,久不见面的孟懿子突然来访,向我征询孝的问题。”孔子对正在驾车的樊迟说。

    “是——”樊迟心思正放在驾车上,简单地应了一声。
“我只答他:‘无违’哩。”

    “是——”樊迟对孔子说的话,根本摸不着头脑。如果“无违”解释为不违背父母的话,孟懿子已经没有父母了,岂不矛盾。这样想着,他双手握着马缰,头不断地摇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孔子等着他的回答。可是樊迟仅仅又一次说“是——”罢了。

回忆孔子关于孝道的教诲。记得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曾经向孔子请教“孝”,孔子的回答是:“父母最担心的是儿女的病。”(父母惟其疾之忧)

    孔子的话说得简单而平凡,对于多病的孟武伯来说很容易理解.

    其次是对于子游的回答。

    “现在的人,总以为能够奉养父母就算尽孝。其实,孝行最要紧的是恭敬。如果养而不敬,和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道理也不难理解,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子游有失礼貌。

    还有一次,孔子回答子夏说:“最难做到的是和悦地对待父母,替父母分担辛劳;有好的酒菜先敬父母吃,单单做到这些还不能说已经尽了孝道。”(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和对子游说的话差不了多少。对脾气不太好的子夏而言,孔子的话也是很恰当的。
   
樊迟想到这里,又回头寻求对“无违”的解释。但是,他仍想不出确切的意思。于是,他不得不再次求助于记忆,对“孝”的解释,孔子还说过下面一些话:“父母还活着的时候,不该到太远的地方去。如果不得不远行,应该先说明所去的地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第一、可以此庆祝父母的长寿而喜悦;第二、可以此提醒自己勤加奉养父母。”(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亲在世,看儿子的志向便可以了解他;父亲死了之后,看儿子的品行便可以了解他。父亲去世三年后,也不改变先父的遗道,一心一意服丧的儿子,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子啊!”(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闵子骞是一个多么孝顺的人啊!父母兄弟全都称赞他的孝行,并没有一个非议他的。”

5、(1A(“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2)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6、(1D(在“季氏将伐颛臾”的问题上,孔子责备二人,轻重分量明显不同:二人均有不可逃脱的责任,但冉有的责任更大。文章开篇是“冉有、子路见于孔子”,中间说话只有“冉有”,这最后的批评是针对二人的,而子路比冉有大,所以孔子说“今由与求也相夫子”,把子路提在前面。)

2)运用类比的手法。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就如同看守虎兕龟玉的人,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7、⑴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而不是没有必要再污损)

2)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孔子说:“先前我对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从宰予的表现改变了先前对人的态度。

8、(1B(孔子认为今之学者只是为了他人的赞美而求学;孟子认为,今之君子将错就错,不知悔改;孔孟二人对待古人今人的看法基本上是是古非今。)

2)古之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百姓都可见到,他们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因此,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百姓依然敬仰他们。

【译文】: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孟子)说:“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失却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他们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老百姓都看得到;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老百姓依然敬仰他们。现在的君子,哪里只是将错就错,甚至于为了掩盖过失寻找种种借口。”

9、(1A(并非高深奇异的学问,而是不一样的学问)

2)孔子认为行事说话要以《诗》中的内容为依据,要以《诗》中的内容来规范自己,提升自己。孟子认为读《诗》不能望文生义,机械理解,需要自己去领悟。

【译文】: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当作臣,我已领教了您的解释了。《诗经》上说:‘普天之下,没有哪里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经做了天子了,瞽瞍却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 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是说作这首诗的人)公事劳碌以致于不能奉养父母。(意思是)说,‘这些没有一件不是公事,却只有我最劳碌’。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能因为字面的解释而损害词句的意思,不能因为词句的解释而损害全诗的意思;要用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把握住诗意。

陈亢问伯鱼:“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我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跑过时,父亲说:‘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 ‘不学《诗经》就不会讲话啊!’我便退下来学《诗经》。”

10、(1B(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并无善与不善之分)

2)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也就是“性善论”的观点。(个人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

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①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②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11、(1D(并非舍近求远;患疾的无名指并不疼痛也不害事;并非说明“人生要懂得舍弃”。)

2)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自欺欺人。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个人,他的无名指弯曲了而不能伸直,当然不痛苦,也不妨碍做事。如果有人能够使它伸直,就是去秦国、楚国(求医)都不嫌远,因为自己无名指不及别人。无名指不及别人,就知道厌恶;良心不及别人,竟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懂得轻重。” 

答:忧指忘心,说明了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12、(1C(孟子并不反对臣子对君王的顺从,只是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所以,孟子反对的是对君王的绝对顺从。)

2)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的主张,来讽刺公孙衍、张仪只不过是曲意逢迎之辈;此外,君臣之道却也如 “妾妇之道”,但是臣子对君王也不应该是绝对的顺从。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3、(1C(这对比是为了说明实施仁政的重要性,而不是仁德的君王的重要性。)

如: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百姓对于仁德的向往。

如: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暴政只能驱逐百姓,只能让暴君失去民心,从而突出了实施仁政的重要意义。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办法: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获得天下;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有办法:获得民心,便可以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获得民心也有办法:他们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他们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们身上。如此罢了。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残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纣王。当今之世,如果有哪位诸侯喜好仁德,那么,其他诸侯都会替他把老百姓赶来。就是他不想统一天下,也会身不由己了。现在那些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就像害了七年的病需要用三年以上的陈艾来治疗一样,如果平常不栽培积蓄,终身都得不到。同样的道理,如果平常不立志行仁,终身都会忧患受辱,一直到陷入死亡的深渊。《诗经》说:‘那如何做得好,不过是相率落水罢了。’正是说的这个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