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闸是水乡,以稻米为主,但也有麦子,每年夏天最难熬的不是热,而是要吃几个月的小麦面和玉米面。过年了,家家户户却要蒸馒头、包子和米糕。 在腊月二十几时,各家就要做准备了。先去河头子机麦子,一般弄个二三十斤,白布口袋驼来家,倒进大笆斗,煞白可爱,调皮的孩子会抓上一把,在哥哥弟弟妹妹脸上抹下,抹个大花脸,嘻笑着跑开。 除了面,还要准备菜和肉、豆腐、粉丝,青菜要现从地里起的,一小堆,一筐筐地抬到河边洗。冬天的河水冰凉刺骨,家庭主妇们一个多小时伏在河面上,两手在水里,冻得通红。洗好后,先放外面离水,再放盆里切碎。还有的人家,还买来豆腐,和青菜一起包进包子中。肉一般是咸肉,一般人家进腊月时,都会杀头猪,杀猪也是队里大事,孩子们跑前跑后,猪拼命抗议嚎叫,邻居也会过来围观,也有的帮助按住猪腿,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队里规矩,不管哪家杀猪,队里家家户户都得送碗下水汤,肚肺和血子。猪头和余下来的猪肉,则腌制起来,挂门口,白天晒晚上收回去,如果忘记了,一般也没人偷,但夜里的霜冻会让咸肉潮。年三十时,家家户户都会煮猪头,煮得烂熟,孩子多的人家,孩子早就被香味馋得口水流了一地,此时家里人就会先撕块肉让孩子一边去吃,因为过会祭拜祖宗,一上桌就不能动了。除了猪头,还有咸肉,咸肉要斩成肉丁。 馅料全拌好,面和好,就开始包包子。包包子没什么复杂的,一家人除太小的孩子全上场,通常是女主人主包,男主人打下手。先包肉馅的,再包杂色的,就是豆腐、粉丝和青菜的,最后包纯菜包子。 家里平常很少用的里面大锅早洗干净,蒸笼也拿了出来,锅里放大半锅水,先烧开水,水烧开后,把肉包子按横竖成行摆好,盖上,开烧。 我在家里一般是充当火头将军,烧水的干活。一方面我手拙,一方面我喜欢烧火,除暖和外,还可以就着火光看看书,除了一般的教材书和当时的小说外,像《秋海棠》和《红楼梦》《水浒》等,都是我在灶火边看完的。 蒸包子烧火没什么技巧,不像烧锅面饼,就是现在风靡江南的所谓小鱼锅贴,那对火候要求很高,而蒸包子,只要把火烧旺,越旺越好。一般一笼包子估计要四十分钟,好了后,还要等下才能揭锅。厨房里早已不见人影,和现在的雾霾差不多,女主人过来,先看下,是否熟了,然后随手拿几个,递给站在边上的几个小孩子,再一一拾出来,放上第二笼。如此这般,要忙到上半夜结束。 我是近灶台,总能先吃到包子,热呼呼的,在手上不停倒腾,待差不多了,一口咬下,那味道鲜美,至今仍能想出当年的味道。讲老实话,后来我吃南京的名点和扬州的富春包子,没感到比当时我们家的咸肉包、青菜包、青菜豆腐包和青菜粉丝包子好吃。 全部蒸好后,春节间,包子和糕点及馒头就可当主食了。有吃不掉的,害怕馊掉,就把馒头切成片,放在外面晒干,有要饭的过来,给一些馒头干。 过年总有一些过来要饭的,叫跑高干,就是要馒头干的,他要回家后,累积起来,度春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