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舌尖上的上海味(Mi)道(Dao)...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8-25

上海街头的回忆 

上海从民初开埠以来

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首都

这里的名流富贾云集

逐渐成为中国的美食天堂

趋之若鹜的食客们在上海

不仅品尝洋洋大观的中西大餐

还能品尝到繁华似锦的本帮小吃

充分体验对美食的所有纯享

菜饭:老上海人最惦记的一碗饭

菜饭用上海话来说是“咸酸饭”,是老上海人最惦记的一碗饭。

传统的上海菜饭有加咸肉(或猪油)和纯素版的两种。饭菜一锅出的同时,简单省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那种饱含汁液、层次丰富的口感是白米饭配菜所难以企及的。

上海菜饭源于江苏常州,以前常州有不少人来上海打工谋生,常以饭菜充饥。旁边的工人跟着吃菜饭,不久后菜饭竟变成了劳工阶级的恩物。原来常州人把白饭煮熟之后,只加些剁碎的青菜,拌上猪油,就可以供食了。

精明的上海人却在菜饭中添加些咸肉丁,使其荤素相济,吃的更香更好。如今菜饭变成了上海饭馆儿的必备饭食,花样也越来越多。有些饭馆甚至吸收广东煲饭的特色,将菜饭以陶钵盛奉,并在饭里加些锅巴,使其更有嚼劲。

当食客们揭开钵盖,锅巴的焦香混合着咸肉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你胃口大开。鲜红的咸肉丁、碧绿的青菜和雪白的米饭相映成趣,清新不失咸鲜,可圈可点。粒粒清爽的米饭,浸透了青菜的香味,间或再来一片广式香肠,晶莹油润,正好弥补了青菜的寡淡,带着嚼劲儿的口感,一勺接一勺让人放不下。最平常的材料,靠着独有的精细心思,成就了心满意足的食客,也许这就是上海小吃的精髓。

阳春面:透着一份自赏的孤芳

阳春面又称光面、清汤面或清汤光面,就像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四大金刚”一样,乃是深深与上海人的生活维系在一起的。

虽然是面中最便宜的东西,可依然保持着苏沪菜点的风格,不即不离、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在这里显现出来。每次来上海,总爱在路边的小店寻碗阳春面,方才有了到沪上的感觉。在繁华的大都市,阳春面透着一份矜持的怀旧,透着一份自赏的孤芳。

据说阳春面最早的确是清水的,后来经过老半斋等名店的改进,使用了鸡和鱼混炖的高汤,才使得阳春面声名大噪,一跃而成为上海名吃了。

高汤分荤素两种,一般家庭常用鸡壳、猪骨炖制荤高汤,用黄豆芽、香菇根或蘑菇炖制素高汤。炖高汤要用冷水,小火,保持汤水不沸,一直焐到骨酥肉烂方才可以。

猪油是阳春面的点睛之笔,一碗面的滑润,那种似有还无、似无却有的境界,靠的就是那一勺猪油的香气。

葱也有讲究,一定得是上海的小香葱(俗称白米葱),腰身细细的,却也饱满,而且特别的绿。去掉葱白,只取全绿的葱杆,切成两三毫米长的葱末。水烧开后放入面条,再沸时把面撩起,用漏勺托着放在流动的水下冲洗至面条冷透,然后放到沸腾的高汤锅里。等汤再滚时,用筷子撩起面条,舀入高汤,撒上葱花,便大功告成。

此外,开葱拌面、开葱煨面,润滑爽口,葱香浓郁,也是深受上海人喜爱的家常小吃。

素菜包:鲜香扑鼻的味道

城隍庙里,各色饭店、面馆比比皆是。

“春风松月楼”创建于清宣统二年,老板姓徐,少时曾在素菜馆当学徒,由此对素菜馆的生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自己开店当了老板后,注重原材料的质量,从进货、到砧墩、到灶头、到堂口,每个环节亲自把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该店制作的素菜包,在品种繁多的早餐桌上一枝独秀,备受青睐。

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皮白松软,馅心则绿中生翠,赏心悦目。 

上海人称包子叫馒头,素菜包就是菜馒头。其做法是:面粉中加入撕碎的老酵母,再加入清水600克左右拌匀,然后用干布盖在上面保温,使面团静置发酵后,将面团揉透。

青菜入沸水焯后,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切碎挤干水分。冬菇用适量温水泡发,剪去梗。油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均切成小丁,与青菜末一起放入白糖、芝麻油、花生油、精盐拌匀成菜馅。酵面搓成长条,摘成50只剂子,擀成圆形面皮,包入菜馅,沿边捏褶20条左右,成生素菜包。

入笼蒸10分钟,用手触包子底部,如有弹性即熟。出笼的包子,味道是鲜香扑鼻,咬在嘴里烫呼呼的,最爽。

南翔小笼包:小镇书写的传奇

走在上海街头,不时瞥见南翔小笼包的招牌。

点上一笼揭开来,热气腾腾,一个个晶莹雪白,如同玉兔一般,很是惹人喜爱。戳破面皮,滑溜溜的汁水一下子流出来,透亮的汁液,粉嫩的肉馅,诱人到了极致。

南翔小笼包是嘉定区南翔镇的传统名点,久负盛名。因其形态小巧呈半透明状,以特制的小竹笼蒸熟,故称“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创始人黄明贤早年开设日华轩糕团店,经营南翔大馒头,天天挑着馒头到古猗园叫卖。因大肉馒头味道鲜、脍炙人口而出名。

同行老板闻风而动,都来古猗园叫卖大肉馒头,使黄明贤生意受到影响,不能一人获取专利。于是他对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馅内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

最叫绝的是, 馅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初夏加虾仁,秋季加蟹肉蟹黄蟹油,以取时鲜。每只馒头褶14个以上,一两面粉制作10只馒头,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

出笼时任取一只放在小碟内,戳破皮子,汁满一碟。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后来旅沪的南翔人邀请黄明贤到上海城隍庙和西藏路上开设馒头店,挂名南翔小笼。同行老板纷纷效仿,使南翔小笼在上海及全国各地都见其身影,生意红火,令任何一种包子都不能与之抗衡。

难忘上海街头繁花似锦的小吃

海派小吃底蕴深厚,网红小吃夺人眼球。据悉,单单一个上海小吃节,在豫园商城、真如·高陵集市设置主活动现场的同时,40多个品牌的4700多个网点覆盖全市,形成“2+40+4700+X”的办节规模,让市民在商区、园区、社区就能品尝到自己喜欢的味道。


从海派早餐的“四大金刚”、老字号的传统小吃,到潮流品牌首发的创新产品,还有五湖四海的风味小吃,都能在上海小吃节上找到,而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特色小吃还有各种优惠活动,打折、买送、满减……好吃就是不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