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之戲的源起漢末神醫華佗發明 「五禽之戲」。華佗所整理自古代大舞的五禽之戲,真正堪稱是現代醫療體育運動最完美、最嚴謹的自然養生絕學。 華佗根據「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思想,創造的一種體育療法。即摹仿各種禽與獸的姿勢,用以活動人體筋骨血脈,幫助消化、吸收,達到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至黃帝建國時期,導引術又加入「按摩」「行氣」「吞清」「吐濁」等功法,融合成一種動靜相兼,內外合練,一動全身動的圓融功法,即為「五禽之戲」。
![]() 「虎戲」是摹仿虎的前肢撲動,鍛鍊前肢(上肢)的運動。 「鹿戲」是摹仿鹿的伸轉頭頸,鍛鍊頭頸部的肌群、椎關節和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狀況的頭頸運動。 「熊戲」是摹仿熊的臥側身子,鍛鍊軀幹部分的側屈運動。 「猿戲」是摹仿猿的腳尖蹤跳,鍛鍊下肢的運動。 「鳥戲」是摹仿鳥的張翅飛翔,鍛鍊上肢關節和胸部肌肉,幫助呼吸的運動。 這些動作連貫起來,就可以鍛鍊全身,「動諸關節」,「除疾兼利蹄足」之目的。 五禽之戲經過一千八百多年的演變與發展,已形成許多不同的流派。現今流傳民間的一些健身或防身的氣功法或武術拳法,其姿態動作及特性內涵上去探究,大多與五禽之戲有關,它應該是現代氣功法或拳法的源頭。 五禽之戲的功能專注穩定,活化大腦功能![]() 練五禽之戲在心靜、意專、神聚的行功要求下,能排除大腦雜亂思緒的干擾, 管理與指揮全身的器官機能更協調順暢。它的功能:如抗壓力、忍受挫折能力、提高專注學習能力、記憶力、舒緩壓力、增進腦力、穩定情緒,預防老人癡呆,並改善例如憂鬱症、躁鬱症、情緒障礙等症狀。 吐故納新,促進細胞再生五禽之戲的屈伸、擴胸舒臂運轉動作,能打開閉鎖的毛細血管,增進新鮮空氣,排除濁廢氣,活化細胞再生,並修補受傷的細胞。它的功能:增加肌肉的養氣與細胞,防止或改善有關心臟、肺臟方面的疾病。 減緩老化,順暢性激素分泌五禽之戲收壓小腹、弓身上起、左右轉肩、蹲身抱膝動作,促進體內器官的生長發育,減少內分泌紊亂失調產生的疾病。它的功能:如改善陽萎早洩、陰道鬆弛,降低瘜肉、腫瘤的發生率等。 暢通經絡,強筋健骨五禽之戲的柔順圓活的軀體弧形運轉動作,能強化全身關節靈活度,暢通經絡氣血的運行,達到增強臟腑、元氣,活血化瘀,袪邪扶正,健身保康之效。它的功能:促進全身腰椎、脊椎、頸椎的肌肉與關節的鬆張,並帶動周邊韌帶、筋骨屈伸,讓身體靈敏有活力。其他的預防與改善,例如:婦女經痛、脊椎彎曲、脊椎變形、骨刺、膝關節受傷等筋骨症狀。 健胃整腸,促進消化五禽之戲金雞孵蛋單元與各種擠壓動作,有助腸胃的刺激調理,增進腸胃的吸收與排泄能力,增強脾藏功能。減少腸胃方面疾病的產生:例如便秘腹瀉、腸胃潰瘍、痔瘡、腸道腫瘤、瘜肉的發生率與調理改善。 強化免疫系統全套五禽之戲行功中,各種統整的動作,因神經系統功能提升,感官功能增強,全身器官機能系統協調運作有效能。而體內氣的推動順暢,血液的品質好,讓身體的各種組織性能量處於優質狀態。如此一來,身體的免疫系統即產生對抗病毒的侵襲,及快速消滅病毒的自我療癒機制,能有效改善一些常見的免疫系統疾病:如感冒、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炎、蛇皮皰疹等。 瘦身與美容五禽之戲全套導引術,動作優雅柔順,似舞蹈;似運動;似體操。行功中氣順精旺,完畢時汗流浹背,所消耗的熱量如跑馬拉松、一場球賽所耗。排汗有美膚、美顏之效;如火延燒的體熱,則可消解脂肪與贅肉,美容與瘦身一舉兩得。 增強體能,益壽延年練五禽之戲就像是插上電的電瓶,天天鍛鍊五禽之戲,電瓶飽滿就如同身體精氣神充滿玉壺,擁有最滿和的能量,身體自然就健康,益壽延年。 五禽之戲流傳到台灣之後,已有無數多的感動事蹟,許多的學員受惠,他們因本導引術再一次重拾生命的喜悅與快樂。其中有割除3次惡性腫瘤而求助者,有受長年膝關節所苦的中醫師,有不孕症者,有過敏性鼻炎、高血壓、心臟病、肩周病、腸胃潰瘍、脊椎側彎、中風、……等,他們努力勤練的結果,症狀均大獲改善,甚至全癒。 五禽之戲的特色與一般氣功的差異一般氣功或丹功所練之氣,多數是後天之衛氣,亦即天氣與水榖生化之「地氣」。地氣發源於上焦,循腎、心、肺、肝、膽及十四經脈之外圍皮下運行,有調節體溫,抵抗細菌侵襲身體,及吞噬白血球的自衛作用。因衛氣性屬陽而剽悍,初練時極易收效。但若持久長練,就容易導致偏勝,使體內自然生化機能受阻,而造成偏傷之疾病。 五禽之戲及太極拳所練之氣,則為先天元與後天宗氣,融合提升後之「真氣」。真氣陰陽相濟,性屬中和。內運於經絡臟腑,而達到神旺、氣順、血融、腹盈、下實等之功能,能促進生機活潑,身心健康,外疾不入,內疾不生之養生佳境。故凡曾經因練習其他氣功、或拳術,而導致偏勝受傷者,若能改練五禽之戲,或太極拳,假以時日,必能自我導正,平衡得失、改變體況,歸於健康。 氣機不絕,生機不滅人之呼吸內外兩型﹔外呼吸分胸、腹、順、逆四法;內呼吸則有踵息、胎息、住息、體息四法。人生精、氣、神合一之定胎,由此而始。只要此穴一線氣機不絕,則人之生機不滅。 五禽之戲行功的練習過程,每因人、時、地之不同,而產生先天直達之機,後天補救之道等。種種微妙的不同現象,若能細加研究,它確是道功亦是禪機;是拳藝亦是醫術;是命功亦是性功。只要勤加練習,就能夠調理身體,舒暢心神,外練肌筋骨,內練精氣神,脈順血暢,袪病延年。 打通奇經八脈,精氣神匯聚![]() 人身脊背屬「督脈」,總督一身陽脈之運作,專司身體之青春活力。胸腹之「任脈」,總管一身之陰血陰經,能參諸陽,滋諸陰,而補腎氣。「衝脈」總領諸經,連絡各脈,有衝破五臟障礙之八大陰脈:即是手、足三陰、及陰蹻、陰維共八大陰脈,而有確保健康之功。腰腹之「帶脈」,有總束任、督、衝三脈,及傳導十二經之功。 尾閭在脊柱之最下端,是人身任督二脈之第一通道。亦是內分泌、開發腦力及超能力之關鍵。意注此處,可為聚氣通關之助。收尾閭,能使腹實、而保內臟不受震動,使神留黃庭而氣不下降。如此則心不煩而清淨無為,主宰自在,調和五氣運行無阻。微提肛,可使括約肌增加收縮力,恢復先天機能。 十指連心,直達臟腑陰符經云: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心。俗云「十指連心」:拇指屬肺,食指屬大腸,中指屬心包經,無名指屬三焦經,小指屬心經。醫云:肺氣起於三焦,出三關,即口為天關、下部為地關、手中指端的中衝穴為人關。中衝為手厥陰心包經下行之終點,其神屬陽,臟腑之氣屬陰,元陰不能自主,賴元陽引導,始到丹田而養靈胎。故練功時多以中指領勁,其理在此。 按心包經,自心臟外膜下行,經上肢內側,注掌心,出中指端,合天地陰陽之氣還注小指。然後上行胸,合五臟六腑之氣循環。 五禽之戲練功行氣中,皆與人體之經絡臟腑相因應,故能收之功效,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導引長壽術。 會陰長陽,元氣歸根關元穴居肚臍下三寸處,為足三陰、任督之匯合點。以其會陰長陽,若人體呼吸繫乎此,陰陽開合存乎此。無火能令百溫,無水能使臟腑潤服食紫氣。每當日將升前,東方放出紅霞,自大氣層折入地面時,地層面亦生靈氣,上升與霞光會合,化為紫氣。 練習仙狐拜月、及鹿運脊尾兩勢時,當嚥津吞氣、直下丹田後,必須稍作停留。(此謂之住)使新吸入之宇宙元氣(紫氣),與體內原有的先天真氣相結合、而轉化為精氣後,再繼續下一個動作。此種現象、謂之水火相見,元氣歸根。 吐納呼吸,血氣通達![]() 人體中、大都有四點五公升的血液,帶著氧氣與營養流到腹部,靠腹壓送回心臟。人到中年,腹部發胖,壓力減弱血液單靠心臟之力,不能完全送回心臟。其中約有一半血液積鬱在腹部,因而發生貧血、低血壓等疾病。 所謂氣貼背,即是利用陽時陽方,身心合一,行腹式呼吸功夫,使橫隔膜收縮內臟腸胃,則關元之氣向背脊壓縮。從而增加腹壓,使全身血液暢通,機能活潑,頭腦清新,治諸百病。 意兜關元。腹呼吸時,雙手輕置小腹,拇指相接,使虎口之中心對著關元穴。息心靜氣,輕鬆自然。使穴中陰陽二氣,由靜而相鼓盪,鬆開通路,令督脈之元陽,任脈之元陰,由關元而上轉下達。 鶴善昂首曲頸長息、而全神養生,吸納天地之生氣,以固其胎、長其壽。白鶴張胸之功用,主要在關閉頸後、平肩第一脊椎上方、督脈之大椎穴(又名百勞穴),為手足陽脈、督脈之會合穴。使吸收後天氣,培養先天之真氣,暢行於頭腹之間。令頭與足交,心與腎交。可使胸腹內臟,頭部神經,四肢血氣健康活潑,而癒百病。 含津固腎 水旺體健津就是津液,俗稱唾液,是人體水分的總稱。由五臟精氣所化生,內含先天之陽,別稱玉液、神水等。當人捲舌抵上顎時,因生理機能,神經作用及心理情緒之影響,由耳下腺、舌下腺、顎下腺而產生唾液。舌嚥直灌黃庭,下丹田(聚精之所),入氣海。則有調和陰陽,滋潤五臟,補養腦部,通任督,固腎氣之功效。 修性養德,氣沛體旺先天原(元)氣,是人在母體內生長、會動,秉於天地父母之陰陽氣。此氣平時蓄於人體竣宮二尾骨孔中,在前者為元陽,後者為元陰,合稱元氣。 人生母腹中,由一股元氣團結而成。借母體之呼吸以通天氣。並無雜氣往來。當出生而離開母腹後,先天打破,後天之氣遂踵而行事。目耗於邪色,耳耗於淫聲,舌耗於美味,心耗於利欲。於是真元之氣,耗散靡遺。若再縱其貪心與邪念,混元之氣則蕩然耗盡而至么壽。故元氣流佈全身,先天而有,主人之神旺、氣暢、血融、骨強、髓滿、腹盈、下實、行走輕便、動作不疲、四肢康泰、青春不老。但是人入後天,因日用而損漸至病夭。 人之後天元損氣耗,需藉由心性與意念之修行:「人怒我我不怒人,人謗我我不謗人,人短我我不短人,人打我我不打人」,不貪不求,不起心動念,善心善念善行等之德性,如護身盔甲得保安寧。善念入腹內,臟腑爽然,心性修行為練功者之必要之健康珍寶。摒棄世事名和利,專心誠意自修行,德業時刻求精進,心身並練始有成,齊家濟世理一貫,福德隨緣自然生。 五禽之戲的導引法,有其獨特的妙用。其妙、玄之又玄,因人而異。故學習者不能預知,亦不必強與人同。只要依據自己的條件,本著信心、決心、誠心、恆心、細心的練功精神,去實踐力行,自然有所成就。貪心不去心不堅,心不堅則信心無,人無信心萬事空,朝三暮四如浮雲。堅定信心定於一,德業精專始有成。 橫看縱觀五禽之戲導引術,其養身養生之理如此紮實,其法如此自然:導身行,傳心靈。其意與佛與道相通一氣,從健身運動到修心養德,不必攀緣外求,就從自己的身體與意念的專注開始,五禽之戲導引中德性善業即練即得。 |
|
来自: LM0318 > 《130 東西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