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命,还是选择的结果?

 啸海楼 2013-06-26

宿命,还是选择的结果?

—— 再说运气

西闪 6月24日 15:41

无论私人生活还是国家历史,只要我们将其视为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连续整体,就回避不了运气这一重大因素。

运气仿佛神秘的混合,暧昧的渊薮,因而传统的态度是存而不论。一个人哪怕再倒霉,一个国家再怎么多灾多难,运气都不是详加辨析的对象。“每一个发生的事件均由一条必然的因果链所决定。”这种决定论的信念造就了我们极其矛盾的宿命心理:既承认运气诡谲多变难以捉摸,同时又坚信,它是冥冥之中难以更改的定数。

好玩的是,决定论的内在矛盾驱使着传统的态度缓慢地变迁着。直觉当然是处理运气问题的基本认知模式,其满意的结果常被称之为“侥幸”。但是,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在这个基础之上,终将产生不少决定论的变体。比如三千年前的古人,无论东西方,大多认为运气其实就是天命,或者神谕,完全没有人类置喙的余地。然而历史之书没有翻几页,刚性的决定论就发生了微妙的松动,尤其当俗世之乐越来越吸引人,而来世之说越发不可信的时候。

松动之所以发生,关键在于人们意识到,有很大一部分所谓的运气,和我们自身的选择密不可分。打个比方,一个人出门突遭大雨,与他在集市上碰见多年未见的亲人,涉及到两种区别很大的运气。他遭遇怎样的天气,除了外出这一前提,几乎和自己的选择没什么关系;可是,一场邂逅却不同,这牵涉到他们各自一连串的行为选择:是在家修葺屋顶,还是到集市买菜?是先引渠水注满稻田,还是打算返回之时再说?自家后院的一次短暂停留,分叉小径前的灵机一动等等。众多细小的选择,串接起来,才可能成就幸运的那一刻。

于是大家发现,哦,原来自己的选择如此重要!

在漫长的远古时期,为生死贯注全部精力的人类未必意识得到选择与运气的关系。而一旦意识到了选择的重要,就标志着人类产生了第一缕了不起的自由精神:原来我不是这个世界不可更改的微小部分,相反,我的行为可以让事情略有不同。

正是凭借着这第一缕自由精神,人类为理解选择与运气展开了三个方向的思考。一个方向直接针对人的行为选择。古希腊先哲说:“认识你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另一个方向侧重于运气,例如希伯来人强化了善恶对立的上帝信仰。第三个方向调和折中,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说的“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无常的运气虽由上天主宰,但顺应上天的行为选择,譬如德行,可以让事情变得有序一些。

可见,人类的哲学、宗教以及伦理,与这三个方向的思考大有关系。这些思考没有对决定论的基础造成多大的侵蚀,却使其显得更加合乎情理。它淡化了运气固有的宿命底色,增添了丰富的想象色彩,并且孕育出“偶然”、“意外”、“可能”、“不确定”、“复杂”以及“随机”等等更加新鲜更有活力的词汇。

不过这些思考也可能妨碍了人们对运气进行量化的分析。正如历史所显示,祈祷、占卜、说教、镶灾等一直是后世之人应对运气的主要行为选择。极端的情形下,中世纪的啤酒商人偷绞刑犯的衣物来增加销量,清帝国的术士对毛发衣物作法来害人性命——选择深化了运气的内涵,也使得运气变得更加琐细繁复。

倒是赌徒从中看到了要害。在他们眼中,以自身的行为选择为依据,运气可以轻易地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像掷骰子,一旦出手,运气就是“注定”。另一类要复杂得多,有点儿像玩扑克,一个牌手不仅要根据自己的牌,还要参照其他对手的出牌情况,相应地做出选择。

历史上对运气的量化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正是一个名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的赌徒。此人是达芬奇一位朋友的私生子,天资聪颖,生性好赌。虽然取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做过医院的院长,还曾是英国国王的御医,但是跟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卡尔达诺也是一个迷信运气的人。他坚信深夜犬吠暗示着亲人的死亡,几声鸦鸣意味着疾病将至,还用占星术推算过耶稣的生辰。不过在赌博时,卡尔达诺却有另外一套对待运气的方法。正是凭借自己对掷骰子游戏的独特理解,19岁的他就在赌博中挣到了1000克朗的大学学费,相当于一个小律师10年的薪水。差不多同时,他开始了《论赌博》的写作,一写就是数十年。

在这本书里,卡尔达诺把他对运气的看法和盘托出。他分析了纸牌、骰子、双陆、距骨等各种赌术,还讨论了赌博的哲学以及赌徒的性格,内容极其芜杂。但是在今人看来,这本书最重要的文字出自第14章《论点数的组合》。在这一章里,卡尔达诺提出了掷骰子的“普适规则”。这是一条关于可能性的规则,用赌徒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这样:一个均匀的六面体骰子,掷出任何一面的可能性为均等的1,总的可能性为6。如果对两个面下注,则获胜的可能性为2/6。

卡尔达诺没有意识到,他成了对运气进行量化研究的先锋式人物。而他的普适规则,也成就了概率论的样本空间规则。在他去世后没多久,伽利略受命于另一个赌徒,写下了《骰子游戏之思考》一书。书中将卡尔达诺的研究浓缩成一句话:“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依赖于这个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方式的数量。”而这句话,对于运气的量化研究而言,犹如春雷惊蛰。

(注:文章原标题为《运气研究的春雷惊蛰》)

(责任编辑:余江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