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必要把城市的每个角度都管住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26
没必要把城市的每个角度都管住
  • 2013年06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管理的至高境界,是既管出了秩序,又释放了尽可能多的社会活力,如果管死了,管理就失败了。城市管理的目标是不是定得过高,对市民的生活实际考虑得够不够,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生存需求考虑得够不够,这是城市管理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金岭

  亲自摆摊换位体验的武汉城管桂文静,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记者采访时说,社会上对城管职业的认同度低,他本人甚至有辞职另谋生路的想法,采访中他还委屈地掉下了眼泪。
  一些地方的老百姓为什么对城管的认同度低,城管不得不长期面对较大的民意压力的原因何在,其中有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些地方城市管理的目标是不是定得过高了,甚至过于苛刻了,对市民的生活实际考虑得够不够,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生存需求考虑得够不够,这是城市管理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一些地方总是认为摆摊是给城市添乱的,所谓管理基本上就是限制和取缔,殊不知,那些在大街上被城管追得张皇失措的流动摊贩,其实在为这个社会做着特殊的贡献。由于眼下社会保障标准还比较低,住房等民生压力还很大,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和灵活就业者的压力更大,他们摆个小摊来养家糊口,这是一种可贵的劳动热情和活力;如果面对困境都不愿付出劳动求得改变,都躺在家里向政府和社会伸手,达不到目的就胡乱寻思,那是好事吗?从这个角度说,城市管理是不是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分担他们的压力呢?武汉城管在体验之后也对记者坦言,应该为小商贩提供必要的空间,这值得一些地方的城管认真对待。
  管理本来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但现在一些地方过于严苛的管理,有增加市民生活成本的倾向,这可能是人们对城市管理有看法的原因之一。在城市生活的人都知道,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菜价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差别很大,凡有露天菜市场的区域,或者城市边缘管理松弛的地带,价格往往会低一些。早些年的时候,不少城市的街巷里弄和居民小区周围,都有露天的早市,城郊的菜农和菜贩一大早来摆摊,一般到上午九点左右收摊,价格会比“退路进厅”的业户低不少,这对商贩和周围群众都是好事,虽然对环境和周围居民的生活有一点影响,但相对于其带来的益处,影响并没有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但这些年来,一些城市加大管理力度后,这类露天早市已经很少见了。城市的空间资源是大家的,你能见缝插针停车,人家同样有权利找块空地儿谋个生路,凭什么你一要秩序,就把人家的生路给断了呢?
  没有管理,小摊随便乱摆肯定不行,但城市管理目标的设定,不能以管理为本,要以民生为本才行。如果过多地以管理为本位来考虑问题,就可能出现那种精细化、网格化的苛刻管理,甚至想把城市的每个角落都管起来,结果就是让你连个买馒头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就连一些小县城也想按大城市的标准,甚至想按国际大都市的标准来搞管理,事实上,就是国际大都市也有摆摊设点的。在巴黎街头,我亲眼看到巴黎圣母院周边马路的人行道上,就有很多卖旧书的摊位,还有巴黎遍布街头的咖啡馆,一到营业时间就把咖啡桌摆到人行道上去,难道我们的一些县城,管理标准比真正的国际大都市还要高吗?
  强力推行过于严苛的管理目标,那管理就有可能异化成统制,有可能压缩社会的自由度,这值得警惕。在压力反弹造成的抵触情绪下实施管理,不但难度极大,而且执法本身常常会成为制造矛盾产生纠纷的原因,进而走向管理的反面,就像延安城管那样。管理的至高境界,就是既管出了秩序,又释放了尽可能多的社会活力,如果管死了,管理就失败了。城管如果能在维持好城市秩序的前提下,给商贩留下适度的空间和自由,最大限度释放民间活力,桂文静们就能真正找到职业尊严,也就不必再有辞职的想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