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子不用夸 就看炒腰花

 老庄. 2013-06-28


猪腰子图片

   我爱吃猪腰子,尤其爱吃“炒腰花”那道菜。上世纪70年代,我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令我这个嘴馋的人感到欣慰的是,这家企业食 堂有几位有名的“红案”师傅,他们做的菜口味就是地道。由于工作关系和我的为人,我和这几位厨师关系很好。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我们既然不是同行,他们 做菜的技巧一般还真不瞒我。我爱吃那位姓郎的师傅做的“炒腰花”,一次谈起这道菜来,他对我说:“知道多年流传的一句话吗?”我问什么话,于是他就告诉了 我那句话,即“厨子不用夸,就看炒腰花”。

   若提起猪腰子(猪肾脏),肯定会遭到现在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一通贬。甚至会有人把那猪腰子看成污秽的不可食物。这也不怪他们,不少享誉社会的名厨,早就渐渐作古,不少老人都没有吃过他们烹饪的菜肴,何况年轻人呢!

   其实猪腰子真是好东西,具有补肾气、通膀胱、消积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水肿、耳聋等症。那状似大“蚕豆”一样的紫色鲜猪腰子外表有层膜,保护了 那松软的猪腰子光泽滋润。当然,洗猪腰子是个细活,要剥去薄膜、剖开猪腰子剔去那连接两瓣腰子间的白色“腰臊”后,才能切成腰片儿或花儿,再洗净沥干就可 以用于炒、爆、炸等。

   还是那句话,对于各种好菜,咱是会吃不会做,那质地松软、滑腻光鲜的猪腰子切起来要看“刀工”,烹饪更各具厨技。就拿“炒腰花”来说,炒“老了”既嚼着感 到不适,那鲜香味也不明显;炒“嫩”了,等于吃“生腰子”,怪堵心的。大概这就产生了那句“厨子不用夸,就看炒腰花”那句话,实际也是对厨师技术的挑战!

    如今,你要在北京城的饭馆里找到“炒腰花”这道菜似乎还真难,起码我去过的饭馆没有。想吃腰子,可以点个“爆三样”,可那菜里的猪肝和腰花切得都是小片 儿,看上去不像肝、腰子,却有点像“食用菌”,而且吃起来全然没有鲜香味和爽口口感。再说,北京城的饮食行业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了吃“麻辣烫”热,尤 其是夏天,那些俊男靓女围着麻辣火锅,守着腾腾热气,吃着那又麻又辣的食物,吃得顺嘴流油,满身出臭汗,个个还美滋滋儿的!真让人不理解。别人爱吃麻辣 烫,咱管不着,可是如今那腰花菜也出现了“麻辣腰花”,年轻人爱吃,可是我不爱吃呀。孩子们知道我爱吃腰花,要了一个“麻辣腰花”,那用花椒水泡着几片腰 花的菜一上桌,我不得不挟一块尝尝,哎呀,结果“麻”得我半天张不开嘴!那腰花似乎是用花椒辣椒水泡制的,真叫一个“麻辣”!

    令人庆幸的是,在炒腰花上,我太太真是个“好厨子”。从我们结婚到现在,她经常给我炒腰花吃,可是没有一次“失手”。从洗到剥,从切到炒,那炒腰花就是那 么色泽香味俱佳,口感总是那么适度。前两天,她中午又做了“炒腰花”,因为她不吃猪腰子,所以一盘儿炒腰花让我吃个精光!一盘醋熘白菜我也吃了半盘儿,再 加上三两米饭下肚,吃完必须到“小树林”(街头花园)遛一会儿才能睡午觉。所以想吃腰花,去“沃尔玛”超市买来腰子,我太太就会一显厨技。也犯不着去饭馆 里糟蹋钱。

   猪腰子有多种做法,但是从菜谱上,从听人们的聊天中,还没有听到“拌腰臊”这道菜。可是这菜我可真没少吃。这还要感谢我所在工厂食堂那些老师傅。一次, 食堂给我打电话,让我带着钱票去一趟,我以为又是卖猪下水呢,因为那时候食堂用卡车拉回的猪下水可以卖给职工一些生的,我和他们关系不错,所以只是 “近水楼台”公平买卖。不料到了食堂后,只见几位老师傅在切“腰臊”。所谓“腰臊”就是连接两瓣猪腰子中间的那白色粘膜和白色有韧性的部分,有人戏称那是 猪的“尿碱”。这些是不能食用的,可是这些老师傅把“腰臊”的白色中间部分挖去,那“尿碱”的周围部分保留,一丝丝白色残余“腰臊”连同其周围部分腰花肉 被切成一快快“肉丁”,不知老师傅对这些“肉丁”做了如何处理,当把它们放在滚沸的热水锅里焯一下后,再捞出锅放在一个盆里,那“腰臊”竟没有丝毫臊气味 儿。当把它们用蒜末、酱油、醋、葱末搅拌后,吃在嘴里竟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口感极好。老师傅告诉我,这种吃法有人不敢吃,其实腰子的营养部分和补肾气功能 都在这“腰臊”周围,做时关键要处理干净,把握好用沸水“焯”的时间。焯的时间长了,那“腰臊”肉就嚼着费劲,而且那鲜嫩感全没了。他们卖给我一碗,我全 吃了,感到真好吃。以后,食堂一来腰子,那老师傅处理的“腰臊”就内部享用,当然他们不时地想起我。反正拿钱买,也没什么。我自己家可从来没有食用过那 “腰臊”部分,因为我太太不敢食用,觉得恶心。所以离开工厂后,我再也没吃过那热拌“腰臊”。


(作者:老骥伏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