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邕书论三则今译

 率我真 2013-06-28
蔡邕书论三则今译 
一,篆势     
    ......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嘉文德之弘蕴,懿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俯仰,举而论旃。 
      远远地观看这些书作,像是一群鸿鹄在天空翩翩飞舞,来不绝。靠近细看这些书作,(其笔势)又有如湍急的流水源源不断,不知其所来何处。(善数的)研桑(即计研和桑弘羊)也不能数出这些书作中笔势的曲折,(有眼力的)离娄也看不出这些书作的结体的间隙。(有名的巧匠)般倕(即鲁班和倕)对也要推让而辞去巧名,(创制文字的大师)史籀和沮诵也要拱手搁笔了。我安排书籍的篇目,感到鲜明美好极可观赏。华艳的(字)展示在洁白精致的细绢上,是(我们)学习书法艺术的典范。(我要)宣扬礼乐教化的丰富意蕴,赞颂篆书创制者的莫大手笔。考虑到文字形体的各种情形,这里就只举其大略说说而已。 
二,笔论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写字,是闲散的事。要写字先要放开胸襟,放纵情性,然后去写。如果是迫于事务(而书写),就是有中山兔毫(这样的好笔),也是写不出好字来的。大凡作书,先要默坐(下来)静静地思考,任情适意,不与人交谈,心气平和,神情专注,有如面对皇上,(这样)就没有(写)不好(字)的了。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写字的准则是心里要有字的形象。像坐像走,像飞像舞,像往像来,像卧像起,像愁像喜,像虫子吃树叶,像利剑长戈,像强弓硬矢,像水火,像云雾,像日月。纵横都有物可象征的,才可以称之为书法呢。 
三,九势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这文字产生于自然,自然既然在文字中确立,阴阳也随着产生了,而阴阳产生后,文字的态势也就出现了。(书写时)起笔要藏锋,收笔要回锋,笔锋要落在(笔画)之中,书写有力,字才会有如人的肌肤一样美丽。所以说:势来不可阻止,势去不可遏制,只有笔毫柔软才会产生这样奇异的现象来啊。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凡下笔(要注意)字的结构,上部要覆盖下部,下部要承接上部,使字的间架结构能彼此照应关联,不要使形势相背离。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转笔,应使笔画左右相互呼应,(笔断意连),不要使间断处孤立地显露出来。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锋,表现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笔迹上,(书写时)笔画向左则先向右行笔,到笔画写到左端时,又要向右回(锋收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藏头,笔毫逆入藏锋后,顺势按捺下去,平铺纸上,使笔锋总在笔画中心运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护尾,书写笔画到最后时,用力回锋收笔。[/size]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疾势,出现在短撇和波画之中,又在那竖画的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掠笔,在长撇的趱锋和峻趯中用到它。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涩势,(犹如)在紧张快速战斗向前推进的办法之中。 
    横鳞,竖勒之规。[/color] 
      横画有如鱼鳞,看起来平而实际上不平,竖画如勒马缰,放松中又时时紧勒,这就是写横画和竖画的规则。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上面)这些叫做九势,知晓它们,就是没有名师的传授,也能与古人相妙合。只要笔墨功夫深厚,就可进入(书法的)妙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