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国外千奇百怪挫折教育

 xwdwen67 2013-06-29
盘点国外千奇百怪挫折教育

据报道,6月8日高考结束,辽宁大石桥市一名于姓考生10日凌晨离家出走,14日他的遗体出现在河中,警方认定其自杀;6月13日,大连一位高考生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22日,一名四川考生查询成绩后,割腕、喝农药自杀,而她的成绩离理科三本线仅差6分。对于高考失意学生轻生的悲剧,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分青少年因为一些小事而选择轻生,这说明高考失意学生群体心理状态堪忧,凸显了教育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及抗挫折教育的缺失。其实,挫折教育也是国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很多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家长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考验来培养孩子坦然“接受失败”。

英国:顶级女子学校“失败周”教育学生

英国家长们常常把“给孩子失败的机会”这句话挂在嘴边。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干脆家长包办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让他学会避免失败的方法。

同时,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接受失败”的学习。据英国《每日邮报》24日报道,英国一所顶级中学推出了一套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考试试题,校方坦言这份试题的难度远超过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声称考生“不可能拿满分”。据称,此法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摆脱完美主义思想,了解“失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报道称,英国牛津中学是国内顶级的私立女子中学。校方设计这套数学测试题难度循序渐进,直到超过中学生的能力极限。校方负责人表示,该校绝大多数学生都很优秀,校方担心因为自身完美而产生的优越感会让她们今后经不起挫折、或裹足不前。学校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挫折教育法让这些“完美小姐”从小认识到“完美是求知的敌人”。

今年年初,英国另一所顶级女子学校——伦敦温布尔登中学推出了“失败周”活动,邀请了很多成功人士出席。活动中,这些特邀嘉宾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人生当中的失败经历,告诉学生们“偶尔失败完全可以接受”,关键是如何正确面对失败。

德国:有小学开设死亡课模拟应对父母车祸

有人说教育孩子应该尽可能地展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然而,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却另辟蹊径,让孩子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

据报道,德国柏林的一所小学竟邀请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来课堂上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该校老师称,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像这样的挫折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在德国的学校中十分常见。

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到法庭参观,并旁听审讯现场。此举意在不刻意保持学生们心灵的“纯洁”,不回避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会与社会隔离,也会对社会产生深入了解,以防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德国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回避阴暗面也是教育改革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德国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教材内容适应社会发展。现在的多种课本中,不仅有“阳光”的内容,还有涉及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课题,其宗旨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日本:4龄童独自去购物6龄童独自走亲戚

在日本,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自立与忍耐的教育,因为日本人信奉这样的理念: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

在日本,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自救活动。

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经常会有两项这样的比赛:一项是让一个母亲给4岁的孩子3000日元,让孩子一个人进入商业街,去寻找和购买三样指定的物品,并限时3分钟返回。这对一个幼儿的智力、语言和勇气是极大的挑战。孩子不仅要记住母亲要他采购的三样东西,而且还要同各种商店店员及行人打交道。另一项是让一个6岁的儿童自己去10公里外的一个亲戚家,母亲则化装成一个陌生人看着这个孩子如何找路人指路,如何干渴难耐,如何疲惫不堪。悄悄跟随的母亲每每心疼得流下泪来,但决不会帮孩子一把。

日本家长把这些看作是一个经受挫折的训练,是让孩子接受挫折的经历,而这一件件小事实际上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打磨孩子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