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唱戏 2009-11-09

经历挫折,才能应对人生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深感痛苦。在德国,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让孩子体验挫折

  刚到德国时,记者寄住在朋友约翰家里。他家在法兰克福“富人区”,家境很好。他有两个孩子:11岁的乔治和9岁的凯斯。在他家住了几天,我就发现一向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约翰夫妇,对孩子却十分“小气”。孩子的零用钱每月才30欧元,而且要帮家里干活才能得到。乔治负责为花园植物浇水、翻土及擦洗汽车;凯斯则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到了暑假,两个孩子还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送报,赚取买书籍、玩具的费用。

  我对约翰夫妇的“残忍”表示不解。他们却说:“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为了他们将来能应对挫折,一定要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后来,我发现德国家长经常给孩子设置一些顺境下的“障碍”,有时甚至还故意“制造”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德国同事苏珊娜7岁的女儿要跟同学去郊游。临行前,苏珊娜发现孩子忘了把食物和手电筒装入行囊。可她没有提醒。旅行回来,孩子饿得脸色发黄。这时,母亲才问女儿怎么回事,并帮女儿分析原因。最后,女儿表示:“以后出门一定要先列一个物品单子,那样就不会忘带东西了。”

  制造“吃苦”的机会

  在柏林一所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异常安静。讲台前,殡仪馆的叔叔阿姨正在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

  看到孩子们进入角色后的痛苦表情,在现场旁听的记者不觉一震。可老师却告诉我,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经常要出差,最喜欢住青年旅馆。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参加“磨难营”的孩子。

  12岁的马丁今年已是第八次参加政府组织的“磨难营”活动了。今年暑假,他将和数百名儿童一起在哈兹山进行野外生存活动。活动丰富多彩又充满“磨难”。

  “‘磨难营’活动旨在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团队意识及正视挫折的态度,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能力。”带队的社会志愿者舒密特博士说。

  教育不回避现实

  6月的一天,德国汉堡青少年法庭现场。法官正在审讯一名持刀杀人的少年犯。观众席上鸦雀无声,来自汉堡亨利希中学初二B班的20多名学生专注地聆听着……

  谈起“教育和社会”的话题,校长韦泽博士感触颇深。原来,10年前的德国中小学教育一度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三者脱节。20世纪90年代,德国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教材内容适应社会发展。

  接受采访时,韦泽博士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以前的教育内容属于阳光式教育,而现在的教育结合社会现实,如阴暗面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开放型教育。”否则,如果为了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回避甚至不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学生长期与社会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记者仔细翻看学校的教材,在《语文》、《数学》、《社会》等多种课本中,不仅有“阳光”的内容,还涉及了社会的“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其宗旨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韦泽校长说,为把“阴暗面”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他们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

  首先,让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以此为参照来调整、充实自己。比如以“专题研究课”形式了解社会。学生们自愿组成几个小组,讨论出研究主题,然后到社会上去调查,最后写出研究报告。例行的“周三社会日”,学校老师会组织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等。其次,让学生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课堂上,通过演讲、辩论、演反面人物等,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进行“免疫”教育。

  “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怎样认识生活和社会、保护自己。”韦泽校长说。

 

 

 

学做“狠心”父母

在美国有所见,一些三四岁孩子玩耍时,摔了跟头,客人要去扶,家长不让;还有美国家长去市场购物时,一手拉着孩子,或大人在前面大步走,孩子在一侧紧追,不管孩子累不累,就是不背不抱。

并非美国父母不疼爱孩子,更不是他们工作繁忙,顾不上照看孩子,而是意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强和自我生存能力,以适应将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美国人的眼光不可谓不远。然而,我国的一些家长呢?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关怀不可谓不细致。结果呢?养成孩子眼高手低,轻视劳动,懒散任性、怕苦怕累,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遇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茫然不知所措,这几乎成了一些孩子的通病。

日本妈妈的教子方法使中国人大开眼界。有个日本幼儿,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中国房东想制止,其母却说:“别管他,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孩吃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了。有个日本小孩摔了一跤,先是哭着求助,后见无人相帮,只好自个爬了起来。那位日本妈妈说:“只有让孩子尝试失败,才能获得成功。”

日本妈妈为何要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呢?一位日本学者解释说: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进行努力,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使它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日本父母凭着这种紧迫感教育自己的子女,使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勇于竞争的顽强性格。

 

 

 

吃苦受难是“必修课

 

中国家长悲戚戚:孩子“下乡”要有警车开道;美国家长乐呵呵:孩子“谋生”不给一个铜板。

许多从日本归来的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教学方法赞叹不已。他们介绍说,日本的幼儿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冬天,幼儿都要赤身裸体于风雪之中滚爬跌打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但在一旁的家长们个个硬着心肠,没有一个上前搂住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孩子真正的健康。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日本家长们就给自己的孩子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出外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家长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生活的幸福。但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将来能生活的幸福呢?我国的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真正明白。

现在的孩子们“运气好”,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较过去好得多。因此,许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苦,经受一点点磨难。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并赶快替他排除。有的甚至上学送,放学接,中间还送牛奶。做完作业不愿意收拾书包,家长赶忙替他们整理。替孩子洗脸、穿衣服,更认为是家长“理所当然”的事。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就像温室里养花一样,从不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

特别是城里的孩子,养得更娇。某市一所小学组织几十个学生到山区去“留土”,准备在那里生活一个星期。孩子们对此举是特别的高兴,可家长们却个个舍不得让孩子去,怕孩子受不了那份罪,担心孩子出什么危险。学校虽然对家长们做了种种保证,可家长们仍觉措施“欠缺”,又提出了一个条件:“下乡可以,但要派警车护送。不然,我们就不让去。”。畸形的“当代奇观”出现了。出发那天,学生乘坐的豪华大轿车前面,果真出现了一辆开道的警车。家长们更是全家人出动送行,那场面,就像是生离死别似的,非常的“悲壮”。

此情此景,在国人中决非个别,难怪许多人感慨万千:“现在的孩子养得太娇了,将来可怎么办哟!”

人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孩子们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将是未来的普遍现象,竞争会使每个人都要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家长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是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更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在原西德,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做父母的都深深地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将来的生活幸福美满。果真这样的话,建议家长们认真思考一位外国哲人的话:“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先吃得起苦。”

中国有句古话:“庭院里驯不出千里马。”为了孩子成为千里马,家长千万别把“小马驹”“圈”在“庭院”保守地“饲养”,而要让他们冲出“庭院”,到艰苦的环境去修好另外一门“必修课”——吃苦受难。

 

 

再富也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两万澳元,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不吃大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一位西人邻居见我把孩子包裹得像一个“棉花团”时所说的话。事实的确如此,就是在最冷的7月,也少见哪一位西人孩于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也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深蓝色的统绒衣,便无事人一般地行进在一早一晚的嗖嗖寒风之中。而一到太阳出来,便又将统绒衣除去只穿短衣、短裤、短裙。在我们公寓楼附近有一所体操学校,每日傍晚训练练结束时,常见家长随着光头、赤脚、只穿背心短裤的孩子从学校里出来,尽管寒气袭人,但却少见家长大惊小怪,为孩子拎鞋、戴帽、被衣。澳洲的冬天虽然不是很冷,但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常在摄氏10度以下,即使是大太阳的中午,也不过摄氏16度上下,以我们亚裔的眼光来看,孩子作“短打扮”实在是穿得太少了。

  “西人的孩子才得打‘粗’哟!”这是我们亚裔见面时百说不厌的话题。无怪我们感叹,因为我们周围的西人邻居均是用“粗”来打磨顺境之中的孩子。澳洲污染小,太阳辐射常强烈初来乍到者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绽。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得西人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那车上并非没有遮阳棚,只是没有撑开而已。你也许要说:“澳洲人喜欢阳光浴……”这话不假,但考虑到此时高温38度左右,就不能不说这些母亲是“别有用心”了。曾在悉尼一家妇产科医院看见这样一幕:一对西人夫妻来作二胎产前检查,妻子进诊室面见医生去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少倾,女儿闹着要喝水,于是那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塑料纸杯,冲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便递到孩子手里(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饮用)——那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自动售旨机正出售一元一杯的可口可乐和橙汁;而他也不是买不起饮料,据认识他的人说,他是—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35万。其实,这种“穷”待孩子的现象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注射防疫针的日子,社区儿童保健站里便排成长龙。排队中,便常见西人家长将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地上(铺有地毯),任其;爬、去啃、去打滚,孩子哭了叫了,也只是安慰两句,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

  澳洲人酷爱勇敢者的运动——冲浪,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都常带孩子去海滩:小孩子褪尽束缚”,光着脚丫自己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的孩子便跟着父母下海冲冲浪,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父母最多也只是为其拍拍背,便鼓励孩子再次下海去搏击风浪。某日到蔓莉海滩散步,在远处看见一个西人孩子冲浪回旋时摔了跟头,便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救人!”而正在近处晒太阳的父母见了反倒不慌不忙:“那是浅水淹不死人……等他自己爬起来!”

  至于说到吃,那更是不能与我们的用精美食物喂大的孩子相比。这自然有东西方饮食结构造成的差异,但细细想来,却也不能不承认这里面的故意“穷”孩子的成分。澳洲的中、小学校中午不放学,午餐可以在学校餐厅购买(只有汉堡包之类的粗糙食物出售),也可自带。据笔者观察,自带的占了大多数,一般是一瓶可乐加一个汉堡包和一只水果,下课时随便在校园里寻—个地方坐下便将其“消灭”得干干净净,根本看不到将剩余食物甩得一地的现象。孩子们出外游,如需主餐也不过是光顾既便宜又实惠的“麦当劳”。如果仅从孩子们所带的食物上来判断,你任怎么也判断不出其家贫还是家富。其实澳洲人的“再富也要穷孩子”并非像日本人那样刻意为之,以他们的话来说,不过就是“为未来着想”——孩子们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面对这些不算太新鲜的观念,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已经挤身富人俱乐部的澳洲相比,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