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贵越畅销的劣等商品

 昵称10856558 2013-07-01
百科新说? 知识雨林 ? 查看内容

越贵越畅销的劣等商品

2012-5-21 21:21| 发布者: ka851026| 查看: 280| 评论: 0|原作者: 周惠宇

摘要:   买东西要挑便宜的,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生活的重要准则。爸爸妈妈挣钱都不容易,什么东西涨价了,自然而然就会少买一些。如果有谁看见东西贵就拼命往家买,一定会被视为败家子,如果买回家的还净是些劣等商品,那更 ...
  买东西要挑便宜的,这是绝大多数家庭生活的重要准则。爸爸妈妈挣钱都不容易,什么东西涨价了,自然而然就会少买一些。如果有谁看见东西贵就拼命往家买,一定会被视为败家子,如果买回家的还净是些劣等商品,那更是有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危险。可是在我们的经济社会中,却存在一些怪异的商品,与我们日常的观念恰恰相反,明明算不上什么好东西,它价格越高,需求量反而越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受人青睐的土豆

  1845年,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一年爱尔兰发生了灾荒,土豆价格大幅度上涨,按理说,爱尔兰人就应该少买点儿土豆。可是调查的结果与人们预测的完全相反,土豆的需求量随着价格一起节节攀高。这是怎么回事儿?当时的人们不能理解,将这个问题称为“吉芬难题”。
  
  后来人们终于搞清了问题出在哪里。在当时的爱尔兰,土豆和肉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两种食物。如果土豆的价格上涨了,理论上讲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一种结果是由于土豆价格上升,相对于肉来说,土豆变得昂贵了。所以消费者便会少买几个土豆,把钱省下来多买点儿肉。也就是我们日常对价格上涨所作出的最直接的反应。土豆贵了,我少吃几个还不行吗?

  但是,还有另一种结果。当土豆价格上涨时,以土豆的价格衡量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显然相对变穷了。但一家人还是得填饱肚子,土豆虽然涨价了,可还是比肉便宜,既然手头的钱变少了,就只好少吃点肉。把买肉的钱省下来多买几个土豆,至少可以让家人不饿肚子。

  在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购买土豆的消费支出在多大多数的贫困家庭中占的比例相当大,于是土豆价格的上涨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更穷的人们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对劣等商品(相对肉而言)土豆的购买。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令吉芬百思不得其解的奇特现象就出现了。这种土豆也因此被称为“吉芬商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