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翼文化运动在山西

 黑老赵 2013-07-01

发布时间: 2013-6-27  阅读:19次
 
大批左翼文化运动参与者在抗战爆发后
 
奔赴延安等革命根据地
 
左翼文化运动在山西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王家进
 
    山西社联、教联、左联主要的活动阵地在各个学校
  山西的左翼文化运动兴起于九·一八事变之后,参加者主要是青年学生。据当时担任山西社联党团书记的任弼绍回忆:山西社联“基层组织分布全省各地。晋北的崞县中学,晋南的省立运城二师(即山西省第二师范,当时设在运城),晋中的祁县、徐沟、交城、文水、平遥等地的中等学校中都同社联有了联系。”然而,山西社联的发展实际上还不止这些,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汾阳、太谷、五台、榆社、武乡、平陆、闻喜、平定、定襄、临晋、沁源、祁县、大同等地均有社联和进步学生在活动。在太原,革命文化的传播更是空前活跃。山西特委在一封致中共中央的报告中称:“社联在太原学生中是非常有力的一个组织。”仅在太原友仁中学,社联的成员已发展到七八十人。
  山西的左翼文化团体都建立在各个学校,革命文化在青年学生中传播迅速,成为那个时期山西党的工作的一个突出亮点。曾经在1932年担任中共山西特委书记的栗再温回忆说,社联、左联等组织成立后,“在知识青年中影响很大,我们借助社联和左联的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发展党的组织。”
    各校成立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读书会
  山西的社联和左联等左翼文化团体在组织学生宣传革命道理方面最主要的渠道是在各校成立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读书会。各校的读书会出现在1932年山西社联和左联成立之后,它们既是社联和左联的外围组织,又是组织广大进步学生认真阅读革命书籍的重要团体。读书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团结进步学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其他革命理论书籍,交流思想,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据有关当事人回忆:“这个组织没有什么手续,只要思想进步,愿意读一些进步书籍的都可以参加。”许多读书会还设有秘密图书室。书的来源有些是党组织和其他党的外围组织赠送的,有些是参加者集资购买的。图书室内也陈列了不少右翼文人的著作,这主要是为了应付当局的干涉。
  在各校读书会的影响下,许多青年参与其中,通过阅读进步书刊走上了革命道路。有些学校的读书会还不止一个,在有些班和年级都成立了读书会,太原国民师范、太原成成中学和太原友仁中学的读书会人数最多时都达到100多人,在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30年代曾在太原无线电学校求学的宋乃煊回忆道:“在我正式加入党组织之前,曾在进步组织九一八读书会中立身。”当年在闻喜县从事革命活动的阎家德也在《1933年前后闻喜县党组织活动情况》一文中指出:“我们利用这些公开的、合法的场所和阵地(指读书会等组织),介绍进步刊物,制造革命舆论,使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学校的革命气氛空前浓厚。”
    各个读书会办的刊物层出不穷,多姿多彩
  在左翼文化运动兴起的大潮中,各个读书会办的刊物层出不穷,它们多姿多彩,各具特色,摇曳在风雨中,推动了山西革命斗争的发展。
  太原国民师范九一八读书会的刊物是《亚分野》,一批青年脱颖而出,其中有后来在抗日根据地颇有文学成就的李汝山等人,当时他就以“亚马”为笔名,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其他还有三晋中学的《赤色呼声》、太原女子师范的《垦汾》、太原成成中学的《晨曦》《榴花》,前夜研究社办的《前夜》墙报、平陆县进步知识分子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