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普洱茶

 共同成长888 2013-07-01
漫谈普洱茶

品上一杯好的普洱茶,能使人心旷神怡。唐代诗人卢仝在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是这样描写茶气的: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章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惟觉两腑習習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在西双版纳,各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制茶、饮茶史,他们用自己民族独特的方式,传承着关于普洱茶的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渐渐形成了底蕴丰厚、辉煌灿烂的中华茶文化和中华茶学史。早在商周时期,云南的濮族人就已经开始种茶,有了茶叶生产(相传濮族是布朗族、哈尼族、德昂族的祖先)。在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中,当地的茶农世代相传着1700年前“武侯遗种”的故事,人们尊孔明为茶祖,每年农历7月23日是孔明的生日,茶农们都会聚在一起饮茶,称为茶祖会。

  明、清时期,普洱府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西双版纳的茶叶经普洱进贡朝廷,销往西藏、印度和内陆。到了明朝末年,西双版纳的茶叶被正式定名为普洱茶。所以,普洱茶是因地名而得名。随着历史的进程,普洱茶代表了一种茶叶的生产工艺,在我国四大茶系———普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普洱茶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广受推崇,这与普洱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传统工艺、独特的品茗价值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

  清朝普洱茶迎来了它的巅峰时期,它的陈香、独特的功能,它茶道梵境中令人着迷的“茶禅一心”更是让多少雅士醉心。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著名的普洱茶学专家邓时海先生将普洱茶之道,以“香、甜、甘、苦、涩、津、气、陈”八个字以概之。香即“生之春机”;甜即“生之命源”;甘即“生之延寿”;苦即“生之愁感”;涩即“生之凋零”;津即“生之我有”;气即“生之仙飏”;陈即“生之迴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