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效果好,“三伏天灸”正当时

 笨鳥先飛龍 2013-07-03

冬病夏治效果好,三伏天灸正当时

每到盛夏时节,三伏天灸这种冬病夏治的中国传统医学疗法便会在各大医院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近日了解到,随着三伏天即将来临,三伏天灸将于本月4日起开展。专家建议,患有哮喘、慢性胃炎胃溃疡、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冬病的患者可依时来院接受三伏天灸治疗。

 

针灸科主任徐佳介绍,冬病是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加重和发作的疾病。人体本该顺应自然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深圳原本是阳热之地,但是现今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自然界变化相违背因而造成体内平衡被打乱,耗损了人体的阳气

原因见以下几点

1、长期使用空调而且温度开得较低。

2、冰冻食物如啤酒、水果、饮料、雪糕等不分季节经常食用。

3、夜生活繁多过度耗散阳气。

4、因南方炎热过度而过多用清热解毒中药或过量给孩子喝凉茶。

5、过度使用抗生素等。

这些原因造成许多市民尤其是儿童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再遇冬天来临使两寒相加易发冬病。临床常见每遇天气变化有些小儿就感冒咳嗽甚至发热,非得到医院输液打抗生素方能缓解。有些家长甚至无奈地说几乎每月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结果孩子体质越来越差。

徐佳表示,中医提倡治未病防患为先、预防为主的精神。冬病夏治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历史悠久而颇具特色的自然疗法。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自古以来就将时令节气与穴位疗法搭配在一起,而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一样,在夏天达到最高三伏天灸防治是一种兼顾全身整体机能调节的扶正固本方法。假若人体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应用三伏天灸的方法调节阴阳,能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达到温元阳、化宿疾、平衡阴阳、消除病根的目的。方法是用具有温热性的中药如白芥子、麻黄、生姜等贴敷于相关穴位,刺激局部组织使皮肤发红甚至发泡,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药物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更重要的是药物通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用的同时,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应,将药物作用放大,其疗效是经络腧穴与药物两者共同作用,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多年的医疗实践证明有些冬病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夏天预防性治疗则事半功倍。

三伏天灸贴敷的适应症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

 

据了解,市二院针灸科今年开展三伏天灸贴敷的时间安排为:

初伏加强:7月04

初伏:    714

中伏:    724

中伏加强:8月04

末伏:    814

 

相关链接

哪些人不适宜天灸

三伏天灸虽好,但却并非人人适宜,专家指出,以下人群不宜进行天灸”——

天灸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高度过敏者。

3、皮肤过敏期间,瘢痕体质、皮肤易感染体质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咯黄色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5、孕妇。

6、阴虚体质者。

天灸慎用人群:

1、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2、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3、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4、二岁以下婴幼儿。

 

(余海蓉 黄淑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