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南县开展农村“三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徐徐读书 2013-07-04
定南县开展农村“三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发布日期: 2012-12-14 14:11     编辑: 江西廉政网

  中共定南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马石旺

  为解决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村集体资金管理混乱、公款滥用,集体资产低价处理、私吞侵占,“三资”公开信息不透彻、监管难等问题,定南县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思路,通过构建组织体系、规范清理流程、完善监管机制,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组织网络化、操作程序化、产权明晰化、运作阳光化、监督多元化、管理信息化”,达到农村集体“三资”不流失和保值、增值的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彻底清查,建立台账,确保“三资”产权明晰化

  该县把农村集体“三资”的全面清查作为实施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的突破口,在全县119个村全面组织开展村级清产核资工作,具体做到“三统一”:一是统一清查内容。凡是村级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及村级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无论账内、账外一律作为农村集体“三资”清查的对象。二是统一公示清查结果。农村集体“三资”清查结束后,将清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向全体村民进行首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对群众反映的漏登、登记不实状况,要再次认定,复查公示。公示结束后,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审议进行确认。三是统一建立“三资”档案。对公示通过的村集体“三资”清查结果,以村为单位逐项、逐类登记造册,建立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纸质台账,一式两份,镇、村各执一份。通过清查,把各村“三资”数据录入“定南阳光三资”平台,使电子台账与纸质台账相统一。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三资”台账数据,做到账账、账物、账款、账据、账表五相符。

  (二)创新模式,网络管理,实现“三资”监管阳光化

  一是借助网络平台,引进软件系统。在对抚州市南丰县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借助网络平台,运用软件系统实现对农村“三资”的规范化管理,大胆引进并使用了河南谐农“三资”管理系统软件。该县目前已投入10多万元用于采购管理软件、7台电子触摸显示屏、防火墙和大容量高性能服务器。二是科学界定功能,实现防控统一。为实现对农村“三资”运行的主动防控,解决“发现不了、监管不到、作用失效”等问题,该县“三资”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了六大模块,涵盖了财会管理、附件上传、信息查询、业务提醒、电子签批、远程监管、汇总分析、实时公开等功能,从而实现了对农村“三资”管理智能化。

  (三)把握关键,规范交易,推进“三资”监管程序化

  该县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的步骤,稳步推进“三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每个镇要求做到“五有”:一是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列入镇、村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镇、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及日常办事机构,做到工作人员到位,部署到位,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工作开展正常规范。二是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需的办公设备。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有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照相机、档案柜、保险柜等必需的办公设备。三是有一套电子监控设备和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程序。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规范运作,对开、评标过程进行全程摄像监控,对影像资料进行光盘刻录存档,确保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四是有完善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制度,并严格票据审核,记账及时、准确,入账凭证内容真实、手续完备、票据规范。农村集体签订的各项经济合同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程序规范、内容明确、要件齐全。五是有规范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档案。财务账薄、招投标项目、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等严格按照“一村一柜”、“一标一档”、“一台账两附件”设置。

  同时,每个镇还成立了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财务核算中心、经济合同审核中心(简称“一站两中心”)为主体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构,具体承担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明确了工作职责,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创新监管模式,该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农村家底得到全面摸清。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建立电子台帐,使得农村的家底全面摸清,让村民心中有底,干部心中有数,为“三资”的合理配置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二是提高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通过加强“三资”监管,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使该县村级事务从“干部定事”变为“群众理事”,从“隐秘操作”变为“阳光操作”,使群众真正成为村级“三资”管理的主人,真正体现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职能。且通过农村“三资”网上公开,群众随时随地只要登陆网上公开平台,就能知晓本村“三资”管理基本情况,扩大了知情权。三是加强了“三资”监控。全县各村所有“三资”数据全部录入网上监控平台,无论是镇纪委还是县纪委、财政局、农粮局通过这个平台,可随时监测到“三资”动态,杜绝“三资”暗箱操作,规范了“三资”规范有序处置、流转。农村集体“三资”从“随意处置”变为“规范管理”,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阳光运行,确保了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