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周易》的不传秘本《易象》(文:李守力)

 寒山僧踪 2013-07-04


   《左传?鲁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周之所以王也。

此处的晋侯是晋平公,他派遣韩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聘鲁,一是此时鲁昭公刚刚即位,晋国作为盟主理应要去祝贺,二是韩起新官上任代替赵武管理晋国事务,也要到鲁国亮个相。根据《周礼·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大史有藏书之职,故韩起在大史处观书。

从《左传》《国语》筮例看,《周易》古经当时为各诸侯国所具有,韩起没有必要到鲁大史处观览,更不会为之赞叹。由于孔子“述而不作”,故《易传》只是孔子所编辑,很可能《彖传》《象传》的内容就是《易象》,因为《彖传》、《象传》都是通过“观象”解析《周易》经文的,而且从其内容可周公之德周之所以王也”,如剥卦、比卦“上以厚下安宅”、“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正是如此。

3000年前文王周公父子创立了以《周易》为代表的经典文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巅峰,这也是孔子终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周易》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卜筮,然而骨子里却是“经纶天地之道”。故不知《易象》断不知《周易》之精髓。

《易象》乃周公创立的释读《周易》的最核心经典,故不传诸侯,鲁国为周公之子伯禽封地,故有保存《易象》之职,此所以“鲁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也。

《易象》内含“周公之德周之所以王”之真谛,是“协和万邦”之道,“转轮法王”之道,大同之道。

《易象》实际为哲理象数学,哲理是社会科学范畴,象数学是自然科学范畴。传本《周易·说卦传》即是《易象》之象数学的一部分,这部分由于是继承了《连山易》《归藏易》的《说卦传》,所以在宋国(殷商之遗国,《归藏》)、杞国(夏之遗国,《连山》)以至于各个诸侯国广为流传,故《左传》《国语》筮例中史官占卜主要以卦象推算。

春秋时人人以《易》为卜筮书,唯独孔子发现了《周易》有“古之遗言”,这说明孔子认为《周易》经文本来就含有义理。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则彬彬矣。’”

《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帛书《易》的《要》篇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子贡老师老而好《易》提出质疑: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孔子的答复是:《尚书》多於矣,《周易》未失也,且又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故《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做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易》,我复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孔子强调他与史巫之异,因为他发现了隐藏在《周易》卦爻辞里边的德义。孔子这时走进了周公的精神世界,他触摸到了《周易》的核心。他发现《周易》的卦爻辞并非是卜辞的随意堆砌,而是严格按照六十四卦本身的哲理数学规律演绎出来的,这就是“观象系辞”,也就是《易象》的法则。如今我们见到的《易传》里就有孔子发现这一规律的心得。《彖传》《象传》是《易象》的主体。《系辞传》“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这两句就是讲《彖传》和《象传》的奥妙。

韩诗外传·卷第三》“周公诫之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之谓也。夫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此段文字另见于《说苑·卷十·敬慎》,这里周公引用了谦卦的卦辞和《彖传》,这是周公作《易象》之《彖传》的互证。后孔子“述而不作”而传承之,这就是《易传》(十翼)。

汉朝《周易》之学大行其道,其特色是阴阳学的掺入,故卦气、爻辰、纳甲、升降、卦变泛滥,易学流于穿凿附会。象数易学家把阴阳学引入易学,实际上是出于担当社会道义,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以阴阳言灾异,规劝君王行仁政也。至魏晋之初天才少年王弼把汉易中的象数累赘扫除,史称“王弼扫象”,王弼扫象本也是出于担当学术道义,力求恢复《周易》之本真,所以我们从王弼易学中看到了清晰的爻象理论(应乘承比),这是周公《易象》原旨,如果没有王弼,爻象就会湮灭于象数易学中了。到唐朝颁布孔颖达《周易正义》,王弼之学称为官学,象数之学几成绝学,安史之乱以后李鼎祚献《周易集解》以补象数之缺。宋代程颐作《伊川易传》,专弘义理,学者多忘记《易》为卜筮书,故朱子强调其本为卜筮而作。后朱熹《周易本义》成为官学,明清广为流传,无疑助长了卜筮之风,故清朝康熙命李光地撰《周易折中》,折中,取中道也。

总之,从易学的历史看,其发展进程完全符合“单摆定律”,学习和研究《周易》要还原《周易》本真,只有做到左右逢源,象数义理一体同观,才能合乎易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