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诗二
转盘八花铭、龟形诗、阡陌诗、火焰体和飞雁体诗、叠翠诗、玉连环诗、会意诗、拆字诗;还有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树名诗、鸟名诗、兽名诗、针穴名诗、卦名诗、四季诗等。
9、梅花形诗
梅花形诗共84字组成。共七个圆,是由一个同心圆(花芯)和六个圆(花瓣)构成,每个圆12个字,两圆之间公共合用3字。 读法:诗中某些字要重复读,形成连珠,要一个圈字挨一个圈子读,读成蝉联式连环七绝三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读为: 一 江练初澄霞散彩,彩虹遥挂影涵江。 窗间影挂遥峰雨,雨带风声入纸窗。
二 天外帆回风带雨,雨余江阔水连天。 悬知水阔江流直,直上湖心看月悬。
三 游冶马嘶湖上直,直将秋色作春游。 流光作色秋成彩,彩散霞红淡欲流。
10、龟形诗 下图犹如龟的背壳,故又称为"龟形诗"。 此诗共有小字240字,采用回环旋转的读法,从“含”字开始、至“含”字结束。全诗七言三十四句、五言二句。 含悲掩泪赠君言,莫忘恩情便长去。 何期一去音信断,遣妾屏帏春不暖。 蹫瑶阶下碧台生,珊瑚帐里红尘满。 此时到别每惊魂,将心何托更逢君。 一心愿作沧海月,一心愿作岭头云。 岭云岁岁逢君面,海月年年照得偏。 飞来飞去到君旁,千里万里遥相见。 迢迢路远关山隔,恨君塞外长为客。 去时送别芦叶黄,难悟已经柳花白。 百花散乱逢春早,睿意催人向谁道。 垂杨满地为君攀,落花满地无人扫。 庭前春草真芬芳,花得秦筝向盖堂。 为君弹得江南曲,附寄惜身寄朔方。 朔方迢迢山难越,万里音书长断绝。 银妆枕上泪沾衣,金瞜罗裳缝皆裂。 三春鸿雁渡江声,此时离人断肠情。 筝弦未断肠先断,怨结君承皇招安。 边戍送君远,别河桥路含。
11、绣龟形诗 年代:【唐】作者:【侯氏】 体裁:【七律】类别:【http://poem./html/poem/47/poem_238848.shtml##】 暌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 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阡陌诗 阡陌诗又称称十口井田歌,极像田间之阡陌纵横。以“十、口、井、田”四字作为连接点结构成诗。回旋往复,耐人寻味。故又名十口井田诗。从“一二田家村叟”读起,旋读到“田畔风前摇手”,一首《离亭燕》词。
读为:
一二田家村叟, 三五农家邻友。 井共汲泉畦共植, 同井长沮为耦久。 已罢谈兵口, 只访花询柳。
但得口中醇酒, 莫问腰间花绶。 十亩躬耕堪自老, 三十俄焉四九焦。 扇趿芒鞋田畔, 风前摇手。
12、火焰体诗歌和飞雁体诗歌
火焰体诗歌和飞雁体诗歌,既有听觉上的铿锵,也有视觉上的特异,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这是一首火焰体诗,因其字排列的形状似火焰而得名,阅读时,要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绕着读。得四句七言诗为: 山中山路转山崖,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杏山桃满山开。 下面一首是飞雁体诗歌,要左右开弓斜着读,呈人字行,犹如雁阵,所以叫飞雁体: 山山 山远花山 山路草云接山 山又猿飞绿鸟树山 深客片抱偷澄僧林 片绕僧树请澄 饭山山吟 客寻 读这首诗歌,从上往下斜读,单句从右斜向左下,双句从左斜向右下,可得五言八句。诗为: 山远路又深,山花接树林。 山云飞片片,山草绿澄澄。 山鸟偷僧饭,山猿抱树吟。 山僧请山客,山客绕山寻。
13、八山叠翠诗
“八山叠翠诗”是宝塔诗的一种类型。所谓“八山叠翠”,是指诗中有八个“山”字堆叠起来,句式参差,犹如一座山峰,竖立八行,行行有山,高低四层,层层亦有山,亦谐亦庄,甚是有趣。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评,“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索转成文,清新可诵”,“巧制也”。
溯其本源,真正以“山”入题的宝塔诗始见于唐代令狐楚《山》,首句为单字,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自上而下顺读即可。 山 耸峻 回环 沧海上 白云间 商者深寻 谢公远攀 山岩泉滴滴 幽谷鸟关关 对岛西连陇塞 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馀麋鹿闲
至明代嘉靖年间,昆山人邬景合开创“八山叠翠诗”这一体式,此后数百年间多有文人墨客为之,但真正传诸后世的仅有寥寥几首。据史料记载,邬景合是一怪才,资貌平平,但却满腹经纶,因而被皇太后相中,以永福公主许之,于是他平步青云,成了嘉靖皇帝的妹夫,官拜驸马都尉。后于清馥殿在直诸臣俱行祝厘礼,因他不俟礼成而出,且放浪狂言,嘉靖帝怒之,削职归原籍。隆庆二年复官。卒赠少保,谥荣简。逝者如斯,盈虚如彼,如今能让我们聊以凭吊的就只有他倾心所作的两首叠翠诗了。“八山叠翠诗”是邬景和游览苏州半山寺之时,目睹山之秀美、寺之雄奇、景之清幽之后,诗兴蓬发而创。此诗形状如山,读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第一二行连读,然后从第三行开始,每行拿出一半,向右盘旋而下,读至末行再向左,再盘旋而上,即成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而且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原诗:《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 山山 远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乐归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塔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诗解: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塔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此诗或写做前尖式,读法与上相同。见下: 山疑实沧 山世拥阆画浪 山塘归已阁苑作渔 山隔半心乐忘楼村庄歌 山远光百千三城题留侑 山映峰四苏旧榻醉 山里近庙禅新 山堂竹丝
后来邬景和游览苏州吴县洞庭包山灵光寺时又写了一首变体山形“叠翠诗”,题为《包山叠翠诗--游西山灵光寺》。 山山 灵异 山邻有山 择后四神 山前山季游山 遍访都春是尽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乐因是归光如镜镜 真寻俗世贪不身随 此诗以九个山字在外,五个山字在内,暗隐“包”字。读法同《八山叠翠诗.游写苏州半山寺》,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沿其吟读走向,大抵为一“亚”字状。 诗解: 山山灵异有山神,四季游山尽是春。 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镜镜随身。 不贪世俗寻真乐,因是归山慕至人。 山外野山都访遍,山前山后择山邻。
由于此诗形制特殊,写之较为难能,故自明朝以降,所见作品不多。我长期以来搜集到的仅有十数首,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中竟多有抄袭之作,现摘录三首,聊博一笑。 第一首是清朝王尔烈所作: 山 角下 山八青山 天到路角 山远我弯高山 天说都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行般千语鸟 多艰险晓叫叫得行 涉跋途长难里万人 诗解: 山下青山路角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千般叫,叫得行人万里难。 长途跋涉多艰险,晓行夜宿此山间。 人人都说天山远,我到天山八角山。
第二首清代某诗人写的《游霍山》,原诗如下: 山山 外霍 山青是山 路曲讲名 山青弯我好山 流水响说道东 山深潺潺人人关三 百鸟声声为夜半定 行上路叫俗客湖江 人万里难劝君莫作 诗解: 山外青山路曲弯,青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声声叫,路上行人万里难。 劝君莫作江湖客,俗为夜半定三关。 人人说道东山好,我讲名山是霍山。 (注:霍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五岳五镇)之一。古时华夏名山有五岳、五镇,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为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中镇霍山。“中镇霍山于霍州”,名排五镇之首。)
第三首见于江西宜黄县二都石巩寺石壁和浙江东康县一座名山上的一块诗碑。除所述山名不同,余皆一致。石巩寺壁上题为《铁牛山》诗,抄录于下: 山 牛下 山铁青山 狮到曲路 山好我弯高山 狮说尽响水流 山关人人潺潺深山 守神有夜呀呀鸟百 亏心事半叫路上行 做莫人为难分十人 此诗读为: 山下青山路曲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呀呀叫,路上行人十分难。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有神守山关。 人人尽说狮山好,我到狮山铁牛山。
从以上三首可以看出三者皆为因袭而来,由于成诗年代久远,所出不详,故也无法判断究竟谁是第一作者了。
“八山叠翠诗”并非仅限于写山,写别的题材也可以。近代有人就写过“八柳叠翠诗”和“八梅叠翠诗”等,这里就不赘述了。(完)
附:拙作《八叶叠翠诗》和《包叶叠翠诗》录于下,谨供诸君雅赏: 一、《八叶叠翠诗》 叶叶 盈柯 叶春翠叶 万香琼新 叶底寻棱玉叶 贺相遥尘纤扰 叶投紫电清风生叶 颦游凤驭美妒云流 液筠心早酒催辰旭 吮龙涵微露月亲日 诗解: 叶叶盈柯翠叶新,琼棱玉叶扰纤尘。 清风生叶流云妒,美酒催辰旭日亲。 月露微涵龙吮液,筠心早驭凤游颦。 叶投紫电遥相贺,叶底寻香万叶春。 二、《包叶叠翠诗》 叶叶 含娇 叶情万叶 落惜香菁 叶舞叶温秀叶 烬兰积鸣筝玉 叶犹抱叶叶怀春叶 英华润叶叶笑怀叶 色欢肠入隐秋鸿鸿 冷逐风临酒卮声隐 诗解: 叶叶含娇万叶菁,香温秀叶玉筝鸣。 叶怀春叶叶怀笑,叶隐秋鸿鸿隐声。 绿韵临风挥暖色,欢肠入叶润华英。 叶犹抱叶堆兰烬,叶舞叶飞传叶情。
14、玉连环诗 · 玉连环诗,全诗围成环型或矩形,从其中任何一字可顺读、反读、回读。 八字玉连环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酒盘铭 读法: 礼 为 节 全诗八字,顺读、反读可得 四言诗32句。如: 酒 有 礼节有宜,体悦酒为。 悦 宜 节有宜体,悦酒为礼。…… 体 可反读:礼为酒悦,体宜有节。……
展觑清氛,远迹明形。形明迹远,氛清觑展。展形明迹,远氛清觑。觑清氛远,迹明形展。 印铭读法: 辨钮呈信,展绶明分。分明绶展,信呈钮辨。辨分明绶,展信呈钮。钮呈信展,绶明分辨。 印铭读法: 安职守仁,宣德厚民。民厚德宣,仁守职安。安民厚德,宣仁守职。职守仁宣,德厚民安。 印铭读法: 敦一信明,文密慎诚。诚慎密文,明信一敦。敦诚慎密,文明信一。一信明文,密慎诚敦。 印铭读法: 密文庄质,直身方德。德方身直,质庄文密。密德方身,直质庄文。文庄质直,身方德密。 书镇铭读法: 平休示几,清浮治体。体治浮清,几示休平。平体治浮,清几示休。平休示几,清浮治体。 浮春砚铭读法: 芳流笔韵,香浮墨润。润墨浮香,韵笔流芳。芳润墨浮,香韵笔流。流笔韵香,浮墨润芳。 · 浮墨润芳。 端溪鼎砚铭 读法: 玄玉紫身,圆足畴文。文峙足圆,身紫玉玄。玄文峙足,圆身紫玉。玉紫身圆,足畴文玄。 砚铭读法: 友笔顺身,寿质润文。文润质寿,身顺笔友。友文润质,寿身顺笔。笔顺身寿,质润文友。 九畴砚铭读法: 长洫广畴,良墨爽流。流爽墨良,畴广洫长。长流爽墨,良畴广洫。洫广畴良,墨爽流长。 墨铭读法: 先斐征客,玄理存画。画存理玄,客征斐先。先画存理,玄客征斐。斐征客玄,理存画先。 钱铭读法: 轮净朴全,文正郭圆。圆郭正文,全朴净轮。轮圆郭正,文全朴净。净朴全文,正郭圆轮。 钱铭读法: 生息备文,盈国利民。民利国盈,文备息生。生民利国,盈文备息。息备文盈,国利民生。 狂醉 药 德 惑 恶 最 觞
砚铭 璧明圆理水宜平迹 墨铭 先画斐存征理客玄 松 阴茂浓质色洪秀声 竹 节高真枝资碧交叶 文章引用自: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塔形诗 咏山
开 山 满 桃 山 杏 山 好 景 山 来 山 客 看 山 裏 山 僧 山 客 山 山 中 山 路 转 山 崖
塔形诗形似宝塔,从山中盘旋而上,形似火焰,又名火焰体诗.
读为: 山中山路转山崖, 山客山僧山里来。 山客看山山景好, 山桃山杏满山开。
16、拆字诗 在奇特诗中,有种风趣的拆字诗,就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字分开,暗寓某个汉字。拆字诗早在汉代已有。据说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肆虐,有民谣《怨歌》云: 千里草,何青青, 十里卜,不得生。 “千里草”拆“董”字;“十里卜”拆“卓”字。此诗意即是说,那个姓“董”的,怎么那样根深叶茂?哪个叫“卓”的,不让我们活下去。这首诗隐晦的寄托了无限的怨恨之情。 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过五首拆字诗,其中一首《鸣蜩早》云: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吸晚虫。 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这道题为《鸣蜩早》,拆开为“口鸟虫周早十”六字。作者巧妙地把这六个字依次安排在句子首尾的固定位置上,使它从内容上化入诗句,浑为一体,不见镶嵌之际,在形式上别具一格,独有匠心。 律诗难于压韵、对仗、平仄、呼应、有情。“拆字诗”又受形式之限,更难写出佳作。吾闻,古代某才女以“霜飘枝结泪,花落蝶含愁”此十字为题,每字一首,共十首七绝,乃春闺相思之作。吾未能见此诗,惜乎。世传版本杂乱,常疑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吾又闻,前人习诗时有云:若能将此十字依规定拆成十首,且形情兼备者,则始算会诗之人哉。“霜飘枝结泪,花落蝶含愁”,每字均可拆成三字,所拆各字用作七绝之每句首字,原字则用于七绝终句首字,于是七绝成焉。容吾一试,见笑,见笑。 霜 雨凄风酷水流红, 木叶萧疏赤染枫。 目送苍穹归雁远, 霜凝露冷泣秋虫。
飘 西楼月影柳含烟, 示舞轻歌惜暮年。 风卷残英花溅泪, 韶华尽逝有谁怜。
枝 木枯韵断百花残, 十里长亭别泪潸。 又是依依牵手诉, 枝头燕泣盼君还。
结 丝蚕吐尽魂难断, 士别多年未忘还。 口语乡音依旧是, 结情故土荐轩辕。
泪 水波荡漾碧连天, 目送孤帆野度船。 荷艳叶圆藏锦鲤, 泪珠滚落荡漪涟。
花 草新柳翠东风软, 人面桃花笑丽妍。 匕字轻开思恋锁, 花痴醉饮慕婵娟。
落 草密藤葱六月天, 水乡一碧万重田。 各携丽偶情幽处, 落日红霞映粉莲。
蝶 虫披护色意留身, 世事如斯慎为真。 木苑山川情所寄, 蝶飞莺语更怡神。
含 人才自古多年少, 之首奇诗绝世骄。 口问豆萁何煮豆, 含悲饮泪谢当朝。
愁 禾枯苗萎庶民忧, 火夏蒸腾裂地畴。 心祷上苍霖雨降, 愁容难解怕荒秋。
山居咏
清 万树
侈 明 浴 直 間向映懸邊口把年 無 簧 靜 敏 作 事林花筍聽看心賦 蘇 壬 岩 花 相茗片枝棲挺野萊 燖 鈺 檎 愔
此诗可谓拆字诗中一绝.诗中“直、浴、明、侈、敏、静、簧、花、岩、壬、侈 、愔、愔、钰、燖”十五字,每两字,拆后全诗从右至左竖读,成一首七言律诗。
读为:
十年作赋草莱音, 且把文心化野心。 谷口每看山挺木, 水边争听石栖禽。 月悬青笋千枝玉, 日映黄花一片金。 多向竹林生茗火, 人间无事更相寻。
17、人名诗
句中暗藏有古人姓名的诗。为杂体诗之一。
野望: 望道郭源新,芦焚苏雪林。 烽白朗霁野,山草明霞村。 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 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归棹: 凡海岩既澄,荻帆火雪明。 波儿袁水拍,蓬子落花生。 白莽伍蠡甫,青崖沈雁冰。 志摩卢冀野,陆小曼沙汀。
边解: 皑岚盛焕明,王统照东平。 李守章曹白,柳无忌艾青。 周全平迪鹤,孟十还沉樱。 老向黄庭隐,丁玲朱自清。
有感: 山青楼适夷,王语今徐迟。 茅盾易君左,海戈熊佛西。 十方刘白羽,六逸程朱冼。 曹聚仁光赤,何容陈大悲。
忆昔: 也频徐仲年,火雪明田间。 大雨冼星海,长虹穆木天。 佩弦卢冀野,振峰欧阳山。 林疑今空了,丛芜黄药眠。
城望: 满城崔万秋,郭沫若洪流。 碧野张天翼,胡风陈北欧。
晚凉: 葛琴闻一多,陈子展高歌。 小默臧云远,梁宗岱立波。
梵怨: 恨水张春桥,丽尼陈梦韶。 何容徐玉诺,常任侠圣陶。
幽怀: 巴金凌淑华,大雨周椤加。 柔石蹇先艾,朱溪陈梦家。
18、地名诗
周恩来总理曾把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 十站地名诗
· 宣城距泾县城有一百华里,每隔十里有一站(村庄),其顺序如下: 1、绿锦铺2、双牌铺3、毕村铺4、 杨柳铺5、高桥铺6、柿木铺7、古楼铺8、琴溪桥9、桑坑10、泾县城 相传清光绪年间,宁国府有一位府官由府衙(宣城)到泾县去巡视.。这位府官经过上述各站,都要驻轿片刻,领略一番景色。到了泾县城,他回忆沿途各站的地名和特点,诗兴顿起,即以上述各站的顺序、名称和情景,趣咏七律诗一首: 出得城南绿锦鲜,双牌毕村路绵绵。 风吹杨柳千条线,雨打高桥万倾田。 柿木林中听鸟语。古楼铺上少人烟。 琴溪古迹今还在,桑坑十里到县垣。
19、药名诗
树名诗 在诗句中嵌入树木名称的诗。一般采用双关的方法,把树木名称引入诗句,有的是意义不同而字形字音相同的两个词双关;有的是字形字意不同而字音相同的两个词双关;有的则是意义或用法有所变化。 例:萧绎《草名诗》: 赵李竞追随,轻衫露弱枝; 杏梁始东照,柘火未西驰。 香因玉钏动,珮逐金衣移; 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 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 李:果树名,诗中做姓讲。 衫:与杉同音; 杏:果树名,诗中做定语; 柘:又叫黄桑树,诗中作金黄色,用以描写火; 香因:即香木缘; 柳:树木名,诗中写的是美丽的眉毛; 珠:与朱同音,朱:赤心木,也是树木名诗中与珰搭配,为女子用珠子做的耳饰; 桂:即木犀树; 新:与薪同音。 21、鸟名诗
方舟去鳷鹊。 鹄引欲相要。 晨凫移去舸。 飞燕动归桡。 鸡人怜夜刻。 凤女念吹箫。 雀钗照轻幌。 翠的绕织腰。 复闻朱鹭曲。 钲管杂回潮。 22、兽名诗
豹韬求秘术。 虎略选良臣。 水涉黄牛浦。 山过白马津。 摧锋上狐塞。 画像入麒麟。 果睛新花落。 桃枝芳树春。 王孙及公子。 熊席复横陈。
23、针穴名诗
金推五百里。 日晚唱归来。 车转承光殿。 步上通天台。 钗临曲池影。 扇拂玉堂梅。 先取中庭入。 罢逐步廊回。 下关那早团。 入迎已复开。 明代医家李挺穴位即景诗 这组即景诗是按十二经分布在四肢端部的穴位,按井、荣、腧、(原、)经、合的顺序而排列,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 渔翁 (于太阴肺经) 少商湖海一渔翁,鱼际太渊任转篷; 漫道经渠不可测,还数尺泽起蛟龙 夜色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茅屋二三间,合谷阳溪第几湾。 九曲池边云影谈,港天星斗浴波澜。 秋风 (足阳明胃经) 秋风历兑内庭西,陷谷冲阳过解溪。 三里未知何日到,几番翘首歇思齐。 野寺 (足太阴脾经) 隐白云中一老僧,大都离俗少人憎, 几回太白商丘过,汲取阳陵泉几升 班师 (手少阴心经) 少冲少府把师班,兵马神门得胜还。 灵道战书前日发,而今少海已归山。 观涨 (手太阳小肠经) 浮萍少泽任东西,前谷渊源统后溪, 脆骨又逢阳谷涧,交流小海欲倾提 茅亭 (足太阳膀胱经) 茅亭结起至阴边,通谷浮云四望烟, 束骨近同京骨峙,昆仑逐与委中连. 远眺 (足少阴肾经) 秋高闲眺涌泉边,然谷太溪豁眼帘, 复溜一帆阴谷去,江山览胜碧连天。 秋雁 (手厥阴心包络经) 中冲孤雁彻云霄,几度劳宫故寂寥, 转过大陵来间使,深渊曲泽莫招摇。 咏蝶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桃李掖门栽,中渚阳池次第开。 花落支沟香满涧,一天井字蝶飞来。 别恨 (足少阳胆经) 窍阴别后恨相牵,几侠溪临泣杜鹃。 怀抱丘墟情未毕,烦君阳辅寄临泉。 迷途 (足厥阴肝经) 云霞烟锁大敦峰,忘却行间转太冲。 坐望中封无路入,曲泉行水听踪踪。
24、卦名诗
用《易》卦名入句写成的诗。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卦名诗》 !nw*_ [_J栉比园花满,径复水流新。(比,复)汉语网群%A Y3d2d2d 离禽时入袖,旅谷乍依蘋。(离,旅)汉语网群_J*l_o_V-v8W"^.i 丰壶要上客,鹄鼎命嘉宾。(丰、鼎)汉语网群-m,|2n E,m-J#C_` o 车由泰夏闼,马散咸阳尘。(泰、咸) dA1w_L9P%e_C0 莲舟虽未济,分密已同人。(未济、同人)
权德舆 节变忽惊春,临风骋望频。 支颐倦书幌,步履整山巾。 时鸟渐成曲,杂芳随意新。 曙霞连观阙,绮陌丽咸秦。 天地今交泰,云雷背遘屯。 中孚谅可乐,书此示家人。
赋得山卦名诗 张正见 蓬莱遁羽客,岩穴转蒙笼。 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影带临峰鹤,形随杂雨风。 寻师不失路,咸欲驭飞鸿。
25、四季诗
描写四季的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 1、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
来自: 公司总裁 > 《诗/词/歌/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