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篇-对“诡辩”的经典解释!

 求佛如求己 2013-07-07
什么是诡辩?简单地说,即对一事物的评价可以得出看似有理却歪曲事实的结论。在古希腊时代,有一天,一名学生去请教他的老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俩洗澡,他两人谁会洗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脏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会洗澡呢?”学生忙改口: “是爱干净的人!”“不对,是脏的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到开始的答案。 “又错了,当然是两人都洗了。”老师说:“爱干净的人有洗澡的习惯,脏人有洗澡的必要,怎么样,到底谁洗了呢?”学生眨巴着眼睛,犹豫不决地说:“那看来就是两人都洗了。”“又错了!”老师笑道:“两人都没有洗。因为脏人不爱洗澡,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学生无可适从,问:“那……老师你好像每次说得都有道理,可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样,我们该怎样理解呢?”老师望着学生,答道:“这很简单,因为这就是诡辩。”
这则故事实际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诡辩的目的并不在于真实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其思维方式只是从有利于自身的某一个角度来看待客观事物。但是, “诡辩”认识问题角度选择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也深刻地反映出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换句话说,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却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得出的结论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