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和【春秋时期秦国医家】

 莫问君 2013-07-10

医和(生率年不可考)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医家。其姓不可考,名,因其职,人称医和

        其主要生平不可考,描述医和的文献详见于《左传》、《国语》和《通志》三书。以天人一体阴阳相生相荡的理论论述疾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他提出的明失治病说,成为后世湿六气病因说的滥觞。

       周景王四年(前541年),晋平公有疾,秦景公派遣医和侯诊,医和指出其病不是由于鬼神作祟,而是由于沉溺女色所致,继而提出了著名的天气治疗论,从理论上否定了巫术鬼神致病观。他并向晋平公预言,晋平公一旦薨去,辅佐他的良臣将继死去,晋国亦有难。就是现在他不死,也会失去诸侯们的拥戴。

        赵文子不满医和言论,表示辅佐晋平公已经八年,晋国一向太平无事,霸政依旧,质疑医和胡说八道。医和回应指赵文子不能使其国君不沉溺女色,置国君生出这些病来,反以自己的政绩为荣。八年的太平已经长了,怎么能保住国家长治久安呢?医和并向赵文子仔细解释了蛊病之由,皆是沉溺女色所致。赵文子有感医和之能,赞为良医,并以厚礼送赠。

《通志》一书中,表示“和”和“缓”同音,认为医和与同一时期的另一名医医缓为同一人。但两人出现的年代相差四十多年,故此可能性比较低。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生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治病。诊病以后,医和对他说:“你的病不能治了。这就叫亲近女色、病如蛊症。既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饮食失调,而是因为迷惑于女色而丧志。辅佐你的良臣将要死去,老天爷不再保佑晋国了。你就是不死,也要失去诸侯们的拥戴。”晋平公说:“女人不可亲近吗?”医和回答说:“应该有节制”。
 
       赵文子听了医和的话,便说道:“我赵武和晋国的几位公卿大夫们得以辅佐国君成为诸侯盟主,至今已经
八年了。国内没有凶恶的暴政,外面诸侯们也没有二心。你为什么还说'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呢?”医和回答说:“我是在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我听说'正直的人不辅助偏邪的人;光明磊落的人不为暗昧迷惑者谋事。巨木不长在高险的位置;松柏不生在潮湿的地方’。赵文子你不能直谏君主、使其不被女色迷惑,竟使君主生出这些病来。而你还不知自退,反以自己的政绩为荣。八年的时间就夸说已经很长了,怎么能保住国家长治久安呢?”
赵文子说:“医生还要管到国事上来吗?”医和回答说:“上等的医生可以治国家的毛病,其次才是治人的病。我医官本来也是一个官呀!”文子又问:“晋平公还能活多久呢?”医和回答说:“如果诸侯继续拥护他当盟主,他最多能活三年;如果不再支持他当盟主,他也活不过十年;超过十年以后,晋国必有大灾难。”
 
        就在那一年的十二月,赵文子便死了,诸侯也开始背叛晋国,拥立楚国为盟主。鲁昭公十年,晋平公也去世了。此后,晋国的国势便每况愈下,直到最终被三家瓜分,连名字都从春秋历史上消失了。医和的预言一个个全都准确的兑现了。

诊病手段

中医理论

在医和对晋平公的谈话中,除了仔细的解释了“蛊”病的各种含义外,他还使用了阴阳、四时、五行、五声、五色、五味、六气等等中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概念,对后世中医有关的理论发展和普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病源”的病因学说,该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者。
《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这就是晋侯(晋平公姬彪)患病后向秦国求医,秦伯(秦景公)让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病后,提出的著名的“六气病源”学说。

方技

         这段史料的奇特之处是:医和用诊病手段得到的不仅是病人所患疾病的信息,而且还有病人的命程、甚至病人身边良臣的命程的准确信息!医和不单是在“医”,而且同时在“卜”,在“算”,在“相”!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到,为什么古代史书上总是把“医”、“卜”、“星”、“相”列在一起,笼而统之的称为“方技”了。
        值得指出的是,如此奇特的诊断水平,不但当今的许多人难以相信,就是古代相信特异能力的人,没有亲眼见到时也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幸运的是,医和并非我们所知的具有这种能力的唯一医家。我们至少可以从史书上举出另一个具有这种能力的医家来互相参证。

僧智缘

        在宋代嘉佑年间,有一位高僧叫僧智缘。他是随州人,精于医道。在嘉佑末年时被皇上召到京城里去,住在有名的相国寺里。每当他为人诊脉时,就能知道对方身份的贵贱,命程中的吉凶、祸福。而且他能通过诊断父亲的脉知道儿子的吉凶、祸福,所得的结论都非常神奇而又与实际相符。当时京城里的士大夫们都争着去拜访他。
       当时,王硅和王安石都在翰林院供职。王硅怀疑这种事古代没有,因此不敢相信。王安石却说:“古代的医和为晋侯诊脉,就知道他的良臣要死。如果良臣的命运都能从君主的脉象中看出来,那么诊父亲的脉知道儿子的命程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按《左传》:晋侯有疾,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祐。公曰:女人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是吾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按《国语》: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出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远男而近女,惑以生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不生,天命不祐。若君不死,必失诸侯。赵文子闻之曰:武从二叁子以佐君,为诸侯盟主,于今八年矣。内无苛慝,诸侯不二,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祐?对曰:自今之谓,和闻之曰:直不辅曲,明不规闇,榣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吾子不能谏惑,使至于生疾,又不自煺而宠其政,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文子曰:子称蛊,何实生之?对曰:蛊之慝,谷之飞,实生之。物莫伏于蛊,莫嘉于谷,谷兴蛊伏而章明者也。故食谷者,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宵静女德,以伏蛊慝。今君一之,是不飨谷而食蛊也,是不昭谷明而皿蛊也。夫文,虫皿为蛊,吾是以云。文子曰:君其几何?对曰:若诸侯服不过叁年,不服不过十年,过是晋之殃也。是岁,赵文子卒,诸侯叛晋;十年,平公薨。
       按《通志》列传:或曰:缓即和也,音讹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