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六种表现

 wangliangqing 2013-07-11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种只图虚名、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有:
  
  一是文山会海,公文旅行。很多时候,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工作就是开会,会议越开越滥,文件越发越多,实际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不管大事小事,不分轻重缓急,都要层层请示,照抄照转,天塌下来与我无关。
  
  二是高高在上,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不深入调查研究。即使下去,也是下级人员跟着一大堆,报社电视台记者一大帮,迎送宴请,参观题词,领导精力分散,接待单位忙于应酬,群众不能讲真话,导致调查不深,研究不透,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更有甚者,名为调查,实为扰民,一天调查,三天游览;有的下乡前已写好调查后的讲话稿,主观想象,隔靴搔痒。
  
  三是工作不落实。有的领导干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只当官,不做事;只讲话,不督查。规章制度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红头文件发了一号又一号,但常常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多年,面貌依旧,毫无建树。
  
  四是作风粗暴。阿谀之词百听不厌,逆耳之言一听就炸,顺我者上,逆我者下。对群众不做说服教育工作,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甚至滥用职权,欺压群众,等等。
  
  五是弄虚作假,浮夸。有的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求升迁,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参观工程”,往往以点“代”面,甚至弄虚作假,搞数字游戏,向上报假数字,向下压高指标,压出了一个地方的浮夸风,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最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是不负责任,遇事推诿。只图一时之利,一己之利,视法律法规、党纪政纪为儿戏,管理松弛,恶性事故接连不断,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只交“学费”不长见识。今天“研究研究”,明天“考虑考虑”,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