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歌谣说过年

 佳文天下 2013-07-13

民俗歌谣说过年

  在我国,还得说北方人过年最为讲究。古代过年的许多风俗至今还在北方保留着。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熬一锅香甜的腊八粥。大人们还将蒜瓣浸入醋中,准备除夕吃饺子用。民俗曰:“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明天)是小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流传已久的俗语。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来扫房;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年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城市人虽已淡化了一些民俗,但扫房、贴春联、年三十吃饺子是雷打不动的。除夕这天人们都要穿上新衣,到父母或爷爷奶奶家包团圆饺子。子时进食,故称“交子”。守岁,也是北方人比较注重的,这一夜,忙碌一年的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娱乐,孩子们则提着灯笼,到外面燃放鞭炮。 

  子时一过,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接受压岁钱。初一串门拜年的习俗如今多被礼仪电话代替。逛庙会离城市人的生活已远,但初二、初三回门,仍是北方人普遍遵守的规矩。初五又称“破五”,这天妇女不许做针线活儿。现在初五也成了人们扭秧歌的日子。

  春节的喜庆,在正月十五灯会这天达到高潮,放礼花也是北方人在这一天的传统。“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在北方农村广为流传。但现在生活的快节奏已不允许人们过多玩耍、休闲,“十五”一过,大年也就过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