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闺中友谊 是否难逃真情假意~~~^_^~~~

 yfpy1234 2013-07-13

闺中真的有蜜友吗?事实是,再好的姐妹也有闹翻的时候,比如芒索和杜拉斯。虽然她们都是享誉文坛的作家,甚至有着长达30多年的交情,但也一样难逃岁月的诋毁。不是她们刻意藏匿真诚,当然,这更不足以证明反目成仇才是闺中友谊在劫难逃的命运。但,谁让女人的天性即是如此?善妒、伪装,而且自私。还有什么比这更容易摧毁一段漫长而又似有若无的关系呢?

闺蜜之间,有一种地理需要

  闺蜜之间,有一种地理需要

  同是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就曾很直白地告诉芒索,“你我不能闹翻,大家有一种地理上的需要。”好一个“地理上的需要”,里头包含了多少只有女人才懂的隐秘语言啊!你我只能是友好邻邦,若不明白这一点而越雷池,则极有可能两败俱伤。

  其实,在原始形态上女人就是一种群居型的物种。也就是说,女性之间的彼此关照,源自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比如狒狒,成年后的雄性狒狒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会自动离开部落,而雌性狒狒的一生则都是在其出生的部落中和那些雌性亲友一起度过。而且,有趣的是,经过一场恶战后的雌性狒狒往往伴有一段温情脉脉的沙龙时光——它们互相安抚,相互理毛、捉虱子。而这其实就是闺蜜情谊的原始形态。通过这种方式,雌性狒狒是在提醒着彼此“我们是多么的生死与共”。

  这一切,就如同闺蜜对于女人的重要性。然而进化至今,女人们渐渐发现赤诚相见并不可取,像友好邻国那样唇齿相依才是闺蜜应有的相处之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绝望的主妇》里的经典情境——四人牌桌无疑正是对闺蜜形态的最佳诠释。不远不近,不冷不热,但有什么生活、职场、爱情里的琐事、无聊事、烦心事,全都可以像倒垃圾一样畅快淋漓地倾囊而出。对于这种特有的现象,研究者们给出了最有力的论证,“聊天是女性友谊的基石。不仅让一个女人感觉到安全感、被接纳,而且提供了探索自我的可能性。”

  而与此同时,根据神经学的研究,聊天还能刺激女性大脑的快感中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和后叶催产素。这可是除了高潮之外,女人能获得的最大的神经快感。也就是说,对于女人而言,她最享受的不是闺蜜的存在,而是闺蜜的存在给她提供了多么绝佳的“自慰”渠道。而且,研究还发现,尤其是在脆弱的人生时刻,闺蜜更是一支强有力的安慰剂。早在2004年,美国俄亥俄州的研究者就曾对3000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最终发现,比起那些拥有女性密友的女患者,没有女性密友的女患者死亡率要高出四倍。相对而言,家庭关系则是一个无关因素。

  闺蜜也有七年之痒

  据说,闺蜜之间也有类似于7年之痒的现象。每隔7年,她们一半以上的亲密友谊会消失。并不是女人较之男人更加朝秦暮楚,而是女人要想对抗天性中的善妒、自私实在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两三年前,《扭曲姐妹情》的作者Kelly Valen就曾毫不留情地披露,虽然几亿女性都宣称有多爱自己的闺蜜,但事实上女人和闺蜜之间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耍过小心眼甚至刻薄对待过对方。

  这并非她的信口雌黄,而是有事实作为依托。在调查了美国各地3020名年龄从15岁到86岁不等的女性之后,Kelly Valen得到了一组惊人的数据:84%的受访者称曾经在别的女人手中吃尽苦头,88%称从其他女性处感到恶意和负面性。1000多个女人声称曾经因为女性之间的麻烦而患抑郁症或者寻求心理辅导。

  数据的精确与否我们无从考证,但或许从芒索和杜拉斯这对好姐妹的故事身上,我们还是能依稀嗅到一点“闺蜜翻脸”的蛛丝马迹。因为,在杜拉斯去世后,芒索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闺中女友》。这是芒索根据自己与杜拉斯数10年的闺中友谊,写就的一部关于杜拉斯的回忆录。在书中,芒索以深情的笔调叙述了她俩从亲密无间到因琐碎小事反目成仇的经历,给人看到一个内心充满矛盾而又惊世骇俗的杜拉斯。

  善妒

  就在《闺中女友》一书出版后,该书的中文译者胡晓跃当面采访过芒索,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芒索说,“闹翻?我们并没有闹翻,而是她单方面疏远我、提防我,最后不理我。”芒索特别强调的是,她相信自己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杜拉斯的事。也许她言之确凿,但有些微妙的情绪恐怕也只有她本人最知晓。那就是虽然杜拉斯之前就有名气,但那也只是一种圈内的名气,而当杜拉斯因为《情人》获龚古尔文学奖并获得世界声誉之后,她在文学地位上与芒索的距离就慢慢拉大了。“尽管对于闺蜜取得的巨大成功,芒索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曾表现出一种全然的欣赏与喜悦”,但作为女人,对于那一种秘而不宣隐藏在芒索内心深处的情绪恐怕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嫉妒。这种情绪或浓或淡,淡的时候它无伤大碍,丝毫不会影响到闺蜜之情;但它一旦浓烈起来,会像一把火,那股不管不顾的蔓延之势伤人也伤己。

  泄密

  闺蜜之间总是无话不谈的,而世上又是没有密不透风的墙的,更不用说哪天闺蜜想借机找找茬挑衅一下你们的关系也不是毫无可能。芒索就很清楚,有一件事是导致她和杜拉斯翻脸的导火索,那就是她在自己出版的一本书里提到了杜拉斯的年龄,说她是70岁的人。杜拉斯因此指责芒索透露自己的隐私。可芒索辩解说,“可是,你的出生日期出现在法语书里,出现在所有的词典里”……杜拉斯毫不理会,“这你用不着说。你利用我卖你的书”。这就是在女人之间通行无阻的逻辑。相安无事的时候,什么天大的秘密都可以告诉你,就像《绝望的主妇》里女人们甚至可以替对方隐瞒谋杀案;而当事端被挑起的时候,再平常的小事也是触碰不得的隐私,也能掀起轩然大波。

  利益冲突

  设想一下,假如芒索与杜拉斯身处两个不同的行业。那么,当杜拉斯在文坛异军突起的时候,芒索的内心可能要淡定许多。毕竟,当镁光灯都指向杜拉斯的时候,作为同样以写字为生的、自傲的女人,对于自己的“无人问津”,芒索的心里很难保持平静。何况,文人相轻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自私

  无论多么信任自己的闺蜜,但内心深处,女人还是谨慎的。也可以说,其实潜意识里,她们并不希望自己那么地被另一个女人所认知和了解,她们感觉那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无所遁形的尴尬,甚至有时会因此而毫无理由地生气。所以有人说,“杜拉斯之所以如此绝情地结束了两人长达30多年的友谊,是因为芒索太了解她了,太接近她了。当她意识到内心的巨大秘密要被人发现,她本能地自卫。”

闺中友谊 是否难逃真情假意(2)

  识别闺蜜变脸四信号

  英国学者詹尼特·托德在《女性情谊》一书中,总结了文学史上的5种女性友谊:浪漫型、欲望型、控制型、政治型、社交型。一般流行文化里呈现的大都是第一种,亲密、温暖的同性情谊,但《绝望的主妇》在讲述整个故事的时候,开篇却是由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平白无故的恶意(胡柏太太的一张纸条,导致了玛丽·爱丽丝的自杀)开始的,这恐怕也恰是《绝望的主妇》的诚实之处。因为,闺蜜情谊从来都不是以理性化的状态而存在于现实,它是错综又复杂的。事实上,作为闺蜜在翻脸之前也一定是有先兆的,倘若能够识别,岂不是可以避开雷区,绕道而行?

  双生姐妹

  不管怎么说,闺蜜毕竟不是亲姐妹。少了那一层血缘关系,但如果同时又拥有比血缘更多秘密的时候,对于闺蜜那份情谊来说,其实是超负荷的。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往那个原本轻松、简单的道德空间里填塞了太多的欲望、低俗和萎靡,它又怎么能够滋生出绚烂的友谊之花呢?所以,有时你和闺蜜的形影相随、形同手足并不一定是好事,没准反而会是噩梦的开始。

  越级分享

  职场不顺、生活境遇波折,或许你是可以向闺蜜倒倒苦水。至于私生活部分的分享,你是不是应该学着三思而后行呢?尤其是你和另一半的私密行为,或者私下的古怪癖好,恐怕就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拿出来与闺蜜分享了。而且,分享也是要分级别的,大众级还是私密级,自己心里可要泾渭分明。否则,很有可能搞得见面时3个人都很尴尬。

  共历苦难

  以前人们都说夫妻之间最可贵的是同甘苦、共患难。然而对于闺蜜而言,这个人生箴言却一点都不可取。因为当其中一方习惯了在另一方遭遇不幸时充当她的浮木、救生艇,久而久之,被保护的一方反而容易患上“保护遗忘症”,也就是说,在度过人生难关之后,出于对既往痛苦事件的保护性欲望,女性一般都会选择与“知根知底”的朋友保持距离。因为在内心深处,她害怕对方会引发她无意触及那些不堪,甚至每一次的见面可能都会给她带来纠结的情绪体验。

  玩笑过火

  女人大度的时候很大度,但小气起来却又小气得很。所以,男人常说“女人心,海底针”。不是女人刻意装深沉,而是其实就连她们自己也搞不清自己那变幻莫测的情绪到底有没有个准儿。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女人有时不对男人发火,不是那件事不足以让她发火,如果哪次发火了,那是这次碰巧不是她想“忍忍了事”的时候。当然,碰到枪口上的有时不是男人,而是女人最亲密的同性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