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腰肌』,音不是唸「客」腰肌,而是唸「卡」片的「卡」,但是,記得要唸四聲,很奇怪吧!髂腰肌,老是讓我們想到日式豬排。如果談到吃,這況肌肉就是『腰內肉』,孕婦坐月子要炒麻油、薑片補身子用的瘦肉,『髂腰肌』也就是平常日式料理我們最愛吃的日式藍帶豬排的大里肌,好吃極了,肉質鮮嫩多汁。現在,請你可以自己摸一下你的鼠蹊部,就是腰帶下緣位置,用力用手去按住,將腳輕輕地抬高,你會發現有一塊肌肉在動作,那就是你的日式豬排『髂腰肌』的位置!
『髂腰肌』,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彎曲你的大腿,也就是大腿的主要曲肌,它可以讓你的大腿骨關節彎曲,讓你自在地行走或爬樓梯,同時在你坐下時扮演重要的角色。你可以試試直立站好雙手叉腰,將腳抬起至腰的高度,『金雞獨立』身體保持不動如山,這是收縮髂腰肌的動作。
『髂腰肌』太緊會限制身體前彎,所以,身體往前彎,如果腰椎二側隆起來,無法彎曲摸到腳趾,或是更嚴重的根本彎腰手指摸不到膝蓋。但後彎時,如果『髂腰肌』太緊可就麻煩大了,你就很難將身體往後仰,即使拚了老命地往後伸展,也很難。一般上班族長期久坐不動,又很少做運動的人來說,『髂腰肌』的肌肉無力,長度變短變緊,會嚴重限制腰椎的活動,一旦要腰椎後仰,腰簡直就像是僵硬無彈性,就是被拉住沒辦法往後仰。
『髂腰肌』就是你的身體的『西螺大橋』,連接你身體的上半身與下半身;而同時這條肌肉解剖的走向又是從後面胸椎第十二節、腰椎第一、二、三、四、五橫突,往前往下走到大腿骨關節。所以,『髂腰肌』又是連接身體前、後最重要的一條肌肉。『髂腰肌』會左右你的脊椎及骨盆及大腿的彎曲度。當『髂腰肌』縮短太緊時,會帶動骨盆向前傾,增加脊椎前凸的幅度,此會將上半身重量完全集中置於腰椎上,那會造成腰椎椎間盤凸出或是關節過度磨損及長骨刺、脊椎滑脫等多項問題。常見門診有些朋友練瑜珈後彎,因為,『髂腰肌』縮短太緊,實在是沒有辦法做的很好,又想好好保護脊椎的活動度,此時,就應該先多多伸展『髂腰肌』。
【解剖結構】 『髂腰肌』更進一步從解剖結構細分為由腰大肌及髂肌所組成,由於起始點不同,但因終點都在股骨頭的近端的小轉子同一肌腱上,一般統稱為髂腰肌,現分別介紹如下:1.腰大肌psoas major:(psoas=腰部肌肉)腰大肌的肌肉起點在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橫突的位置,結束於股頭的上端。2. 髂肌ilicas muscle:起源至髂骨窩內側,止點同腰肌同一位置。
『髂腰肌』會如此重要,是因為腰肌大小猶如手臂般粗,腰肌的肌肉肥厚也十分有力量。因此,它可以扮演讓骨盆前傾或後傾進而影響脊椎的前凸或是後凸。一般上班族或學生長期坐姿下工作,又缺乏運動會讓這條髂腰肌變短變緊,會造成骨盆前傾,尾骨及坐骨上提的現象,進而導致脊椎過度前凸。
髂腰肌自我檢測法,當你坐著曲膝雙手抱著小腿前側時,注意,這時的腰椎就是呈現過度前凸的姿勢,腰椎喪失其正常前凸的曲線。請注意!這是引發下背痛起始點。
早晨或傍晚,我們常常看見有許多人在公園運動,但是有些運動您真的作對了嗎?例如:有人習慣不斷地前後踢腳,來增加髖關節的活動,但是這是很可怕的事!因為每天長期這樣踢來踢去,會造成髂腰肌的肌腱在股骨處的滑液囊(bursa)發炎,這個滑液囊的作用是主要是減少肌腱與骨頭間的磨擦力,但是仍然會經不起每天都來個前踢後踢個幾百下,造成過度磨損發炎,記得下次要小心囉!
【伸展運動,投資健康】 『髂腰肌』伸展運動對人體的益處,主要是促進柔軟度的提升,伸展運動的好處包括:增加脊椎活動度、改善下背痛與預防、減緩脊椎及肌肉老化、預防及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減少因受傷或手術後所造成的組織粘黏、增加運動中的動作協調性、運動傷害的預防、減輕運動後延遲性肌肉酸痛、減緩因為缺少運動而引起的肌肉衰退,伸展運動使關節活動範圍增加,肌腱、韌帶和軟組織的延展性提高,施以伸展運動便容易順利的拉長肌肉、肌腱,使柔軟度慢慢地隨之增加,同時減少伸展時對肌肉造成傷害。由此可知,伸展運動與柔軟度之關係非常密切。
『髂腰肌』伸展運動的另一個優點是它不受時間、器械、設備及場地條件的限制,運動時可依個人需求自我取決,且伸展運動的運用是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就脊椎活動度、柔軟度的提升而增進運動表現、促進身體健康而言,伸展運動有相當的價值。
【伸展運動做的時機】 以伸展運動的目的而言,運動前的伸展運動,主要在增加肌肉的延展性、肌肉關節活動的準備,以及幫助預防傷害的產生。
身體容易緊繃的肌群,由於日常生活的活動特性及生活習慣,容易導致某些肌群緊繃或縮短的現象,如髂腰肌、股直肌、大腿內收肌等位於身體前面的肌群,及大腿後肌及小腿後肌(比目魚肌、腓腸肌)等位於身體後面的肌群,必須特別伸展這些肌群,以減少因緊繃導致疼痛及柔軟度下降。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髂腰肌: 髂腰肌:『髂腰肌』主要是協助髖關節屈曲的動作,若長時間實施抬膝的動作或不常進行髖關節伸展運動、腰椎前凸皆可能導致髂腰肌緊繃或縮短。
【伸展的注意事項】 一、做伸展操之前,要先做熱身運動,伸展才會更效率,熱身運動可採取短時間的慢跑或走路方式進行。 二、伸展時,應循序漸進,在個人關節的最大活動範圍內伸展,緩慢伸展到有點緊即可,千萬不要有痛的現象發生,尤其要避免強度太強,而造成關節與肌肉的傷害。 三、本文所示之伸展動作建議以靜態伸展的方式來增加柔軟度進行,每個動作5 到10 次伸展,依部位每次伸展時間為10 到30 秒,每週至少有3 次。 四、伸展運動應配合個人實際需要,對柔軟度較差的關節需提供較多的伸展機會,運動時,使用較多的肌肉與關節,也應在準備運動時,做較多的伸展。 五、伸展時,應保持順暢的呼吸,平緩且深吐氣,不可以閉氣,並保持身體自然的中心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