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境界

 chao fan zi 2013-07-15

孔子的境界

(2009-03-26 13:35:49)
 
    伟大的仁学家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孔子来说,这路是人生之路,是求道之路,是成圣之路,是精神的超脱与历练之路。在《论语》中孔子一再强调“志于道”、“君子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一生所苦苦追寻的道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说孔子的一生,是在求道的道路上不断觉悟的一生,是殉道的一生。从懵懂的孩子,从众生的一员,到进入道的王国,孔子的一生经历了蒙昧的自然境界——有所作为的功利境界——忠恕的道德境界——乐天知命的宇宙境界——澄明的自然境界。

    一、蒙昧的自然境界

      孔子说“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十五岁开始他就立志求学问道,他的人生意识就开始觉醒了。在此之前,他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愚昧无知的孩子。孔子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跟随年轻的母亲颜徵在谋生。孔子说:“吾少贱且贫”,他为人放牧,赶车,当吹鼓手,钓鱼,打柴,帮母亲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活儿,妈妈让读书就读书,老师让学习就学习。毫无目的的生活着。对于他来说,人生存着并没有什么意义。生存的无目的性,按照人的本能,按照父母的要求,按照老师的要求或社会习俗而生活,这就是孔子人生的蒙昧的自然境界状态。

     二、孔子的功利境界

     贫贱的少年生活,可能过早的激发了孔子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人应当有所作为,读书学习、入仕求俸禄,到社会上找一份合适的体面的工作,以改变自我的生存状况。当一个人产生了这样的欲望的时候,就进入了有所欲的功利境界(狭隘的功利境界)。所以说孔子最初“志于学”也是为了谋生的需要。他要像祖辈一样学一技之长,在诸侯国中谋一个职位,以富贵之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他虽有贵族的血统,但却失去了贵族的职位和尊严,摆脱贫贱,谋求富贵,应是孔子一生最初的追求。孔子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也,从吾所好也。”面对财富,孔子毫不掩饰,愿意去做下等的差役。但孔子对于功名利禄财货之类,主张应当求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见利弃仁,“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一个人应当通过正当的方式,正当的渠道,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和地位,摆脱贫困与卑贱,如果人人都坚持走正道,才能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社会。君子以走正道为荣,小人不以走邪道为耻。为了谋生,孔子文武兼习,他精学苦练“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熟读“五经”(《书》、《诗》、《易》、《礼》、《乐》),其间他在别人的帮助下,做了鲁国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孔子从对古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产生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想,他要立志像历史上的先贤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仁政”和“德治”时刻在他脑海中浮现,文王和武王时代的礼制令他景仰,面对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现实,就在孔子三十岁那年,他终于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三十而立”就是人到中年要立于业,他决心开创平民教育,扩大教育范围,用古文化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改变奸佞当道,朝纳不振的社会现实,使国家达到“太平盛世”,他要创办私学,实施仁教,弘扬仁道。这样孔子就由有所欲的功利境界升华到了有所为的功利境界。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学校诞生了,所谓“仁教”就是对于学生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兼收并蓄,从此孔子确立了他毕生所要从事的事业。没有等级的教育,平民化的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全体公民的素质,他要从觉悟众人、培养人才开始,在普天之下弘扬仁道,推行仁政。在之后的岁月里,孔子帅众弟子,周游列国,出生入死,矢志不渝,锲而不舍,以天下为己任,勇敢的肩负起策划经营,恢复秩序的责任。在周游列国的路上,孔子遇到了长沮和桀溺两个隐士,桀溺对孔子的两个学生说:“如今天下大乱,就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你们同谁去改变呢?与其跟随像孔子这样的人逃避无道的君主,哪里比得上我们隐居山林呢?”孔子怅然若失的说:“我是不会同他们一道隐居山林的,我不与天下的人在一起,又与谁在一起呢?若是政治清明,我也就不同天下人一起进行变革了。”在隐士看来,孔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孔子看来,天生孔丘就是要弘扬仁道,改变乱世,舍我其谁?孔子的功力境界远远的超越了一般人的功利境界。

三、孔子的道德境界

    孔子的道德境界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学以修身心,习以养性情。学是读书的过程,习是觉悟的过程,在读书中觉悟,在觉悟中读书,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学习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腐儒,成为盛装知识的器具,成为百科全书,“君子不器”应当包含着这层意思。“古之学者为己”,孔子强调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求得心灵的宁静,精神的超脱,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在为人处事中做到温和,善良,恭敬,谦让,宽厚,孝慈,勤敏,忠诚,守信,这是基本的做人之道。坚守做人之道就能保证生活“安和”,情感“中和”,内心“祥和”,交往“随和”。 “安和”就知节俭,知节俭就能安土敦仁;“中和”就知克制,知克制就不至于从言行上伤害别人;“祥和”就能自我调节,能自我调节就不至于伤害自己。“随和”就能与人和睦相处,能与人和睦相处,社会就会和谐。学会了做人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建功立业,更好地实现自我的超越。

第二,在服务社会中实践“忠恕”之道。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想引用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中的一段话作注解:“一个人如果力求完善自己,他就会看到,为此也必须同时完善他人。一个人如果不关心别人的完善,自己便不可能完善。这是因为,人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性,必须充分发展他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在社会之中。这就回到了孔子、孟子的传统,人要想完善自己,必须实行忠恕、仁义,这就包含了帮助别人。人要想完善自己,就必须充分发展受自上苍的天性,帮助别人就是参与天地化育万物的工作。一个人如果真正懂得了这一切,他就会与天地合参,成为一体了。”这就是在明做人之道中立做人之德。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不愿意遭到别人的伤害,那么就不要伤害别人,这就好比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既然社会是一个公众的社会,是天下人共同拥有的社会,我是公众的一员,那么在有所为时就要站在公众的立场而思而为,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为天下人的共同利益负责。如果人人都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行为做事,天下离和谐与大同就不远了。能够从心里上,从精神上,事事处处为别人着想,帮助人向善远恶,而不以善与恶来伤害人,这就是“忠恕”之道。能不以恶伤害人容易,而不以善伤害人就难了。

第三,实践“忠恕”之道,就是实行“仁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的道德理念,在社会上推行“忠恕”之道的道德理念,落实到行为上,行动中,在全社会上和全民中获得道德效应。人性本仁,但人的仁的本性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才会表现出不仁。一个人如果能在亲族中行孝悌,在社会中行博爱,他就具有了仁德。一个人要不断的通过学习觉悟仁,选择行仁道的地方居住,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交往,向有仁德的人看齐,并立志做一个有仁德的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孔子说“里仁为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总是忠于仁,安于仁,乐于仁,利于仁,不违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只有心存仁德的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够与仁同乐,与仁同守,与仁同终,不汲汲于富贵名利,不戚戚于贫贱得失,不怨天,不尤人,直面人生与现实。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弟子都饿病了,无法起来。子路满是怨气地来见孔子:“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做到安守仁德的节操,小人穷困时就该胡作非为了。”

功利中渗透着道德,道德伴随着功利。

人需要社会,社会需要道德,道德需要仁性的觉悟。

四、孔子的宇宙境界

当一个人的精神走得越远,在昏君佞臣中他就会越发感到孤独,当他在人世中感到孤独的时候,他可能寻求到了新的和谐,即与宇宙的和谐。孔子也不例外,他曾经感慨地说“莫我知也夫!”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问他:“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不但是在践行仁德救世的伟大理想,而且通过人事而上达天命,顺天命而行,是孔子人生的抉择。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孔子清醒的认识到,人,不仅是社会中人,还是宇宙中人;人类不但受社会法则的制约,还受到宇宙法则的制约。宇宙法则表现在天道、天理和天命中。

地球在昼夜交替中运行,万物在寒暑往来中荣枯,这就是天道,天道体现在人类历史中就是世道,即世道的兴衰轮回也是天道的一部分。尧、舜、禹曾用“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相互告诫,若是天下无路可走,陷入穷困中时,上天赐予的禄位也就永远终结了。世道的穷通就是天道的穷通。天道通时,社会上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消,即《易》中《泰》卦卦辞中所说的“小往大来”,政通人和,盛世治世时期;天道穷时世道穷,社会上小人之道长,君子之道消,即《易》中《否》卦卦辞中所说的“大往小来”,天下民心涣散,闭塞,黑暗,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天下无道的时候。 孔子因为不满于鲁国大夫、家臣专政,多次离国出走,周游列国而到处碰壁,面对混乱的世道,有时也流露出极端的无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在慨叹致君尧舜、文武之上,恢复仁德的淳美风俗,再创清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在有生之年难以实现。他所渴望的玉在匣中待人而识,待时而用,待价而沽的人生理想就要破灭。即使这样他也不曾委曲求全,既然觉悟了仁,选择了仁,就要维护仁,弘扬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要坚定的为仁而奋斗,为仁而献身。为此,孔子在他五十五岁那年,即公元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鲁定公十三年),因不满于鲁国君臣荒于女色,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按礼制送膰肉(当时郊祭用的供肉),令孔子失望,他就毅然辞去大司寇之职,开始了十四年访问诸侯列国的征途。孔子从管理牛羊的小吏到中都宰,由中都宰升小司空,由小司空升大司寇,摄相事。这可是一步一步混出来的,可谓来之不易,但为了心中的仁义,为了维护心中的正义,富贵又算得了什么。孔子弃其君而远行 ,到鲁国之外去推行大道。可见孔子的“忠君”并非愚忠,他坚守的是“以道侍君,不可则止”,以忠于仁道为先,忠于君者必忠于仁道,而止于不仁。这就是伟大的仁行者孔子!他的心就是天地的心,他的灵魂就是民族的灵魂,就是人类的灵魂。他不愿与鲁国的昏君佞臣同流合污,他要与仁同在,与宇宙同在,他坚信天道的轮回,他坚守着“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谋求天下政治清明之道,誓死保卫真理是上天赋予他的职责和义务,他宁可像卫国大夫宁武子一样,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发挥他的才智,国家政治昏暗时就装糊涂,坚守仁道,不仕无道。
   孔子的宇宙境界还表现在他对于“天理”的洞达。“天理”即物之理,事之理,天地之理,《易》中的易理,也就是感知和认识事物的方法。“格物致知”,人类的智慧源自于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透过形而下的千变万化的事物现象(下学),从而抽象归纳出形而上的普遍共同的事物之理(上达)。如何去“格物”,如何去“致知”,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而竭”,这就是孔子认识世界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方法。如何“叩其两端而竭”?孔子在注解《易经》的“系辞”中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即通过穷究现象的始终、本末、正反(两端),以获得对于事物和宇宙的认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宏观看微观。我们的夫子是多么的了不起。孔子以为事物的现象表现为两个对立的极端,社会上有君子与小人就有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从日月、昼夜、男女、寒暑等等现象中类推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的宇宙公理。事物的两极按照天道不断地相互转化,体现为“否极泰来”,“泰极生否”的易理,人生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宇宙的命运,全都囊括其中。所以读《易》,注《易》成为孔子晚年的生命寄托。

孔子的宇宙境界还体现在对于天命的觉悟。“一阴一阳”是天理,阴阳轮回是天道,阴极转阳、阳极转阴就是天命。孔子在《论语》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孔子坚信小人当道,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世道是暂时的,天下否极必泰来,他相信未来的社会必将是有仁德者的天下,昏君佞臣是无法逆转天命的。所以孔子身上始终有一种天降大任的使命感,“天生德于余,桓魋其如予何!”在内心深处孔子以为自己是肩负天命意志的使者,在时代需要他的时候,他必然要“当仁不让”。天理,天道,天命,集中地体现在孔子的天性之中。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途中曾被匡地的人拘囚软禁,孔子说:“文王死了以后,古代的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若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上天假若不是消灭这种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临危不惧,猝然加之而不惊的气节来自于他内在的浑然的天性,天赋孔子以仁性,天赋孔子以智慧,天赋孔子以勇武。

        五、孔子澄明的自然境界

孔子的一生是不断的实现自我超越,精神超越的一生,并最终把他的仁的境界推向澄明的自然境界。孔子到晚年完全进入了“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

大道无言,仁德也在不言中。孔子对他的弟子说:“我不打算说什么了。”(“予欲无言”)子贡说:“您要是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之德只做不说,不求万物的回报,不求人类的回报。天之德即老子所谓的“玄德”,“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无欲,无为,无功,天地的仁爱尽在不言之中。仁者的最高境界就要像天地一样广播仁爱,无为己之欲,无为己之为,而无不为。

        与世无争,合同自然,返璞归真,超然物外。,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让他的弟子们随意谈谈自己的志向,最后曾点说道,在暮春三月的时候,身着春装,约上五、六个成人,和六、七个孩子一起,在沂水岸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洗洗手脸,吹吹风,唱唱歌,跳跳舞,放放风筝,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和曾点的想法一样呀!”孔子的长叹中既有对其他弟子的不满,又有对曾点的与世无争的思想的感慨。与孩子们在一起,像孩子们一样怀有一颗童心,像孩子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一样快乐,这就是合同自然,返璞归真,超然物外、世外的仁者境界,这是仁者的大智大乐。在这种境界里,抛却了功利心、道德心、宇宙心,无贵贱、生死、得失之忧,无阴阳轮回之虑,无仁义道德之念,让仁者之心返老还童,回归天真,率性而行,这就是孔子澄明的自然境界。

    觉悟本体,合同本体,坚守本体。如果说天理,天道,天命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体认,那么孔子也曾透过现象洞察到了宇宙的本体。孔子在注解《易经》中大彻大悟了,“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这个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易本体,就是宇宙本体,就是生命本体,这就是万象背后普遍存在的“至神”,这个世界上没有偶像化的神,但有神性,神性也存在于人性之中。神性代表了人类宗教意识的觉醒。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很难说清神性就是迷信,物性就是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