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测试题及答案

 chenloveyongge 2013-07-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题)

1、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有关的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

      A、正确        B、错误

2、英国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发源地。

      A、正确        B、错误

3、突发公共时间的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

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A、正确        B、错误

4、目前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还没有对个人隐私作出明确界定。

      A、正确        B、错误

5、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公布、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公开目录的规定。

      A、正确        B、错误

6、行政机关答复申请人的形式是书面形式。

      A、正确        B、错误

7、应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收费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

      A、正确        B、错误

8、县级财政是我国现行五级财政的基础环节。

      A、正确        B、错误

9、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上级保密工作部门。

      A、正确        B、错误

10、国家秘密事项变更密级或者解密后,应当及时通知有关的机关和单位。

      A、正确        B、错误

1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A、正确         B、错误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198811起施行。

      A、正确        B、错误

13、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A、正确        B、错误

14、政府公开信息指南应当包括政府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内容。

      A、正确        B、错误

15、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一般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各级行政机关公布本机关政府信息工作年报应当在

  A、每年11

  B、每年331日前

C、每年51

D、每年31

2、行政机关收到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而又不能当场答复的,应予以答复的时间期限是

  A2个工作日

  B5个工作日

C10个工作日

D15个工作日

3、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4、《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公布行政法规、规章的法定形式是

  A、政府公报

  B、政府网站

C、新闻发布会

D、报刊、广播、电视的新闻媒体

5、政府信息公开权限的一般原则是

  A、谁制作水公开

  B、谁制作水公开,谁保存谁公开

C、谁保存谁公开

D、制作兼保存

6、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要做到

  A、依法公开

  B、真实公开

C、注重实效

D、及时准确

7、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

  A、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使政府工作更协调

8、最重要的国家秘密被称为

  A、秘密

  B、机密

C、绝密

D、保密

9、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即可以向社会开放的时间期限是

  A5

  B10

B20

D3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指的是

  A、由关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信息

  B、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的信息

D、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11、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A2个小时

  B4个小时

C12个小时

D24个小时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的时间是

  A2007117

  B2007115

C2007110

D20071 1 

13、下列属于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的是

  A、政府公报

  B、政府网站

C、依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

D、新闻发布会

14、下列属于可以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的是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C、科学及时中的秘密事项

D、个人财产、名誉或其他利益的情况、资料

15、判断依申请人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含有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原则是

  A、不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B、能够区分处理

C、对公共利益不造成重大影响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16行政机关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标准的制定部门是

  A、国务院及各主管部门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

D、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同国务院财政部门

17、下列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原则的是

  A、公平

  B、准确

C、公平

D、便民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使用主体是

  A、立法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体由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C、司法机关

D、教育机构

19、属于政府信息集中保管地的是

  A、电子图书馆

  B、大学图书馆

C、政府网站

D、国家档案馆

20、对行政机关违反条例规定,应责令其改正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人民政府

C、检查机关

D、监察机关和上一级行政机关

三、多向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依申请公开和主动公开的主要区别是

  A、公开政府信息的动因不同

  B、制度设立的功能不同

C、行政机关提供政府信息的途径不同

D、是否收取费用上不同

E、公开政府信息的目的不同

2、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是指

  A、国家计划

  B、国家秘密

C、商业秘密

D、个人隐私

E、国家政策

3、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收费原则包括

  A、收费政策

  B、收费客体

C、收费对象

D、收费项目

E、收费主体

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预案》规定预警信息除公共事件的类别外,还包括的其他项目

  A、预警级别

  B、起始时间

C、可能影响范围

D、警示事项

E、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

5、对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而应当从重给予行政处分的是指

A、泄漏国家秘密已造成损害后果的

B、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泄漏国家秘密的

C、泄漏国家秘密危害不大但次数较多或者数量较大的

D、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E、使用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6、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方式包括

A、会议通知

B、政府公报

C、政府网站

D、新闻发布会

E、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7、政府信息的集中保管地是

A、政府网站

B、电子图书馆

C、大学图书馆

D、国家图书馆

E、公共图书馆

8、行政机关可减免费用的规定是

A、减免费用的对象只能是公民

B、减免费用的实质要件是公民确有经济困能

C、减免费用的程序是公民个人提出申请

D、减免费用的程序是公民个人提出申请,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审核同意

E、并不是行政机关对所有因为经济困难提出减免相关费用的申请都必须同意

9、提高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做到

A、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

B、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制度

C、加强行政机关队伍建设

D、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E、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10、负责对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和机关是

A、检查机关

B、行政部门

C、人民法院

D、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E、监察机关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题)

1、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3、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测试题答案  

一、

1-5  A B A AA  6-10 BBBBA  11-15 AAABA

二、

1-5 BDBAB  6-10 DCCDD  11-15  BACAB  15-20 DBBDD

三、

1ABCD  2BCD 3CDE 4ABCD  5ACDE  6BCDE  7DE  8ABCDE  9ABD  10DE

四、

1、 (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八)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九)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2、(一)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二)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3、(一)具体承办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

  (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四)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