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企业的正常运营,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
作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树立榜样----树立一个你期望其他人学习的好榜样。榜样非常重要,因为人们更多地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获取信息,他们看到你做的比听到你说的效果要大得多。 “领导就是榜样”是对领导者最精干和生动的描述。
中企网近期推出“大佬话管理”系列,为大家解读成功企业家的管理经验。
本期人物:张朝阳

榜样的力量
中国现在把追求财富作为一种时尚,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国外,比如美国,没有中国这种儒家文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美国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业没有高下之分,于是体育明星、电影明星就真的特别有名。反倒是一些企业家在美国没有名气,虚荣心也得不到满足。钱很多,但是连一点被媒体报道的机会都没有,到中国以后,却又是领导接见,又是媒体介绍的,把他们都包围起来了。所以很多跨国公司的老总到中国来就是一个虚荣心之旅,一种寻找在西方世界被冷落而到中国成为热点的心态。
——2004年3月张朝阳在中国农业大学演讲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在国内的舆论环境里,财富新贵常见诸报端,被奉为新的偶像。张朝阳对此深有感受。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与革新,却从来不影响我们对榜样的学习与向往。全球知名的管理软件公司SAP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的一项市场策略是“灯塔计划”,具体解释为,在国内寻找大型的标杆用户,不惜一切代价树立用户心中的放心品牌。这一案例也正是利用了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相信榜样的习惯。
商业社会中精英分子的树立,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财富领路人。各大媒体对商业领袖进行访谈,关注他们的经营、管理、为人处世之道,无论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却为许多的创业者和正在寻找人生方向的人们起到了“指路灯”的作用。
行动指南
寻找你创业的精神领袖。
不为融资而出卖自己的事业
1998年2月25日,我们推出了搜狐。到3月,杨致远就坐不住了,想把雅虎更广泛地推向中国。那个时候英特尔应该是我们第二期的投资者,我们在凯宾斯基酒店有一次秘密的会谈。我当时有一个技术经理和一个市场经理。我问技术经理卖不卖,他说不卖,而市场经理说太可怕了,还是卖吧,雅虎来了。我当时马上就看低了市场经理,而且当即下定决心,不卖。
——2004年4月尼葛洛庞帝访问中国时张朝阳的发言
背景分析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在早期都会面临严重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大多又来自于对公司控制权的不安。这也几乎成了许多创业者的共同特征:在创业早期,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他们不知道企业最终会如何走下去。
搜狐在创业初期曾几次险些“断顿”,这个时候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是通过短线操作将现有业务卖掉还是寻求其他方法。
在国内互联网遭遇第一次泡沫时,网易的丁磊试图将公司卖掉但未遂,而张朝阳从来没有想过卖掉搜狐。汇源果汁被卖掉之后在企业界引起过各种非议,这家唯一能与百事与可口可乐公司抗衡的中国企业如今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
行动指南
创业时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是做事业还是投机?
处理好创业团队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国内除了互联网以外,家电业等越来越市场化竞争的企业,逐渐证明了一点:单纯地依靠空降兵或者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也是有危险性的。实际上我们走入了一个误区,我们两年前普遍强调专业化、国际化等,但是中国的IT企业大部分是创业型企业,即使是做到很大的企业,仍是处于早期的不规则的创业阶段。在这种创业阶段,如何既发挥创业团队的功能,又有机地结合空降兵或者是职业经理人的良好素养,把握好平衡,是一家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2002年12月张朝阳在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背景分析
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引入外脑补充新鲜血液就显得尤其重要。创业团队靠吃苦耐劳打出一片江山,对公司有感情,但在管理上相对不太制度化或者规范化。比如有一个重要项目时,创业团队总是更加习惯亲历亲为。
而职业经理人做事风格更加职业化,除了基本的专业技能之外,其处事风格更加制度化与专业化。但这也会有不好的地方,职业经理人凡事都讲流程规范,这样在项目分工之后,缺少了任何一个人,都会造成项目搁浅。而如果是创业团队,缺少一人时,便会有其他人顶上。
因此,平衡好创业团队吃苦耐劳、冲锋陷阵的精神与职业经理人流程化、规范化的处事风格尤为重要。
行动指南
平衡好创业团队与职业经理人的利益。
适当地借鉴
搜狐在成立之初,曾经有过一条规定:老员工介绍进来一个员工,可获得1 000元人民币的奖励。同样采取这个制度的英特尔执行的是1 000美元的奖励。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做完全行不通。因为介绍人选择推荐对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公司角度出发,这个出发点在以人情为重的中国还真不容易推广。
——2001年8月张朝阳接受Chinabyte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通过老员工介绍引进新员工,这是国内外的企业很普遍的引进人才的方式。但在张朝阳看来,这个方式在讲究人情的中国环境里,并不利于公司的管理与发展。
好的引进人才的方式我们需要适当借鉴,但前提是符合公司目前的发展需要,以及符合所处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引进外部的优秀管理经验时,与企业所处的特殊情势相结合,使之适应公司管理的需要,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行动指南
借鉴优秀制度,同时注意符合自身特点。
小公司靠感情,大公司靠制度
100人的时候还管得过来,公司大了之后,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来了,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政策问题都等着我处理,我忙不过来了。
——2002年2月张朝阳接受《知识经济》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1997年,搜狐公司的茶水间里,贴满了他们崇尚的17条格言,其中包括:“扁平化管理”,“流动结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等。到2001年,“流动结构”和“扁平化管理”这两条原来被奉为经典的信条被拿掉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搜狐建立了新秩序,拒绝越级汇报,也拒绝没有计划的流动。
许多公司在创业之初大多以项目为导向,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并不那么清晰。一旦有新项目,大家都一起去做,等项目完成,人也散了。在这个阶段,创始人事事都要拍板,其角色好比一个“总指挥”。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团队不断壮大,事事亲历亲为的创始人分身乏术,这个时候就需要规范做事流程。比如申请ISO 9000认证以规范公司内部管理,建立企业文化等。
行动指南
学会从“亲历亲为”到“无为而治”。
为每个员工提供上升空间
搜狐是一家非常尊重人的公司,我们认为,一批人聚到一起来共同做一项事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个人在搜狐都可以愉快地有成就地工作,实现抱负和理想。搜狐承认每个人的平等和地位,让每个人到搜狐来都感觉到这里是一片晴朗的天空,可以让每个人高远地飞翔。就是这种感觉。只要你有创意、有能力、有敬业之心、愿意和别人合作,到搜狐来就能做事情。
背景分析
在用人方面,张朝阳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人,这一点尤其值得创业者及企业管理者学习。已经离开搜狐自己创业的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就是他大胆任用的人之一。起初在搜狐股票下跌至1美元以下的时候,李善友以人力资源总监的身份进入搜狐,随后又成为搜狐负责新闻的总编辑。李善友学的是数学,在负责新闻之前,他连什么是标题都不知道。张朝阳当时告诉李善友,既然他能把人事管理做好,做新闻就没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与新浪新闻的比拼中,李善友一直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一位创业者曾说,为了锻炼自己的团队,他在公司内部推行轮岗制,通过自愿与组织调节的方式,让每个员工拥有各个岗位的工作体验,一方面发掘自身被忽视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能体会到其他岗位的同事的难处,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行动指南
大胆任用优秀人才。
做明星企业家
在当代中国,追求财富是一种道德。企业家是光荣的、高尚的、时尚的,他们不只有帮股东挣钱的责任,社会还赋予他们展示和领导潮流的义务。在一个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里,知名度与财富、成功越来越画等号了。那么,既然能当明星,何乐而不为呢?况且,明星对企业品牌也有一种带动。让我们以中国特色的方式既做企业家,又当明星吧。
——2007年6月张朝阳接受《时代青年》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张朝阳喜欢安静,平常沉默寡言,但同时又喜欢站在舞台中央,享受在镁光灯下被关注的感觉。在互联网领域,他个人的行事方式从不因循守旧。比如接受媒体采访,聊到高兴的时候,他会展示绝活,用牙齿奏一首曲子。又比如他在KTV唱时下最流行的歌……在搜狐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张朝阳只要去拜访客户,对方的员工都像追星一样来看他。
国内许多的企业家们都具有非凡特质,被奉为企业界的偶像。比如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比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业之道、管理心得与行事风格,为许多创业者所崇拜。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很多时候这句话是创业者的真实写照。商业世界需要榜样的力量,为更多的创业者照亮创业之路。
行动指南
塑造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