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大恐慌加速老人身心老化

 老儒子牛 2013-07-17

谁都不愿意自己迅速衰老,可恰恰是任何一种心理恐慌都会加速人体的老化,尤其能加快老年人衰老的速度。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害怕衰老,所以找到老年人恐慌的原因就更有必要。以下是老年人内心经常出现的七大恐慌,找出恐慌的机理,就能懂得恐慌的真正源头是什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心里的恐慌。

当你找到了恐慌的缘由,或许你就会相信,所谓的老年恐慌只不过是心中的一个个魔鬼,许多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我们产生了谬误。所以直面魔鬼,我们就能成为生活的智者。

衰老恐慌

人体衰老的明显标志就是面部出现皱纹和暗斑,继而头发变白,皮肤松弛,体力下降。身体虚弱的人,衰老征兆会提前出现。一般来说,老年男性在乎身体机能的衰退,而老年女性更在意面容和体形的改变。

上了年纪的人都习惯说:我老了。这句话其实暗示的是你的内心并不想衰老。肌体一定会走向衰老,可人又不想衰老,所以很多人就在这种心理冲突中感到恐慌。

衰老恐慌就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因身体老化而发生形象改变和肌体功能衰退的紧张心理。

自古以来,衰老恐慌一直是人们的心理阴影。尤其是老年人,衰老和死亡恐慌几乎伴随着人的整个老年期,挥之不散。古代道士之所以要用朱砂炼丹,是因为他们相信人的肉体可以借助于神奇的药物而长生不老。

尽管身体的衰老是一个不可抗拒的生命现象,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人步入老年并不意味着他的生命状态也完全暮色苍茫。

香港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已经93岁高龄,但他仍然像小伙子一样,精力非常充沛,跟年轻时没什么两样,依然每天读书画画;物理学家杨振宁80岁谈恋爱还有着如初恋一样的激情,88岁携妻周游世界,身体无病无痛,心态就像青年人;香港实业家邵逸夫百岁时看上去就像六七十岁的人,102岁他还在打理自己的公司,身体非常健康。

重庆有一位老婆婆已经100岁了,每天还能自己洗衣服,打理菜园,提水上下楼中途都不歇气。而且让人惊奇的是,她90岁的时候,全身脱皮换了新皮肤,还长了4颗新牙,真是旧貌换新颜……像这样的案例,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人其实有三个不同的年龄表达,一是自然年龄,也就是生命实际度过的年龄;二是生理年龄,它代表的是人体各器官的磨损程度;三是心理年龄,它代表的是人的心理老化程度。

这三个年龄就像人穿的三件衣服:最外面的是工作服,这是上班必须穿的,用来表明你的身份。这就好比是自然年龄,是硬性的,客观的,人事表格上必填的;第二件衣服是御寒的,可能是件毛衣,很实用,最能体现衣服的实际功能,但不脱了工作服别人看不出毛衣的质量和款式,也不清楚御寒的效果如何。这就好比生理年龄,只是一个功能性的指标;而第三件衣服是内衣,它最贴近身体,通常也是你最喜欢的一件。由于紧贴肉体,只有你知道它的价格、舒适度,以及与你身体贴合的程度,但你不露出来,别人一般看不到。这就好比心理年龄,它最能反映你的真实感觉。

从这三件衣服的功能中可以看出,和自己身体最贴近的是穿在最里面的衣服。你下班后会脱下工作服,睡觉时要脱掉毛衣,只有内衣时刻紧贴着你的身体。年龄也一样,心理年龄与一个人的身体紧密度最高,发挥的作用也最大。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往往不是同步进行的。因为人的心理衰老不仅与大脑有密切关系,还与其个人身体健康状态、个人修养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就好比你挑选什么号码、款式和质地的内衣,与你的个人身体和审美情趣有关一样。在影响心理衰老的诸多因素中,个人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推迟心理衰老是完全可能的。

一个人只要心理不衰老,即使年龄在增大,那他也不会有衰老恐慌。大连最长寿的老人温杨氏性格开朗,完全没有衰老的心理困惑。百岁时她不但能生活自理,而且还能做针线活。2006年她已经111岁了,生日前在医院体检,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心脏的年龄却只有60岁。

这个例子说明,老年人的心理年龄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关。自我感觉年轻的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好,而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则更为相近。而普遍的现象是,人的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平均年轻约13岁,其中男性心理年龄更显年轻。

衰老不可抗拒,但绝对可以延缓。其中心理因素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健康的身体能给人带来正面的精神暗示。所以,老年人只要保护好身体,衰老恐慌心理就会不攻自破。老年人没有衰老恐慌,自然就会快乐起来。

健康恐慌

老年人的健康恐慌心理,有点像一个对商家有成见的人去市场买花生,他亲眼看到人家称了2公斤花生给他,可他总怀疑商家的秤有问题,花生提在手上掂掂总觉得不足数,一路上都在嘀咕。可回到家一称,一两都不少,这才放下心来,自己吓了自己一把。

很多人都死于疾病,为什么现代医学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我们遭遇到的疾病却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多?这是大多数人产生健康恐慌的根本原因。

按人体理论来说,人从出生到16岁前各器官的功能逐渐发育完善,20岁到35岁时是生命最平稳的阶段,从35岁开始有的器官功能开始减退。由于各个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呈线性下降,人体抗病能力随年岁的增高而减弱。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年人得病的可能性大,因而健康恐慌也更甚。正因为人体理论的指导性作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认知也会出现很多的偏差。

健康恐慌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错误的心理认知:年老,健康一定会出问题;年老,一定会得大病;年老,得病治愈的几率不高;年老,容易得不治之症;年老,得病就危及生命。

有以上错误认知的老年人长期受健康恐慌的侵扰,大多心理都会出现一定的症状:谈病色变、讳疾忌医,而在体征表象上则会出现面容憔悴、双眼灰暗、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会引起失眠、厌食等不良心理反应。

实际上,健康恐慌心理说到底还是一个人如何建立自然身体观的问题。

我们说人的身体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有由生物进化形成的产物其实都有一堆妥协的方案。就像我们电脑的系统程序一样,即使是WindowsXP也存在许多程序漏洞,常常需要打补丁。这就是说虽然上帝把我们的身体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但肯定还是有漏洞的。而人类无论经过多长时间的进化,都无法彻底清除对疾病的易感性。这就是人为什么生病的原因。

人体作为一个生物体系,生病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老年人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也并不能因此而克服他们内心的健康恐慌。当他们看到身边有人被各种急性病和老年慢性病所折磨时,一些对自己身体产生疑虑的老年人就会这样想:既然人体的漏洞无法克服,生病是常态,不生病是非常态,那为什么自己一定是少数不生病的幸运的人呢?

对自身健康的不自信是老年人健康恐慌的一个通病。这样的人一般都从心里默认自己是一个“问题老年”,他们不会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一定不能成为不生病的幸运的那群人呢?如果老年人都能这样反躬自问,问题就简单得多了。要知道,那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反而会让老年人得病,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做一个自信的不生病的老年人,或者说做一个不生大病的老年人并不是一件难事。

实际上诱发人体生病主要是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如细菌、病毒、不良环境等,内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但内因起决定作用。《左传》把人生病的三大原因全归结为内因:一是鬼病,二是食病,三是蛊症。鬼病不是说是鬼来闹你的病,而是说因果得病,是人的不良生活状态和习惯引起的疾病;而食病就是因食而得病,饮食不当,不节制就会得病;蛊病是指纵欲,不良情绪,它们伤害人的肉体和灵魂。这些都与中医所说的“六淫伤身”是一个道理。

既然内因对疾病的掌控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我们完全应该对自己的健康有信心。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除了自身心理因素外,外界对疾病的夸大也增加了老年的健康恐慌。事实上,不少疾病是人为想象出来的,而实际上你很健康。例如:

1. 将正常的生命现象看成疾病。比如掉头发、身体发福。

2. 将个人心理或社会问题看成疾病。比如情绪不稳定、爱唠叨。

3. 将可能的危险夸大为疾病引爆点。比如胆固醇含量、电脑辐射。

4. 将偶然现象视为疾病。比如食欲不振、血经不调、精神性阳痿。

5. 把小病夸张成重病、大病。如骨质疏松、过敏性肠胃病、血压偏高。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与疾病之间的逻辑关系:

人体作为生物体有生病的“基因”,因此每个人都不能完全排除生病的可能,当然老年人也会生病。人生病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催发,如果调适得当,就能减少生病的风险。老年人如果调适得当,也可以不生病。因此治“未病”之病是老年人克服健康恐慌的关键。

人体就像个木桶,无论什么地方有漏洞,都会漏水。漏洞有多低,桶内所盛水的水平就有多低。所以平时打好健康的基础,防患于未然,就能将生病的风险降到最低。这符合中医学理论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健康养生理念。

死亡恐慌

老年人害怕身体衰老和生病归根结底就是对死亡的恐慌。

有死亡恐慌的老人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接触任何与死亡有关的消息,尤其害怕听到熟识的人的死亡讯息,甚至经过墓地、听到哀乐也会备受刺激,由此产生对生命的消极联想,以至于惶惶不可终日。

每个人在常态下都是喜生厌死的,这是求生的本能。在人们的思维中,“生”是盈满,是生气,代表着快乐、拥有和活力;“死”则是消逝、毁灭,是有化为无,代表的是冰冷、黑暗和万劫不复。

而事物成长规律告诉我们,人在经过出生、成长、衰老后,必然会走向死亡。所以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感觉死亡离自己要近得多,对于死亡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无论健康状况好坏,大多数老人都对死亡心存恐慌。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比身患疾病的老人少。一些性格很开朗的老人在很多事情上非常开明豁达,但一碰到死亡问题却变得魂不守舍。他们因此而百思不得其解,从而陷入更深的忧虑之中。死亡成了他们最沉重的负担。

其实,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与其说是因为死亡剥夺了人们生命的权利,还不如说是人们对未知事物本能的恐惧。因为死亡是未知的,这就好比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你一个人往前走,如果前方的环境熟悉,你就不会害怕,而如果你对前方一无所知,你心里肯定在打鼓。要是你在出发前还听到关于这条路上的很多吓人的故事,你就更加害怕了。所以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慌并不是因为死亡本身,而是对日常生活中所提炼和获取的诸如棺材、尸体、火化等与死亡有关的事物和场面的恐惧。

贪生的本性使得老年人对生命大限的来临心存不甘,而贪生的本能来源于他对生命和现存世界的难以割舍。这就是人生的一个根本宿命和困局。要解决这样的困惑,与其在恐慌中挣扎,不如从观念上改变对生与死的态度。

88岁的杨振宁在新加坡为80岁的美国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葛尔曼庆寿的时候,自信地对葛尔曼说,20年后他还要来为葛尔曼庆祝100岁的生日。杨振宁长葛尔曼8岁,既是同行,也是竞争者。在美国,88岁的男人大多有健康恐慌,因为在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有病,一般再活5年就很长寿了。但对健康的自信使杨振宁相信自己20年后还可以为葛尔曼庆祝100岁生日,那个时候杨振宁将会是108岁。

1997年,杨振宁在美国做过心脏搭桥手术,2009年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做磁共振,医生发现12年前心脏搭的这四个“桥”很好。很多人说心脏搭桥的有效期是10年,过了10年,“桥”就会阻塞了,但杨振宁却能度过这个极限。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就是杨振宁精神很快乐,没有健康恐慌和死亡恐慌。一个人内心快乐了,没有老年恐慌,他才能长寿。

中国人把88岁称为“米寿”,把108岁称为“茶寿”,“茶”字上面是“二十八”,下面是“八十”,两者相加,就是108。金岳霖88岁时,同龄的冯友兰送给他两句话:“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杨振宁一直拿这两句话来激励自己,坚信“茶寿”可期。

但世界上很多事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我们能通过对死亡的沉思,意识到生命的局限性,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那死亡恐慌就变成了一个积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慌也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恐慌可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不断地寻找超越死亡的方法和途径,服食长生不死之药的也大有人在,但又有谁能够长生不死呢?既然这些尝试都证实肉身不朽绝没有可能,我们不如另辟蹊径,通过现世的快乐生活,完善我们的人生,回击死亡的进逼,这才是老年人消除死亡恐慌的正确道路。

孤独恐慌

孤独恐慌在各种人群和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并不是老年人才有。但其他年龄段的孤独恐慌大多来自于孤独者自身,而老年孤独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等客观原因。所以,孤独恐慌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对老年夫妻,如果其中一人去世,那么另一个人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健康问题,甚至也会随之去世。比如陈毅元帅因患癌症于1972年离开人世,一年后,他的夫人张茜年仅53岁也突然去世。郭沫若1978年6月去世,8个月后,他的夫人、63岁的于立群也随之离开人世。医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孤寡效应”。

“孤寡效应”传达了人类奇异而复杂的生命现象,当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被现实重重打破,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而更严重的是,随之而来的孤独恐慌将是致命的。

老年孤独恐慌大多是在老人退休、丧偶、儿女成家或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果一个老人失去了经济再收入,只靠积蓄生活,而积蓄在不断地减少,他就会产生一种日薄西山的无助感和凄楚情怀,悲从中来,孤独感油然而生。

即使是富裕的老人,在社会角色发生改变,家庭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种心灵的孤寂感和焦虑感。一方面他们担心被社会边缘化,另一方面也担心儿女不孝,朋友疏离。而如果老人体力衰退或有病在身,孤独和焦躁的情绪则会更加严重。

我们看到,很多老人在退休前是一个思想开明、性格开朗的人,但退休后心理认知突然出现偏差,就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一切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一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就会出现错误的思维倾向,从而使心理功能出现异常。思维发生异常,就会带来行为上的异常,最常见的是自闭、衣冠不整、动作呆滞甚至错乱。行为失去了目的,一切变成茫茫然。

曾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知名作家徐迟19岁时就发表了诗作,在当时轰动文坛,可称得上是少年得志。但晚年的徐迟性格和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历爱妻患癌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连串打击后,他的内心被强烈的孤独恐慌所困扰,原来开朗的他变得孤僻,除了与两三个人交往外,他几乎足不出户、闭门独思,而且与家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随着忧郁心情的越发严重,他后来每天只是空虚地枯坐在家,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当他情绪异常忧虑、心理恐慌加重时,就变得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其实,孤独恐慌的危害不在于生活上的独处,而在于心灵上的感受。一般来说,孤独的环境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疾病,很多在孤独的环境中生活的老人并不觉得有孤独恐慌,而很多与儿女同处一室、甚至三代同堂的老人,却依然有孤独恐慌的感觉。这说明,错误的孤独感认知要比孤独的环境严重得多。

什么是错误的孤独感认知?就是老年人在不经意中对“孤独”采取“接受”和“忍耐”的态度,认为“老来孤独”是天经地义的。这样他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对孤独的恐惧上,其他的思维都被排斥,以致整日除了忧心忡忡外,什么事也不想做,什么东西也学不进去,什么人也不想结交。久而久之,孤独感会像病毒一样在不经意中慢慢侵蚀老人的身心。

医学研究显示,孤独恐慌会使一个65岁的老人收缩压达到150毫米汞柱以上,其危害相当于一天吸50根香烟。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有孤独恐慌的老人死亡率和癌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这是因为,孤独者的体内容易产生各种高水平的压力荷尔蒙,其大脑后下丘脑区的活动增强,导致有害物质分泌率升高,从而影响人的正常血压、心搏,并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另外,孤独恐慌造成的心理压力增加了身体组织发生病变的可能性。

老年孤独恐慌的危害如此之大,所以千万不要忽视。除了社会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外,心病还要心药医。有孤独恐慌的老人就得把心放正了,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娱乐或工作上,而不是纠结于孤独之中。

性衰老恐慌

人在进入老年后,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比如,岁数大了一定会生病,人老了所有的器官都不中用。在性衰老的观念上,许多老年人认为人一旦进入老年,性功能就会丧失。

就像高龄与疾病不能划等号一样,年龄老了也不必然宣告性能量的枯竭。年龄的增长和性衰老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年龄是一个人岁月成长的记号,而性能力则是个体生命能量的刻度,两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并不是完全对应。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年轻人在30岁的时候性能力发生了改变,性功能丧失,而一个70岁的老人却依然性欲勃发,风头不减当年。画家齐白石年老后性能力并未减弱,78岁时他还喜得一子;瑞典有位120岁的老翁,85岁时再娶后生下了8个子女;画家毕加索62岁时还像一个小伙子一样追逐比他小41岁的年轻女画家,到了90岁时他仍保持着超强的性能力。

所以说,尽管人进入老年后性能力会出现衰退,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性欲的消退和获得性满足能力的丧失。

老年性衰老恐慌首先来自于错误的性认知,其次是来自年龄的暗示,再次是身体本身的错觉。

年龄是个奇怪的符号,它本来只是人或动植物生存的记数单位,但它对人的心理暗示作用却非常突出。比如说,当你到25岁的时候就会有成家的迫切心愿,也许这时你成家的条件未必已经成熟;40岁的时候你感到精力在衰退,但这时可能是你一生中精力最好的时候;而60岁的时候你便理所当然把自己当成老年人一样看待,其实这个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出现明显衰老的迹象。这些暗示其实是人的知识和经验的积淀所形成的印象和概念,与实际情形并不一一对应。

身体在生命运动中发出的信号让人产生错觉也是常有的事,比如说手脚发麻可能仅仅因为你的睡觉姿势不对,或吹空调的时间太长,如果你是20岁你就会相信这个事实,但40岁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怀疑是神经炎,60岁的时候你想到的可能是中风前兆。所以有时身体的错觉常常与年龄的暗示相互作用,使人产生错判。

老年性衰老恐慌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认为年老体衰,性欲减退,性能力下降,但心里又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因而产生自卑情绪和恐慌心理,要么自暴自弃,要么盲目壮阳。如果效果不佳,则对自己彻底丧失信心。二是很多老年人认为阳气宝贵,“一滴精等于十滴血”,便惜精如命,人为地压抑性欲,造成内心恐慌。殊不知老年人如果刻意压制性欲,反而会造成性功能的减退。

我们知道,正常男性生殖能力衰退的形式与女性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男性并不存在与年龄有关的生育力停止的界限。大量事实证明,男性在90岁时仍然有精子产生。同样,女性到了50岁左右虽然会出现生育和激素周期性变化中止的现象,但她的性欲望并没有减退。

消除性衰老恐慌的办法,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性能力持消极悲观、焦虑恐慌的态度,那只能使本来正常的性功能真正衰退下去。只要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性衰老,克服自卑的消极情绪,老年男女的性兴趣和性能力都可以维持到百岁以上。

社交恐慌

有一天你突然收到一封信,说你有一大笔遗产要继承,数额有三千万。对这从天而降的巨额遗产,你会做什么样的打算?

你有如下几个选择:1.带着家人周游世界;2.全额捐给慈善机构;3.一半留下,一半捐出;4.全部留下享用。

这是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测试的结果是这样说明的:选择1和2 的人对人群有极大的热情,不会有社交恐慌;选择3的人有一定的社交恐惧心理;而选择4的人对人群完全缺乏信任,有严重的社交恐慌。

虽然这个测验有一定的游戏性质,但从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多少可以看出他与人群的依存关系。一般说来,这种依存关系越宽松,出现社交恐慌的可能性越高,反之则没有社交恐慌的风险。

任何人都可能产生社交恐慌,而老年人的社交恐慌则有着特殊的心理背景和环境因素。

首先,人步入老年后,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有的在职时还身居高位,因而自尊心很强。这份荣耀和自尊使他们形成一种优越的心理定势。而恰恰是这种心理定势使得他们对退休后的闲适生活极不适应,从而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矛盾:我应该以一种什么身份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如果是以在职时的尊位,社会或许并不接受,而以一种普通退休者的身份,自己则心存不甘。对自己身份的难以确认,常常使他们找不到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不自觉地产生了人际交流障碍,对社会人群采取逃避策略,久而久之形成社交恐慌心理。

第二,知识在社会潮流中的更新速度令老年人对主流文化产生畏惧,心理压力增大。这种压力给老年人带来的就是自卑感,他们会产生被时代淘汰的恐慌。虽然很多老年人并不承认自己有这种隐形的自卑,但事实上他们对人群的若即若离就是一个明证。也许起初他们并不是刻意的,但要命的是惯性。一旦惯性暗中起了作用,有一天他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合理。而此时新的人格已经形成了,再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人群,他们就会产生恐慌。所以人的很多状态都是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交恐慌说到底就是一个人心生的强迫性的恐惧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形成,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而老年人对社会的依赖心更为迫切。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珍惜快乐的时间,渴望被关怀和尊重,渴望被各种社会群体所接受,以显示他们存在的价值。而社交是老年人进入社会最便捷的一个通道,这个通道一旦出现阻碍,就跟人体血管发生堵塞一样危险。

与社交恐慌相反的情形是,老年人与社会交流热络。不言而喻,经常交往有助于对抗身心老化。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与经常参与社交活动的老年人相比,有社交恐慌的老人运动功能衰退的速度更快。

摆脱社交恐慌并不难,能做到两个方面的调整,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一,要摆脱权威心理,降低姿态。就是说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新定位,不管你原来职位、身段高低,都要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要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这是心理调适的关键,这种心态调整好,就好比你用降压药把你的血压降到适合身体的域值,头不晕,眼不花,跟正常人一样。

第二,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一方面要承认自己进入老年后与社会主流思潮的差距,这与个人品德没有关系,不必去责备自己;另一方面要相信你的处境也是别人的处境,老年人的心理境遇都有相似性,所以你不必把别人想得过于强大,把自己看得过于渺小。如果能克服这个心理障碍,你就会燃起交往的热情,恐慌就会烟消云散。

要知道,相信自己,不仅是一个人交际能力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老年人意志和力量的体现。

本领恐慌

上世纪,毛泽东把本领恐慌称作是惟一严重的恐慌,比经济恐慌和政治恐慌更可怕。而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被本领恐慌所包围,生怕自己掌握的本领落后而被时代炒了鱿鱼。

中国大概有一半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患有本领恐慌症。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远离社会第一线的老年人也会出现本领恐慌。

老年本领恐慌主要是指知识恐慌和技能恐慌。知识恐慌是指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因信息爆炸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知识对老年人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如现在流行的“拇指经济”、“市场拐点”、“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X客”、“快闪族”、“山寨”、“3G”等新名词,很多老年人可能会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技能恐慌主要是指“科技恐慌”,有调查统计,70岁以上的中国老年人中,有四成的人不会使用手机接发短信息,五成的人不会使用电脑上网,七成的人不会使用自动提款机提取小额钞票。

现代科技文明不但没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方便,反而带来了束缚,这不得不让人错愕不已。是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们进步太慢?

老年人的本领危机主要源于三个心理状态:第一是有“不想学”的思想。大多数老年人在离退休后心生“知识无用论”的思想,认为自己有几十年的经验可以拿来吃老本,新知识、高科技产品对他们来说已派不上什么用场,所以就自暴自弃,把自己束缚起来。这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

第二是误认为自己“学不进”。一些老年人由于精力的衰退和社会活动的减少,对新鲜事物缺乏学习的动力,老认为那是年轻人的事,自己的任务就是享清福。

第三是总觉得自己“玩不了”。现代高科技产品在设计上存在“年轻化倾向”,比如手机键盘字号太小,输入复杂,自动取款机程序太麻烦等,这些产品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让老年人从心理上对新科技产品产生排斥,最后对它敬而远之。

说到底,老年本领恐慌最核心的动因就是自卑心理和好胜心。他们存在本领危机,可又不甘心被社会和家庭看轻和抛弃,内心交战,悲观失望,因而产生无端的恐慌。

有本领恐慌的老年人大多自我封闭,拒绝新鲜事物,怕与人交流,整天情绪低迷,怨天尤人,严重者则会引起器质性病患。

要克服本领恐慌,首先要解决自卑心理,培养对新生事物的兴趣。人们常说:你越怕鬼,鬼就越会找你。对新知识和新技能也是一样,你越是畏惧和排斥,就越会产生恐慌,而如果你每天接受一点新知识新技能,积累下来,这些恐慌就会自动消失。

北京通州区有一位68岁的胡妈妈,退休后她把精力全都放在照顾儿孙上,疏离了社会。有一次她参加老同学聚会,回来后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惆怅。原来在聚会时她发现自己和那些老同学的交流出现了障碍,很多人谈论的东西她都不懂,她感到很自卑,很不安。这其实就是老年本领恐慌。

胡妈妈的本领恐慌心理半年后就消失了。她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读报。她常告诉身边的朋友,如果你每天坚持读完两份报纸,与你的朋友或家人交流半个小时,一个月后你再观察自己,不但原有的本领恐慌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还会对各种新鲜的知识和技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