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诗经中的植物

 水是我的家 2013-07-18
一、荇菜与莼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茆:莼菜
  
  
  
  
  荇菜和莼菜形态、习性很相似,不同的是花朵的颜色和叶片的形态,荇菜是金黄花,莼菜花暗紫色。它们都可做蔬菜来煮汤,柔软滑嫩,在上古是美菜。晋朝张翰的“西风莼鲈”之思,思念的一半就是莼菜。辛弃疾“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亦写思乡之情。姜白石的“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却全是一派江南水泽的烟波流落之感。
   我去江南玩的时候,就很喜欢喝那里的莼菜汤,莼菜熟了是一个个的小卷儿,在饭店里很常见。不过没有荇菜汤,是一总改了名字,还是大家都不吃荇菜了?这个我也不知道,下次吃的时候,先把小卷儿扒开来看看。
   在《楚辞》里,莼菜又叫“屏风”。
  
  
  二、飞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卫风.伯兮》
  
  
  
   原来飞蓬就是这种很常见的野草。据《埤雅》:“其叶散生,末大于本,故遇风辄拔而旋。虽转徙无常,其相遇往往而有,故字从逢。”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就是用它比喻迁徙不定的人生。
   这草很容易疯长,公司旁边有一丛,长到有一人多高,总疑心那里藏着蛇,不敢靠近。
  
  
   三、蒌蒿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周南.汉广》
  
  
  
  蒌蒿和蓬长的有些象,她们都是菊科植物。图中蒌蒿的嫩芽可以吃,传说能解河豚之毒: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芦芽是配食河豚的最佳蔬菜,芦芽尚短之时,可以蒌蒿代之。
  呵呵,这句诗并不单单写当季的景物呢。蒌蒿的老枝,可用做薪材。
   蓬和蒌蒿的区别,在于花的不同。蓬的花类似野地里常说的“野菊花”,中间黄色,花瓣淡紫色,和蒌蒿差别很大,尾生看是不是这样?
   我吃的像这个,不过我搞不太清什么菜是哪个。
  
  
  
  
  四、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召南.采蘋》
  
  
  
  蘋长可真漂亮,就是我们说的田字草。小时候经常见到,是水生杂草。古诗里熟悉的“白蘋渡口”之白蘋,就是它了。茎部纤细,有柔弱之美。
  
  
  五、白茅
   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召南.野有死麋》
  
  
  
  白茅在古代是洁白、柔顺的象征。祭祀时常用来包裹祭品,这首诗里的猎人用白茅包裹他的猎物,大概是表现他的诚心吧。白茅也是缩酒之物,初生的茅叫“荑”,形容美人的玉手诗经里说“手如柔荑”,又白又嫩啊。
   白茅在荒地上成片地生长,如同图片中一样,数量非常多,它的茎叶常用来搭盖屋顶,杜甫草堂的屋顶,就是白茅盖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的确是“君子固穷”。
  
  
  六、茨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鄘风.墙有茨》
  
  
  
  这种植物很有意思,明明开着美丽的花,却被人厌弃。今天我们叫它“蒺藜”,很容易蔓延,却没有用处。它的果实长着伤人的坚刺,古人模仿着制成“铁蒺藜”,是小说中武林低手常用的暗器:)这在现在叫“仿生学”,呵呵。
  
  
  七、唐——菟丝子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鄘风.桑中》
  
  
  
  
  菟丝本身无叶绿素,是攀附于其他植物的寄生植物,无法脱离寄主自立。“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女萝即松萝,也是攀附植物,不过女萝无需吸取寄主的养分,比菟丝好那么一点。但是菟丝附女萝,只是形容夫妻之间互相依附的关系,菟丝绝不会真的与松萝互相攀附。
  
  
  八、女萝
   茑与女萝,施于松上。——《诗经.小雅.頍弁》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楚辞.九歌.山鬼》
  
  
  
  图片是《楚辞植物图鉴》里的,也是所有图片中最为意境飘渺悠远的一副。其他的图片都过于清晰,科学化而缺少美感。遥想美丽的山鬼,身穿这样云织雾绕的松萝衣,真是窈窕,真是令人神往。相比之下,老杜说:“牵萝补茅屋”,老杜做为诗人,直是另一种。
   古人说松萝在山东很多,恩,明天我就进山去。
  
  九、竹——萹蓄、绿——荩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竹——萹蓄
  
  
  没有想到,还以为绿竹猗猗写的是青翠的竹林,觉得很象我老家四川的景物:(有没有象我一样弄错的人?竹是萹蓄,语出《尔雅》,这种野草平卧生长,古时候也做为充饥的蔬菜。前天在公园的路边就见到一丛,看来很常见。
  
  绿——荩草
  
  
  
  这也是“终朝采绿,不盈一掬”中的“绿”,古时采来用以染制黄色官服,“极鲜好”,采绿是应付官员的需求。我过去在四川,常见的野草,跟图片很相象。
  
   不过我还是觉得,用青翠的竹子起兴,下文写“君子”如切如磋,不是更合适么。
  
   十、舜——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询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
  
  
  
  诗经植物中的大美女来啦,可惜木槿花朝开暮谢,来去匆匆,因此得名“舜”,瞬间之荣也。木槿花仲夏开放,现在城市里常用来点缀绿化带,有白色、粉红、粉紫、蓝色,绚丽缤纷,同车有位女子,长得就象木槿花一样漂亮,美女啊,美啊。
  
   十一、谖草——萱草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便我心痗。——《卫风.伯兮》
  
  
  
  萱草又名忘忧草,这首诗里用“焉得谖草”描绘身陷相思的愁苦之情。为什么它能使人忘忧?没人知道。后来据说已婚妇女佩带或服食萱草可一举得男,因此它又得名“宜男草”,为什么衍生出这个功效,也没人知道。呵呵。
   用萱草来比喻母亲,这是近代才有的含义。
  
   十二、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个沉甸甸的穗子在我国古典文化里大大有名,它之所以著名,是因为《王风.黍离》的篇章慨然而悲怆,深情独到,对历代有相当大的影响。千岩老人说姜夔的自度曲《扬州慢》有“黍离之悲”,这是含蓄的高度赞扬,姜兄当时,一定美颠儿了。
   后世“黍离之悲”的作品,都及不上这首原作。
   黍在诗经里被多次提及,上古时期,它是主要的栽培作物,现在栽培的已经很少了。
  
   十三、艾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艾草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中医认为是辟邪驱毒的。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现在,民间都有端午节在门上悬挂艾草的习俗,用艾草煮水沐浴还可以强身健体。艾草长得越久越好,最久者可至三年,所以说如三岁兮,“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在民俗凋敝的今天,除了年头岁尾,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莫过于端午和中秋,端午的时候小孩子戴那种有药气的小香包,现在很难见得到了。
  
  
   十四、苹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
  
  
  
  从水的萍是水中之草,这个苹则是指平地之草。这种草鹿最爱吃,呵呵,人家诗经可不是瞎写的哦。今天它有个很拗口的名字叫“珠光香青”,字都是好字,就是念起来音节不爽。另外它含有芳香油,是天然的熏香料。
   四川有好多,我看着很眼熟。
  
  
   十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